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xu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对后世经济社会的影响举世瞩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大使命,是新时代对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的创新与探索,也是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镇江作为江南运河的起点,自古就是运河南北之商埠重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镇江优势再造的重要机遇,必须把镇江这座城市和大运河当成一个生命共同体来开发,把镇江城区当成一个宏大的大运河文化遗址公园来规划,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引领,打造高品位的历史文化名城。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的重要意义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创造的伟大工程,是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其工事技术之精湛、沿线文化之繁荣、对当时乃至后世经济社会影响之巨大举世瞩目。大运河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华文明的伟大标志性工程。从先秦到新中国,运河的贯通、繁荣、衰败、重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大使命,是新时代对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的创新与探索,也是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大运河在人类历史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至今仍在延续使用的活态遗产,它凝聚着中国智慧,彰显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经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申遗”成功后,中国大运河正式拥有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身份,成为世界公认的文化符号和人类共同守护的文化财富,是中国文化遗产“走出去”的标志性品牌,也是参与世界对话交流的“国际语言”[2]。今天的中国参与世界竞争和交流,不仅需要资本和产品,而且需要经济、文化、政治的整体影响力。沟通、融合、开放、包容是大运河的文化基因。积极发掘蕴含千年中华文明智慧之光的大运河文化,加强世界运河文化间的交流对话,可以促进人类建立更为紧密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他还指出,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3]。
  从省级层面看,大运河江苏段位于大运河的中部,通航里程最长,历史文化遗存最丰富,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文化纽带,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只有加强文化的交流,才能促进经济的合作共赢。大运河贯穿全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于打造绿色城市群、提高城市群核心竞争力,促进物质财富、生态财富、文化财富同步积累、互促并进,都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6月7日,在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省委娄勤俭书记要求:“站在民族复兴的角度,创造性地、高质量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使其成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成为江苏文化建设高质量的鲜明标志闪亮名片。”[4]
  从市级层面看,镇江作为江南运河的起点,自古就是运河南北之商埠重地。据史料记载,自唐代以来经过镇江大运河的漕粮占全国50%以上,在南宋甚至达到68%,见证了古运河和漕运的发展脉络,在古代水利工事和航运史上留下浓彩重墨的一笔。目前,大运河镇江段全长42.6公里(通航段)+16.7(城区段)公里[5],虽不长,但区位独特,除了是南北运河的交界处,还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十字交汇处,是淮扬与吴越两大地域文化的交融点。这里浓缩了大运河文化的精髓,分布着大量的国家级文保单位,有众多文化类别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要千方百计保护好,让这一独特文化符号熠熠生辉。因此,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镇江优势再造的重要机遇,必须把镇江城市和大运河当成一个生命共同体来开发,把镇江城区当成一个宏大的大运河文化遗址公园来规划,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引领,打造高品位的历史文化名城。
  二、镇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镇江大运河文化帶建设取得的成效
  为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大运河的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近年来,镇江重点紧抓了打基础、补短板、利长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根据省里要求,搭建起“一组、一办、一智库、一基金、一规划”的工作框架(一组: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为组长;一办:大运河办,设在市委宣传部;一研究中心: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中心(研究院);一基金:大运河文旅发展基金;一规划:《大运河镇江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成立总规模5亿元的大运河文旅发展基金,其中政府性资本2.6亿元、社会资本2.4亿元,促进沿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基金与省里完成框架协议签约,正在进行基金工商注册,2020年上半年完成筹备工作。成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镇江分院,下设4个研究中心,制定大运河文化研究三年规划,邀请专家举办大运河文化论坛,将大运河研究向纵深推进。
  2.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从20世纪古运河整治和金山湖生态治理工程等项目算起,累计投入近40亿元用于运河保护整治,其中古运河风光带建设累计投入约18亿元,共疏浚河道13.14公里,修复生态92.56万m2。总投20亿元的苏南运河镇江段“四改三”工程(四级航道提升为三级航道)竣工后,使镇江段成为真正的“水上高速”。2019年投资1.35亿元开展沿线排口整治、完善污水管网、实施丹徒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坚持系统治理,全面实施河长制,对岸上水下分类施策、综合治理,每月对苏南运河干流水质及21条支流入河水质进行监测,近两年,5个水功能区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水考核目标。丹阳市丹金溧漕河黄埝桥断面自动站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首批“最美水站”。苏南运河第一标(含谏壁船闸、谏壁节制闸)、西津渡、丹阳万善塔等3处地标成为江苏“最美运河地标”。
