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效应”理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鲇鱼效应”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经常应用的一种理论,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或员工活跃起来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或同事。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发活力的奥秘。本文将“鲇鱼效应”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激活和改造高校就业环境和学生群体,产生就业激励作用,从根本上提升高校的就业指导水平。
  【关键词】鲇鱼效应;就业指导
  
  一、“鲇鱼效应”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以前,沙丁鱼在海洋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原来鲇鱼到了一个陌生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也就不会死了。
  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注意到这种现象对管理具有启示作用:当一个组织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鲇鱼效应”将起到很好的“医疗”作用。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一个组织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鲇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员工队伍,提高工作业绩。
  目前“鲇鱼效应”理论作为企业的激励机制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和领导活动,具体包括“竞争机制的建立”、“能人的启用”、“领导风格的变革”等等。它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笔者认为在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同样可以应用“鲇鱼效应”理论,来解决迫切需要改变的校园就业环境打造和毕业生转变观念的问题。
  
  二、高校针对就业教育的环境短板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高校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转轨,代表了人力资源领域由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的进步。然而,由于社会体制的不配套、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等等,从学校到学生都表现出了诸多的不适应。九十年代末急剧的扩招,使得“就业难”迅速浮出水面,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产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国家和高校都正在逐步改革体制,促进就业。笔者结合“鲇鱼效应”理论,查找当前高校针对“就业”主题的环境营造,发现了比较普遍的一些不利元素。
  1.节奏平缓。
  要想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在大学校园营造浓厚的就业氛围非常重要,使得大学生意识到“时不我待”,必须紧张学习,抓紧实践,积累就业资本。然而高校的节奏普遍是平缓的,学生不急不忙,慢慢行动,白天睡懒觉、晚上熬夜打游戏等现象非常普遍,双休日几乎沦为“双睡日”,这样的节奏,根本无法满足就业教育所需要的现代节奏,使很多大学生谈起就业虽然忧愁紧张,但却被环境感染,无奈颓废,无法找到让自己实现就业目标的那种紧张节奏。
  2.管理松散。
  大学的传统管理模式相对松散,理念就是“给大学生更多自学的机会”,让大学生到图书馆去,根据自己兴趣进行个性发展和自我进步,因此在考勤、作业、考试等等管理环节都不甚严格。这种体制也显现出诸多弊端,松散管理下的大学生往往心多旁骛,近年见诸报端的都是“校外租房”、“逃课”、“同居堕胎”、“三陪”、“作弊枪手”等等新闻,也反映了管理松散带来的学生纪律的涣散趋势,而纪律素质恰恰也是现代管理要求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这也是高校针对就业教育的一个环境短板。
  3.生活封闭。
  高校环境相对封闭,教育、管理、服务机构完整,自我循环,学生在校园内听课、吃饭、活动,离开校园围墙外的社会照样运转。这种封闭的环境如果学生不主动去打破,就会像生活在“桃花源”之中,消息闭塞,自得其乐,对于外边世界发生的变化生疏、隔膜。这对于就业教育也是一个不利因素,使得大学生不能随时捕捉瞬息万变的就业行情,导向自己的知识更新和能力进步。
  4.实践稀少。
  新的就业理论要求大学生大学四年全程实践,围绕就业目标接触社会,接触行业,锻炼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然而目前高校设置的实践项目稀少,除了一学期左右甚至更短的专业实习之外,只有团学活动里包含有实践内容,这些活动不连贯,不规律,也不被传统办学观所重视,效果没有保障。这也是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环境打造的短板之一。
  
