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两种治疗Ⅲb期月骨坏死术式中腕关节桡舟、桡月关节间隙的生物力学变化,为临床治疗Kienböck′s病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方法选用成人新鲜冷冻上肢标本18侧,随机分为3组:正常腕关节组(A组),舟骨、大小多角融合术组(B组),头状骨、舟骨融合术组(C组)。在标本腕关节桡舟、桡月间隙处放置触觉压力传感器,将标本的近、远端分别固定在双轴液压材料测试系统(MTS)机上,与电脑I-scan压力测量系统连接,动态记录腕关节在中立位时各标本在100 N压力下、20 s内桡舟、桡月关节面间隙单位面积压力值。观察2种术式对腕关节桡舟、桡月关节间隙生物力学方面的影响。
结果腕关节中立位下,A组桡舟关节间负荷为(41.39±6.93 )N/cm2,桡月关节间负荷为(39.22±6.61) N/cm2;B组桡舟关节间负荷为(83.89±11.27) N/cm2,桡月关节间负荷为(22.55±11.27) N/cm2;C组桡舟关节间负荷为(86.45±8.10)N/cm2,桡月关节间负荷为(34.11±8.10)N/cm2。A组在腕中立位下,通过桡舟、桡月关节间隙的平均负荷十分均匀(P>0.05)。B组和C组桡月关节间隙平均负荷均小于A组(P值均<0.05),而桡舟关节间隙平均负荷均明显大于A组(P值均<0.05),且B组桡月间隙平均负荷减少的更明显。
结论舟骨、大小多角融合术和头状骨、舟骨融合术均可使桡月间隙的受力得到明显缓解,且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能更加有效地减轻月骨的负荷;在治疗Ⅲb期Kienböck′s病的两种术式中,舟骨、大小多角融合术优于头状骨、舟骨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