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津止渴的夏季药饮

来源 :饮食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f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季是指我国农历4、5、6月,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加速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肌体表面。此时,人们出汗多,食欲不好,应当用各种营养保健粥来开胃,并调理身体。如配合药饮,则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双花饮
  用料:
  银花50克,菊花50克,山楂50克,精制蜜50克。
  做法:
  将银花、菊花、山楂择选干净,放入锅内,注入清水,用文火烧沸半小时,即可起锅,滤出煎液待用。将蜂蜜缓缓倒入熬成的汁内,搅拌均匀,待蜂蜜全部溶化后,用纱布二层过滤去渣,冷却后即成。
  功效:
  清热解暑,健脾防癌。夏季养生重点在于清心解暑,银花、菊花具有疏散风热,解毒之功;山楂又叫“山里红”“仙果”“牧狐狸”,自古以来,就是健脾生津、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山楂与银花、菊花配合,既能健脾化滞,生津止渴,又能解毒。
  清暑养阴汤
  用料:
  枸杞子、五味子各12克,甘草、薄荷叶各9克,白糖适量。
  做法:
  将前3种原料洗净放入砂锅,加清水适量,煮沸10分钟后放入薄荷叶,然后加盖离火5分钟后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功效:
  五味子能益气生津、敛肺滋肾、止泻、涩精、安神;枸杞子为常用中药,性平,味甘,具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薄荷能疏风散热兼解毒。几味中药合作发力,可益气养阴,能治中暑、内热等病症。
其他文献
阿婆(客家话,意为奶奶)站在拥挤的巷口使劲向我招手,人群里的她满脸皱纹,穿着发白的对襟粗布秋衣。我低着头腼腆地缓缓移动双脚,空气里飘荡着肉和葱花的味道,秋风也因此变得黏黏的。    “一碗云吞面,就一碗云吞面应该不算太过分。”我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向阿婆开口索取小伙伴们口中那“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当我磨磨蹭蹭地终于走到她身边,惊喜地发现身后就是一家云吞面馆。白色的水蒸气在人们身边缠绕,他们说着笑着,
咸浆,全称应是“咸豆浆”。说起豆浆,举国上下皆知。但绝大部分地区的豆浆,要么是淡浆,要么就是甜浆。而在沪上,豆浆还有一种吃法,就是这咸浆。老上海对它的执着程度由来已久,甚至超出了早餐本身的意义,成为对这座城市的味觉回忆。  咸浆的“咸”,不是指放盐的咸,而是混入了丰富的内容。里面不仅有酱油、虾皮和葱花,还有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油条,最后还要淋上几滴红红的辣油,热气腾腾、实实足足的一碗,有稀有稠,亦汤
许多人对预防腰痛的认识存在误区,有些人认为劳动可以代替功能锻炼,或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就可以了。其实,任何劳动都代替不了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而腰椎间盘在坐位时的负荷比直立时大得多。一旦出现腰痛,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适当的腰背肌锻炼不但对腰痛有治疗作用,而且对未患病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尤其是女性从年轻时就要坚持做腰背肌锻炼,可以受益终生。  下面
老祖宗有云:“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民间自古就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豆类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脂肪。我国传统饮食中,自古就有豆腐、豆浆和豆芽等。  素食者不吃肉类,蛋白质的来源要在豆类中寻找。选择不同的食材,大胆尝试不同的味道,菜式用料便不会沉闷,也能摄取必需的营养素。  芦笋炒豆干    芦笋炒豆干,是不变的家常味道。若是单独上桌,是必不能讨喜的。而在餐桌
近年来,中年人突发急性心梗或猝死案例逐年增多,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约有54万人死于心梗,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梗。在心肌梗死患者中50岁以下的人约占了40%。心肌梗死正在成为危害中青年健康最危险的“杀手”之一。  心肌梗死是指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心肌坏死。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劳累、寒冷、兴奋等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