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低剂量CT在新型冠状病毒疾病患者出院后复查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ta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胸部低剂量CT在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患者好转出院后复查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17日至3月25日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治疗出院后的58例COVID-19患者胸部低剂量CT表现,由两名影像医师独立评价CT图像质量,采用5分法进行评分。并计算信噪比(SNR)、背景噪声(SDair)及辐射剂量。

结果

出院前常规剂量组和出院后复查低剂量组图像主观评分观察者1和观察者2分别为4.45±0.22、3.88±0.33(P>0.05)和4.37±0.18、3.91±0.35(P>0.05);低剂量组的SNR与SDair分别为4.39±0.95和7.19±2.41,显著低于常规组的5.14±1.06(Z=-5.551,P<0.001)和6.48±1.57(Z=-3.217,P<0.001),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低剂量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分别为(2.41±0.09)mGy、(88.03±5.33)mGy·cm和(1.23±0.17)mSv,均显著低于常规组[(10.53±1.03)mGy,(338.74±34.64)mGy·cm,(4.74±0.48)mSv,Z=-6.568、-6.624、-5.976,P<0.001)。

结论

COVID-19患者出院后可采用胸部低剂量CT复查。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及星状病毒相关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在北京地区6个区县6家医院肠道门诊每月收集前30名年龄在5岁以下首次就诊的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信息资料和粪便样本,并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及星状病毒四种病原进行PCR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四种病毒相关的急性胃肠炎流行特征进行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的Vesikari临
目的探讨大学前不同阶段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关联。方法于2018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合肥市4所高校抽取4 03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大学前不同阶段性虐待经历、成人依恋等信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大学前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性虐待经历与成人依恋的关联性。结果研究对象大学前性虐待的总报告率为14.1%(569例),非接触性、接触性性虐待报告率分别为12.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今年全球新冠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今冬
目的探讨第3代双源CT低剂量扫描模式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辐射剂量。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常规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第3代双源CT机,Turbo Flash扫描模式,开启CARE kV,参考管电压90 kV,螺距2.0,ADMIRE算法。常规组采用12
目的探讨感染防控下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低剂量CT扫描方案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2020年1月20日到2020年2月28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确诊的COVID-19病例的CT影像140例,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120 kV,31 mAs)70例,其中轻症51例,重症15例,危重症4例;常规剂量组(120 kV,自适应毫安秒)70例,其中轻症48例,重
目的利用高通量染色体自动扫描系统(Metafer 4)中的微核自动扫描分析软件,探讨微核自动分析用于放射工作人员微核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 005例放射工作人员为观察对象,按工种分为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工业应用共5组。使用Metafer 4系统自动检测淋巴细胞微核,分析影响微核率的因素。按照系统抽样方法选取200例微核标本进行人工分析,比较自动和人工分析检出的
自2020年2月9日以来,江汉方舱医院车载CT开始陆续接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车载CT在临床诊断方面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CT检查中,一线放射技师既要保证患者接受尽可能低的辐射剂量,同时要注重放射技师和患者的感染防控,并及时关注放射技师有无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干预。
胃癌在我国发病率高居第二位,初诊胃癌患者分期晚,单纯手术的根治性切除率低且术后复发率高,整体预后较差,同步放化疗作为局部治疗方式在胃癌中逐渐体现出重要价值。近年来,虽然中远端胃癌患者仍然是主要患病人群,但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发病数量逐渐上升,其预后相对中远端胃癌差。已有大型Ⅲ期研究证实了术前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降期率及局部控制率。但是中远端胃癌仍缺乏Ⅲ期研究证据
目的分析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的分布特征,估算淮安市的应用频度。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择淮安市三级医院2家(1家综合和1家妇幼)、二级医院4家、一级及以下医院20家,调查2017年26家医院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情况。结果三级、二级、一级及以下医院的平均X射线诊断设备数量分别为13.5、7.3、1.6台,进口设备占比分别为85.2%、69.0%、9.4%,医院级别越高,役龄5年以内设备占比越大;26家医
目的调查我国放射诊疗机构辐射防护用品配备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情况。方法根据"全国放射卫生信息系统"(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与职业健康监测子系统)2019年的监测数据,对监测医院上报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年共监测3 806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609家(16.00%),二级医院1 421家(37.34%),一级及未定级医院1 776家(46.66%)。不同级别监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数量相差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