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故意中的违法性认识研究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3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罗马法格言曰:“不知法律不免责”。这说明传统刑法理论并不要求在犯罪故意中有违法性认识。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故意的规定也未提出明知行为违法性的条件。然而随着刑法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违法性认识是否是犯罪故意的必备要件,刑法上的违法性认识是什么意义上的违法性,中外刑法学者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纵观刑事司法原则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横看世界各国立法改革的大体趋势,笔者认为,我国刑法也应以违法性认识取代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故意的成立条件。 Ancient Roman law said: “I do not know the law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is shows that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criminal law does not require the illegality of crime intentionally. China’s Criminal Law on the crime of intentional provisions also did not put forward the conditions of knowledge of behavior illegality.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and the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social life, whether the understanding of illegality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criminal intention and whether the understanding of illegality in the criminal law is illegitimate or not have led to some different opinions.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principle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looking at the general trend of legislative reforms in variou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our country’s criminal law should replace the social harmfulness with the awareness of illegality as a condition for setting up criminal intention.
其他文献
目前调整学生伤害事故的规范主要是教育部的部门规章和上海、北京等地的地方性法规.在统一的校园安全立法亟待出台的背景下,关于学生事故的预防,人们的探讨多数体现在管理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法律的调整范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错现象.在这中间存在一类以刑事法律关系为基础,兼有民事法律关系特点的特殊案例.本文希望对这类案例的解决提出新的理
摘 要: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一“梳理与探究”部分的第一个专题,主要有汉字的起源、汉字形体、汉字构成和汉字文化四方面的内容。对于汉字学生们是既熟悉又陌生,他们虽有十多年的汉字书写史,但对汉字起源、构字法以及汉字的文化了解较少;在形声字和书法方面,学生们只是略知一二,部分学生书写不认真。本文基于综上,希望激发兴趣,引起重视,推动探知。  关键词:创造;三美;画龙点睛;声情并茂;造字法;演变;精深  一、
本文从我国的立法例出发,对未遂犯的概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各国关于未遂犯刑事责任的规定,并从肯定立法例和否定立法例出发,从定罪与量刑方面详谈了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
培养和造就新世纪一代英才 ,仅仅有现代化科技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有优良的品性 ,高尚的情操。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 ,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节拍 ,应注意它的时代性、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臻完善与发展,计算机及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就审计而言,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和审计作业手段已受到极大的冲击和影响.该文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含义、
在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是否可采,设立怎样的证据排除规则,是司法界和诉讼法学界争论的一个热门问题。本文首先阐述评析了我国刑事非法证据规则的有关规定,然后提出了关于完善我
本文对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内涵、体系构成和价值取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以便能更深刻理解社会保障法的内涵,社会保障法的本质是保证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在现阶段,探索社
多媒体阅览室的管理与信息服务已成为图书馆工作的问题,网络时代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从完善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与采用技术措施的角度分析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