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合作探究教学课堂的实效性

来源 :新校园·学习(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tworth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从而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对新情境、新问题的探究能力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做法在显示其优越性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操作难度大,难以保证效果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以教师为引导者、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模式,需要开展实验,反复研究,才能完成探究任务。这一过程使我们每周三节课的课时量面临新的挑战。为此,笔者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就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策略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一、合作探究的基本步骤
   合作探究教学法应当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体,以教师启发为先导,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思考空间和实践机会,强调师生之间、个人和团队之间广泛交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智力和能力等综合素质;从而实现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探究式教学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1.明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然后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确定探究内容,最后搜集整理资料,从而设计探究过程。在此过程中,应当把握好学生的自主性,即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会认知和合作;多维性,即贴近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并考虑学生的层次性而因材施教。
   2.引入问题,激发兴趣。运用直观演示、趣味实验和多媒体动画的方式提出问题,营造活跃的气氛。
   3.引导探究,自主交流。教师启发学生个人和团队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动手实验,充分展现思维过程和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最终引导学生独立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4.强化提升,举一反三。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师进一步向学生指出,对于物质的化学性质,要通过理论知识和科学实验来收集证据,全面分析每一个变化过程,逐步去伪存真,丰富认识,发现规律。
   5.得出结论,做好评价。教师根据汇报情况和小组合作时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合作意识以及合作技能等方面)给予评价。同时各小组也要对各自的工作情况进行及时的总结,更为重要的是小组成员要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反思整个学习过程,总结各个方面的收获,尤其是自我观念的转变(也就是对某一问题在科学教学前后的变化)和情感体验等(教师要灵活把握评价的时机,应该在学生最有感触的时候进行评价)。
   二、合作探究的教学示例
   利用活动课,指导学生设计一些探索性、研究性实验,为学生探索和创新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重新提出假说,调整或重新设计实验方案,使自己的探索过程不断趋向合理,从而使学生充分体会探索性实验的魅力。
   如复习卤素性质时,利用活动课,笔者设计了镁粉与溴水反应机理的探索课题。探索过程如下:
   1.提出假说。学生明确要探索的课题后,经过激烈的讨论形成如下假说:①镁粉直接与Br2反应,因为Br2的氧化性比较强。②镁粉与溴水中的酸反应,因溴水中存在:Br2+H2O=HBr+HBrO。
   2.设计方案。针对提出的假说,小组讨论后设计了如下方案: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溴水是否褪色,有无气泡出现。若溴水褪色并且无气泡出现,证明反应过程为假说①;若溴水褪色并且有气泡出现,证明反应过程为假说②。
   3.探索验证。学生按拟定的方案进行实验。将镁粉放入溴水中,结果发现镁粉能使溴水褪色,但只是开始产生少量的气泡。实验结果与学生的假说相冲突。此时,组长应该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实验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调整设计,修改假说,重新设计方案。
   4.修改假说和方案。针对上述现象,有的小组认为反应过程为①②并存,有的小组认为是反应过程①,理由是:若发生反应过程②,气泡将持续产生,直到溴水褪色。为了证明反应过程为①,学生将镁粉直接放入液溴中,结果无明显现象,学生感到很困惑。此时,教师可以及时加以诱导。学生很快想到向含有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结果发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
   5.得出结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对照假说,分析归纳出结论。镁粉与溴水的反应过程为:Mg+Br2=MgBr2,水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催化作用。
   通过上述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亲身体验类似于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三、合作探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分组做探究实验时,注意学生间的分组搭配。动手能力强与弱的,理论知识好的与差的,男同学与女同学。通过有意识的分组,让他们在实验中各取所长,发扬优点,弥补缺点,从而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实验探究质量。
   2.处理好“解答问题”和“开展实验”的关系,探究教学模式内涵包括“解答问题”和“开展实验”等两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化学教学内容中包括大量的演示实验;同时,高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他们乐于在实验中实现自我。因此,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师生双方把握“解答问题”内涵的难度更大一些。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重视“解答问题”内涵,认真搞好设计情境、引入问题和深化认识等环节工作。
   总之,新课程势在必行,我们没有退路,只有解决好课时与探究式学习的矛盾,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幼儿故事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故事,一个好的故事,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知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可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熏陶。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为"教师讲故事—
批改作业是教学五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它对于学生获得学习指导.弥补学习漏洞,对于教师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长期存在着两大难题
大学排行榜变成“付费广告”,在国内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部门的态度只是反对。却没有及时干预。而舆论有两种观点。一是支持大学排行榜。认为民间机构有权来排名,排行榜
摘 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新型教学工具的出现大大简化了教学流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是否能够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是影响课堂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研究了多媒体技术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希望广大教育者能从中懂得多媒体技术的优点,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技术;高效课堂  数学新课标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整合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资源,提高数学
目的利用实验数据对法医学二代测序STR分型测序深度与分型结果准确度的关联性进行评估。方法使用商业化基因组DNA制备单一来源和混合的DNA样本,以Thermo Fisher公司的25重早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正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的小学也已经开设英语相关的课程。随着小学英语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国已经开始加强小学英语教育的研究。在词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