  三、“鲇鱼效应”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构想
  
  面对高校就业教育环境的短板,应用鲇鱼效应原理是一种好的思路,可以突破陈旧的环境模式,全面调动大学生就业积极性,增加就业实践活动频度,真正提高高校的就业指导水平。具体思路如下:
  1.打造学生就业“鲇鱼”。
  在死气沉沉的沙丁鱼箱内,沙丁鱼就象征着一批同质性极强的群体,他们技能水平相似,缺乏创新和主动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整个班级是一种臃肿不堪的状态,而经过培训、强化了现代就业观念和活动能力的“鲇鱼领导者”,就会积极组织开展活动,围绕就业制定相关制度,改造各种班级事务流程,建立各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合理配置岗位和人、财、物,有能耐的沙丁鱼们得到正面的激励,弱小的沙丁鱼被常规刺激、运动,逐步强健。这样整个机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整个班级的活力都被调动起来,从而使集体的力量更加强大。
  从这个角度看,学生工作系统必须转变传统的干部选拔任用观念,倡导从大一开始就使用“鲇鱼型学生干部”。“鲇鱼班长”由各个班级里最具有就业潜力的学生担任,这种类型的干部应该具备如下特质:1)办事果断、雷厉风行:迅速发现组织停滞不前的病症所在,并能够快刀斩乱麻,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2)说话算话、强势作风:科学地决策,并能够监督决策的执行,及时评估政策的有效性。3)倡导创新、结果导向:提倡创新,塑造鼓励创新的氛围,激发组织创造力。4)成就需求、前瞻视野:有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能够预见组织发展的方向以及现存人力资源与未来的差距,能够有效地辨别未来人才,激励和改造拖就业后腿的学生。5)系统视角、敢于变革:能够从系统内外观察组织系统结构的变化和功能,既要把自己当作组织的一部分,又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小系统中的领导者,能够带动班级学生打开局面、打破常规,热爱并有能力外向发展,带动集体广泛联系社会,取得良好效益。
  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如果领导者有“鲇鱼”特性,那么要生存下去的方法就是运动起来,激发自己的能量,至少要和“鲇鱼”同步速度,并且要保证同一方向(就业目标),这样才不至于被鲇鱼逼迫,或者被其他沙丁鱼挤到最后憋死。
  高校配套修订干部管理规定,在学生干部选拔、培训、日常管理和考核体系中,将“就业引导”作为重要工作之一,纳入考核,使“就业引导”真正成为班级主流工作和常规工作。
  2.培养“鲇鱼”团队。
  如果“鲇鱼”代表团队中的一员,那么它就意味着新、奇、异,包括观点的不一样、行为的不同、习惯的迥异,正因为不同,才会激发智慧,形成发散但都有积极意义的创新选择。
  目前要引导大学生就业方向多元,例如考研、考公务员、做贫困地区志愿者、独立创业、出国留学等等方面,一个学生团队需要不同性格、不同技能、不同经历的学生聚合起来,如果都是清一色的没有就业个性色彩,那么这个团队产生奇思妙想、产生高就业率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在注重团队建设、致力团队沟通的今天,培养由多样鲇鱼组成的团队,会给整个学生群体带来活泼的就业气氛,带来创新,带来多赢。因此高校学工系统要培养每个班级的“鲇鱼”团队,培植其高度的活力,以此引导学生群体对就业的多元思维和多向发展,从而向各自适合的就业目标前进。
  3.培养“鲇鱼型就业内容”。
  鲇鱼还能代表“让人来劲”的工作内容。现在在很多学校的就业指导系统,组织教学和学生模拟就业的活动等形式陈旧、枯燥无味、实效性差,让具备鲇鱼素质的学生们感觉没有激情,不愿意在岗位上多思考多改进,以致慢慢地形成了集体惰性。
  如果能够把扩大化、丰富化的鲇鱼效应应用到工作设计(Jobdesigning)上,给好动、充满激情的鲇鱼广阔的舞台空间,紧紧结合就业形势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开展工作,并在鲇鱼学生的探索活动中或创意活动中,更新和深化就业指导的内容,开辟校园内外新的就业基地和素质拓展基地、实践基地,增加实战内容,并赋予鲇鱼们令人“来劲”的责权利、充满挑战的工作期望、新鲜的岗位体验等等,使得学生群体体验到丰富的工作活动,感受努力工作的成就,让他们体验面对“挑战性”、“来劲性”工作时的激动与欲望,让强势的鲇鱼越游越欢,让每个学生都被带动起来,一改过去被动参与的消极局面,主动投入进去,产生逼真的就业实践效果。
  因此,“鲶鱼型就业内容”的构建是个双向的过程,从体制上倡导、鼓励、奖励鲇鱼团队创意新内容,高校的就业指导组织及时收纳、升华新内容,不断累积提升,则会大大充实就业指导内容,变得更强大、更实用,学生团队就业能力更加强大。
  总之,充分利用鲇鱼效应原理,全面改变高校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将会打造出一个积极、活跃的学生氛围,从根本上改变被动的“就业难”的局面。
  
  作者简介:安锋(1968—),河南洛阳人,洛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书记,讲师,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
其他文献
在我国,高校属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高校的资金来源状况决定其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近几年高等院校在招生范围、办学规模、基础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突破和飞跃,其资金来源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速度较快,这也对不动产档案查询和利用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动产档案查询和利用需求,迫切要求不动产档案管理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关于做好免收2014年出口商品法检费用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报检的所有出境货
期刊
摘 要: 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富于语言创造力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作品学习,掌握丰富的语言,传承精神遗产。语文课堂教学要化繁为简,追求简单、纯朴,强化目标意识、训练意识,有效抓好朗读训练,让学生“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教育 语言习得 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
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投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等三点内容,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工程造价管理由于自身性质问题涉及到
随着我国“营改增”政策在全国全面推行,物业服务企业也由原来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本文以某物业服务企业实施“营改增”后实际发生的经营业务为案例,从会计账务处理的
【摘要】:对于新时代下的“会计电算化”来说,我们也应该从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上看到“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新趋势,所要面对的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从而更好的面对新形势,为我们的企业提高竞争力,适应国际化发展,应对国际竞争做好准备。所以选择会计电算化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为研究对象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趋势 会计信息化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会计电算化总
我国的文化贸易由于缺乏良好的文化秩序和规范,没有深刻精细易为人接受的文化产品输出,导致我国的文化国际贸易处于逆差状态,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
当前中国个人所得税制不够完善,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进行改革迫在眉睫.本文认为,结合制度变迁理论,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