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胺-2,3-双加氧酶及其在肿瘤方面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980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吲哚胺-2,3-双加氧酶是催化色氨酸沿犬尿氨酸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在哺乳动物组织和细胞中广泛表达.色氨酸耗竭及其代谢产物是调节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的重要机制,在多种生理和病理状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器官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方面的治疗也成了研究的热点。

其他文献
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一种少见的致命性神经元退行性疾病,有散发型、医源型、家族型及变异型四种临床类型.目前散发型、医源型及家族型CJD已有较可靠的临床诊断标准;但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模式对全麻下鼻窦开放术围术期综合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于本院进行全麻下鼻窦开放术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于围术期采用QCC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渗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护理后5 d的PSQI量表、POMS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多系统非干酪样肉芽肿.临床资料表明其中约5%为神经结节病.作者研究了自1990年6月至1998年9月24例有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的系统性结节病.对其均行连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应用于早产儿黄疸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早产儿并患有黄疸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 90)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方式,观察组(n= 9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儿腹部按摩及灌肠等方式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二组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消退时间,1 d、3 d、5 d的血清胆红素
为评价动态增强3D T1W MRA对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诊断的临床作用和准确性,作者自1998年6月到1999年3月对连续32例患者(男13例,女19例;平均49岁,19~78岁)进行了影像检查评价有无
目的构建一套适合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方法在护理风险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评阅、Delphi法、系统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类,通过小范围专家讨论认证,建立指标体系初步方案。结果所建评价指标体系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1,各要素系数为0.712~0.879,信效度好。结论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指标体系为4个构成要素:系统因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可介导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抑制及血管生成等多种细胞过程.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均存在EGFR表达上调的现象,其中约70%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表现为EGFR过表达.另外,在亚洲非吸烟的女性肺腺癌患者中,
诊断良性疾病、弥漫性肺病(DLD)、淋巴增殖性疾病需观察组织结构,细针抽吸肺活检诊断成功率较低,而切割针活检(Cutting needle biopsy,CNB)能提供组织学诊断所需的组织芯标本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高位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对15例高位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湿化气道、早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辅助咳嗽等护理措施,与同期常规护理组17例患者比较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通过各项预见性护理,15例高位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中,有3例发生肺部感染(20%),17例常规护理组中,有8例发生肺部感染(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
为确定支气管囊肿的影像学特征,作者回顾了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68例支气管囊肿(男38例,女30例,年龄从新生儿到72岁),其中66例具有临床记录,所有病例均有外科记录和病理学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