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天之道”:《媒嫠问答》的诗学况味

来源 :北方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胡次焱的《媒嫠问答》是一首写法独特、内涵丰富、值得后人玩味和借鉴的好诗,它假设问答,托物明志,旨在借“烈女不嫁二夫”之词,写“忠臣不事二君”之感,从中国古代歌发展史来看,《媒嫠问答》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和一定的文献价值,值得研究。
其他文献
现代新儒家所开启之易学可称为现代新义理派,相较于传统易学其有四个基本特点,即:新视域、新问题、新阐释、重工夫。现代新儒家以西方哲学的视角反观易学,用本体论、宇宙论、
课程改革以来,通过几年的实践,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所提倡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等逐步接受。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也逐步摸索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新课程数学实
惩恶扬善的道德箴规制约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在民族心灵文化图景上形成一种追索历史、质问自我的叙事张力,这种拷问灵魂的理性主义取向,影响着中国文学宏大叙事的发展轨迹。对人性
孔子所期许的“文质彬彬”的人格精神,所呈现的“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所称关的“东鲁春风”的生活境界,作为一种文化因子,对中国文学及文学思想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
伴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相互加强,“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和现实。在此形势下,各个民族国家原有的运行模式遭遇了挑战,其统治合法性在全球化浪潮下受到了冲
提出大国风范的文学史,是21世纪中国文学逐渐走向多元与成熟的语境下产生的命题。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现代性之风的强大吸纳之下蜂拥而至,催生了一片斑
本文认为,当前高校人事工作应当大力推进观念创新,不断开拓思想认识的新境界;推进思路创新,不断开创人事工作新局面;推进制度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创新工作方法,不断为内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