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术后基于4DCT的0%时相及50%时相配准方式比较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4DCT的0%时相(CT0)及50%时相(CT50)刚性配准(RIR)与形变配准(DIR)所构建的保乳术后瘤床体积及位置的差异。

方法

纳入44例保乳术后行4DCT定位扫描的乳腺癌患者,由同1名放疗科医师分别基于CT0及CT50图像勾画GTV及金属夹。CT0及CT50分别运行RIR与DIR,在CT0上勾画的GTV及金属夹分别通过DIR与RIR映射到CT50。以相似度指数(DSC)、三维空间方向上靶区中心点的位移等指标评估DIR在靶区位置和形态上是否能有效改善CT0及CT50的匹配度。

结果

RIR与DIR的平均DSC分别为0.86±0.04、0.87±0.04(P=0.000)。RIR在三维空间靶区中心点的位移明显大于DIR (1.22 mm∶1.10 mm,P=0.000)。在前后方向上GTV及金属夹位移通过RIR的范围明显大于DIR (P=0.000),但在左右及上下方向RIR与DIR的GTV及金属夹位移范围相近(P均>0.05)。

结论

DIR可以改善4DCT的CT0及CT50配准时靶区的重合度。基于DIR测量呼吸运动所致的GTV及金属夹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移明显优于RIR。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HIV感染无症状者外周血中CD160在HIV特异性T细胞及其各亚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于解放军第302医院就诊的43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无症状者和18例健康者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标记CD160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在HIV特异性T细胞及其各亚群(Tn、Tcm、Tem和Teff)细胞上的表达情况。结果HIV感染无症状者外周
目的探讨开展直肠癌术前VMAT同期加量(SIB-VMAT58.75 Gy)剂量学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9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患者分别行SIB-VMAT58.75 Gy和非同期加量VMAT (VMAT50.00 Gy),SIB-VMAT58.75 Gy剂量分割模式为局部直肠病变及阳性淋巴结给予58.25 Gy分25次(2.35 Gy/次),盆腔淋巴引流区给予50 Gy分25次(2.
前列腺癌经过去势治疗后有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可能。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对临床医生最大的挑战为其治疗抵抗特性。针对放疗耐受,相关研究认为与前列腺癌干细胞及前列腺癌干细胞相关miRNA相关。下文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进展机制、前列腺癌干细胞及前列腺癌干细胞相关miRNA等方面介绍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放射性耐受的研究进展。
目前,MRI虽然不是食管癌的常规检查手段,但从一些研究的初步结果看,MRI在未来也可能会成为食管癌分期检查、放疗靶区勾画及疗效评估的重要补充手段。本文主要探讨MRI在食管癌诊断分期和放射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E1A基因对人鼻咽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将E1A基因转染至鼻咽癌CNE-2R细胞,采用RT-PCR鉴定E1A基因的表达;分别给予未转染组(PBS组)、转染空载体Ad-β-gal组(Ad-β-gal组)和转染E1A组(Ad-E1A组)的CNE-2R细胞0、2、4、6、8 Gy照射,应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CNE-2R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
随着放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质量管理将从以设备为重心的策略转移到以多人员参与的过程为重心。基于预测性风险评估的失效模式与风险分析方法,近年逐步被应用于放疗的流程质量管理。FMEA方法包含四个主要步骤,依次是流程树梳理、FMEA、差错树分析以及流程质量管理方案设计,具体的方法和结果因各放疗流程的特异性以及参与人员的主观性而有所差异,在其可靠性和可行性方面也进行了相关的验证和考虑。本文就FMEA方法在
目的分析CBCT引导下鼻咽癌放疗疗程中的摆位误差,评估CBCT的使用频率。方法收集放疗全疗程(7周)使用CBCT引导且每周使用频率≥3次的初治IMRT患者26例。将每周的摆位误差分为每周首次误差(Ef)及除每周首次外的后续误差(Ec),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每周Ef之间、Ec之间、Ef与Ec之间差异。结果7周Ef的两两周间比较左右(ML)、上下(SI)、前后(AP)方向均相近(P>0.05);7周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模式及照射剂量下食管鳞癌患者的OS状况,探讨优选照射剂量及获益亚组人群。方法选取2003—2014年本院接受3DRT的1387例食管鳞癌患者,分别对单纯放疗(780例)和同期放化疗(302例)不同照射剂量患者进行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分析筛选优选照射剂量及获益亚组人群。结果单纯放疗中照射剂量<60 Gy (91例)、60 Gy (429例)、>60 Gy组(26
目的与当前手工试错方式设计的直肠癌VMAT计划(Manual-VMAT)相比,基于Auto-Planning技术的直肠癌VMAT计划(Auto-VMAT)能否在保证放疗计划质量同时,提高计划设计效率。方法选取10例Ⅱ—Ⅲ期直肠癌经腹前切除(Dixon手术)术后患者,采用飞利浦Pinnacle 9.10计划系统分别设计完成Manual-VMAT和Auto-VMA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剂量分布和HI与C
目的探讨真空垫+体膜固定胸腹部肿瘤放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实施放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240例,其中A组60例患者采用单纯的真空垫固定体位,B组60例患者采用单纯的体膜固定体位(固定体膜的底板未改进),C组120例患者采用真空垫+体膜固定体位(固定体膜的底板已改进)。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结果采用真空垫+体膜固定患者的摆位误差小,采用单纯的真空垫或体膜固定患者的摆位误差大,3种固定方法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