  3.文化传承影响更加广泛。坚持“保护优先”的工作原则,投入30余亿元实施了西津渡、京口闸和丹阳西门老街等文化遗产保护修复项目,修缮了梦溪园、虎踞桥、宝塔山公园、丁卯景区等文物遗迹。启动伯先路、新河街整治修复,恢复商贸古街历史风貌。先后承办全国“千年运河焕新生”主题采访活动和“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活动成果发布会”等全国全省性活动,扩大了镇江大运河的全国影响力。推进以运河为主题的扬剧《若水情》、微电影《运河·润州》等文艺精品创作,扬剧《“河”约》获江苏省第四届文华奖小戏类优秀节目奖(榜首)。举行“江河交汇·运河人家”中国·镇江大运河文化月活动,包含民俗文化周、文创设计展、运河流域戏曲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等8项重点活动,文化论坛论文征集、短纪录片大赛、摄影展等活动征集作品突破千份,运河文化不断浸润当代社会、进入百姓生活。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镇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1.遗存发掘及展陈体系建设滞后。目前,遗存发掘工作不够,新突破的较少;在彰显遗存特色,提升遗存品位方面仍有空间;在展陈方面,缺少运河主题展示场馆、景区,当前仅一处陈列馆,是位于现在新京口闸的规模较小的古运河历史文化陈列馆,与周边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在整合全市职能部门资源方面缺少抓手,未能充分弘扬、展现镇江大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2.缺少重大项目支撑。伯先路、新河街整治修复以及古运河下段整治等项目,因为手续、资金等问题,进展较为迟缓,影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际成效。缺少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文旅融合项目。在运河精品旅游线路的打造及华夏历史文明体验游方面仍需进一步推进,沿线各文化旅游景点“最后一公里”的通达存在问题。此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够,具有市场前景的遗产资源与产业相结合度不强。
  3.运河水质有待提升。古运河是主城区泄洪排涝通道,加上沿线雨污分流工程没有完全到位,水质时好时坏。这一问题也直接造成了镇江大运河文化旅游难以开展,多年来实际的投资不少,但是水质没有根本性改善。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进行系统治理,缺乏长效管理,与打造具有镇江特色的“生态长廊”仍有较大距离。
  4.保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首先是部门协同合力不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涉及面较广,在统筹大运河文化带与城乡建设、区域发展的关系方面,存在职责不清的情况;其次体制机制还需完善。完善项目督查、季度推进、综合考核等制度,继续加强机制建设,形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整体合力。此外,在人才保障和政策扶持方面仍显不足。
  三、镇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战略定位
  (一)基本原则
  1.文化引领,突出保护。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严格落实国家“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导思想,按照真实性、完整性保护要求,统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修缮、河道水系整治管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充分激发大运河活态遗产的生命力。
  2.合理利用,强化传承。严格落实国家、省生态空间管控要求,优化文化遗产、河道水系、生态环境等保护传承利用的空间布局[6]。突出大运河文化属性和综合功能,多渠道、系统性传承大运河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绿色发展,共建共享。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活方式[7]。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生态环境修复、美丽宜居城乡建设,形成美丽幸福运河家园。
  (二)战略定位
  1.钟灵毓秀的文化带。坚持历史的客观性、风貌的完整性,加强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依托镇江运河沿线丰富的遗产资源,挖掘弘扬创新大运河精神的时代价值,加强运河文化教育传播,构建运河文化多元展示体系。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鼓励运河沿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充分展示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钟灵毓秀。
  2.水清岸美的生态带。突出生态系统保护,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环境监测评估。优化滨河生态空间,分类提升景观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廊道。着力建设滨水宜游休闲风光带,打造一批彰显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和地域特征的美丽城镇、特色田园乡村,建成有影响力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
  3.浪漫魅力的旅游带。着力优化旅游服务品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扩大大运河影响力,营造良好市场氛围,强化旅游功能布局,完善旅游要素配置。依托国家、省 “千年运河”旅游品牌,结合梁祝、白蛇传等浪漫传说故事,培育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江苏省“浪漫运河”旅游示范城市。
  依托“三条带”整体布局,着力打造江河交汇津渡文化示范区,突出镇江黄金十字水道交汇点的特殊地位;着力打造古今水利科技文化体验区,弘扬与运河有关的古代先进水利科学技术的历史价值;着力打造与运河共生城镇聚落集中展示区,阐述城市与运河相伴相生的文脉记忆,整体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參考文献:
  [1]  张茜.南水北调工程影响下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2]  徐琨鹏,祁峥.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江苏段建设路径研究[J].大观,2019,(10).
  [3]  时光流转中,那些关于镇江古运河的变迁[EB/OL].荔枝新闻,2019-11-12.
  [4]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江苏段要做先导、示范和样板[EB/OL].吴江新闻网,2018-06-08.
  [5]  黄蔓菁,朱珠.重展“文化长廊”风采,打造富有镇江特色的运河文化线路[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3).
  [6]  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山东段规划出炉,德州这3个县市区为文化保护核心区[EB/OL].搜狐网,2010-04-01.
