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菲再恋,也许没有故事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ng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初夏,王菲、谢霆锋在香港手拉手上街游玩。
  理论上每个正常人都有逃离黑暗的能力和权利,这个黑暗包括糟糕的婚姻、单身的寂寞、世俗的评判。谢霆锋和王菲的复合也许没有故事,或不如想象中完美收场,那又怎样?至少他们在某时某刻某个点上,听从了内心,没有被卑微的生活打败,没有将爱情变成憎恶和悲痛。而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去爱。这是冲击每个人的基本问题。
  14年前,无惧狗仔镜头“世纪牵手”;14年后,因为忘记拉窗帘而被拍到了像少年情侣似的相处,“上帝用弯曲的字行写下笔直的路”,娱乐圈那张著名的网状关系图居然找到了一个闭合点。
  你不得不直面这个世界的复杂多样,以及对幸福千奇百怪的理解。锋菲再恋的消息搅起了惊涛骇浪,婚姻与奇遇之间,到底应该怎样选择?前者确保生活的延续但威胁到了欲望,后者虽然打破庸常,但危及婚姻制度的正统性。祝福锋菲的,与反对锋菲的,在某个层面几乎达成了共识,让人们不自觉地代入了自我陶醉和自我批判的正当性。而无孔不入的媒体文化更是扭曲了现实意识,模糊了生活故事与虚构故事之间的界线。
  因此,我们才会像相信电影的幻象一般相信复活,相信起死回生,即便那是假的、戏剧性的复活,是用娱乐的手段,由一个幻想中的魔术师来实施,从他身上我们依然可以认出爱情的胜利,但这对他来说就是没有分别的因与果。戈达尔曾把电影的作用归结为“替代了一个与我们的欲望相契合的世界”,我们潜入了这个世界,或潜入了我们的幻觉。这些时时刻刻准备上头条的娱乐名人存在的意义,也是为了给我们制造关注点,从平庸的生活中逃离。
  精神分裂的实质其实是“自我边界的缺失”,这次事件,除男女主角外,所有人都有这个迹象。谢王张三方各有一位经纪人或准经纪人出来表达立场,不像主角的立场,更像是个人的代入立场,陈家瑛替王菲高兴,向太一脸对谢的怒气,霍汶希不情不愿只好警告媒体。至于观众,更是代入多于投入,而一场游戏,需要的是投入感而非代入感,对于明星的审视也许不应该超过一个界线,事实上也许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都应该遵守这个界线,就是不要妄自揣测别人过得不好,比如整件事中,王菲和谢霆锋不会过得不好,李亚鹏和张柏芝也并没有过得不好,前者收获了爱情,哪怕是暂时的,而后者也没有因此损失什么,还在做慈善和上娱乐节目,至于想象4个未成年孩子过得好不好,那更是没有必要。
  还有不到100天我们就要告别2014年了,时间溜得这么快,哪里来得及犹豫纠结前思后想,反正王菲和谢霆锋应该是比我们所有人都懂得盛年不再、及时行乐的道理,不问一世,只求一时,所以他们复合的消息看似把大家炸开了花,其实也不过是虚张声势了一下,搞一个大新闻,而已。你说谢霆锋准备好面对窦靖童和李嫣了吗?王菲会参加铁定有张柏芝携两子在场的谢家家宴吗?这些就都是娱乐新闻之外的世界了。想太多,就不符合游戏精神。
  不要试图从娱乐事件和娱乐人物身上寻找意义,娱乐才是整件事情的意义。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其他文献
她与他,认识多年,却没有在一起。其间挫折很多,她尽心与他恋爱时,他想成就事业,找一个性格温软的女子。而她真心想放下时,他却忽隐忽现地出现在她的生活里。   他们最近的一次分手,是在半年前。她逼婚,他犹豫,她受不了这样的犹豫,于是决绝而去。   可是,她情海的浮沉并不顺利,身心俱疲、无依无靠时,只能打电话给他。他来时,她已恢复了平静。两人并不多话,一个擦地,一个换床单,一个上网,一个看电视。  
老头儿在铺上睡得正香,被老太太晃醒了。老头儿问:”快到了?“老太太说:”快了,还有四十多分钟。““还有四十多分钟你叫我干吗?”老头儿很生气,想躺下来再睡一会儿。  老太太怒气冲冲地制止了他:”就你瞌睡多,昨天晚上老早就睡下了,赶紧起来吧,好好收拾收拾。“  老头儿没好气地说:“有啥收拾的?”  睡在对面铺上的人翻了个身,不耐烦地嘟囔了一句。  老太太压低声音提醒他:“你不洗脸刷牙吗?”这回,老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