  [7]  贾宁.形势与政策[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堆石坝防渗心墙常用掺砾黏土填筑,由于掺砾黏土与坝壳堆石料变形模量存在差异,使得心墙容易因多种原因出现裂缝。倘若心墙裂缝发生扩展,则必然威胁大坝安全,因此,心墙裂缝已成为高心墙堆石坝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心墙及心墙裂缝的应力状态往往比较复杂,揭示心墙掺砾黏土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断裂破坏机制、提出相应的断裂判定准则,对解决心墙裂缝问题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通过试验测试和理论分析,建议了适用于掺砾黏土的Ⅰ型、Ⅱ型断裂韧度测试方法,提出了评价掺砾黏土抗裂性能的指标,查明了不同应力状态下掺砾黏土的断裂性状,建
摘 要:移动终端时代网络游戏已成为州市大学生休闲娱乐生活的重要选项。选取楚雄师范学院大学生为典型样本,对网络游戏消费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同时基于营销4P策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即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游戏企业在实名认证的基础上完善职业认证机制,让大学生进行认证后在购买游戏商城内道具时也有折扣优惠。  关键词:网络游戏;消费行为;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3.50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的运用随之出现,特别是近几年在涉税信息方面逐渐得到广泛运用,使传统的征管信息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在税务局不断推行强大的税务功能的同时,公权与私权涉税信息共享过程中出现一定的矛盾,导致纳税人的权利缺乏一定的保护。因此,寻求相关的保护途径,界定涉税信息共享就显得十分必要。应厘清涉税信息及保护纳税人权益,建立合法、关联、合理一体的涉税信息标准。  关键词:大数据;
期刊
当库区长时间处于高水位状态,库区岩体或者土体被长时间浸泡,加之受到河流雨水冲刷、水位变化、地震或人为活动的影响,将使得原本就脆弱的岩层或土体沿着软弱带滑落至库区,发生滑坡。滑坡体一般由大量的散落岩体或者土体构成,滑入库区后一方面将造成航道堵塞,影响航道正常通航,滑坡体还可能对正在通行的船舶、人员带来安全威胁;另一方面,滑坡体滑入水中将激起巨大的涌浪,涌浪携带能量向库岸推进,将对岸边结构物造成一定程度破坏。斜坡式码头因自身结构对水位差良好的适应能力,现被广泛应用于众多流域。本试验将以“斜坡式码头-趸船-船舶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依托某一特色产业的“特色小镇”应运而生。而影视文化小镇是特色小镇中极具代表性的类型,以横店影视文化小镇为例,在深入研究其发展战略和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其竞争力,并提出未来的优化策略,即打造复合式产业,建立影视产业联盟;融合高科技手段,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影视文化特色小镇,以期为影视文化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波特五力模型
期刊
长江上游航道作为长江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划其航道尺度问题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焦点和难点。上游航道在自然禀赋条件下的可提升潜力、航道通过能力和航道尺度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等问题是航道规划决策的基础性难题,也是评估航道的输运载体功能是否得以发挥的重要路径。系统的研究这些内容对上游航道等级的选取、通过能力的确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目前长江上游航道在自然禀赋条件的可提升潜力、航道通过能力和航道尺度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等问题尚无系统完整的研究成果。鉴于此,本文依据长江上游三峡大坝至宜宾河段相关航运基础资料和
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一般包括疏浚工程、炸礁工程、护岸工程、桥梁拆除及跨过河管线改建工程、航标工程、配套设施工程及环境保护工程。航道整治是利用整治建筑物调整和控制水流,稳定河势,改善航道的通航条件的工程措施。
  本文依托渠江合川段航道各碍航滩险整治工程,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开展研究,基于实测资料分析河床演变,选定并验证数学模型。根据航道水流特性及方案实验施工状况,针对多个整治布置方案进行模拟,分析方案前后滩段水流条件及河床冲刷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治布置方案并比对优化。主要结论如下: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疆科研事业单位在贯彻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一些关键环节还存在欠缺。新疆某研究所作为新疆科研事业单位的一员,在创新型新疆建设中肩负科研和成果推广的使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新疆某研究所内部控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提升内部治理水平,提高科研活动的经济效益,更好地服务于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科研事业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城市居民前往乡村越发便利,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前往美丽的乡村,体验农村生活,感受自然风光。由于我国大部分适合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均为贫困地区,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就自然而然同农村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以精准扶贫对象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为例,研究落实精准扶贫策略如何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出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期刊
摘 要:阿里巴巴作为我国电商企业的典型代表,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以阿里巴巴为研究对象,以跨国并购动因中的财务协同效应为理论基础,以我国电商企业跨国横向并购的过程为焦点,选取阿里巴巴2015—2018年的财务数据,在微观层面对其中所涉及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财务发展能力进行分析,运用分层理论加权各个指标的权重,衡量我国电商企业跨国横向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问题,全面分析我国电商企业跨国横向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