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学校劝退时,该如何挽回局面

来源 :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在美国是不是只有中国学生被劝退的多?美国学校是怎样看待“劝退”这件事 的?
  A:美国的教育是公平的,在美国因为各种原因主动休学或被劝退的情况是很多的。2015年美国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指出,美国四年制大学的六年毕业率是53%。也就是说,入读美国四年制大学本科的新生,六年后能拿到毕业证的,只有四成多。其他的学生,有的是成绩不好被劝退的,有的是主动休学的。但是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也有不同,美国学生如果学力不够,可以少修课。而中国学生必须修够12学时课程,才能保持留学生身份。如果课程难度高,那么学生是很容易吃不消的。
  Q:根据厚仁的数据和经验,学生在面临被开除的突发事件时一般会怎么做?会不会马上通知自己的家长?美国学校在开除一个学生后,是怎样处理的?
  A:学生在面临开除这种突发事件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告知家长。厚仁数据显示,遇到被劝退开除的大学学生,只有20%会告知家长。当然了,如果是中学生被开除劝退,因为家长是法律监护人,学校一定会通知家长。而大学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的学习记录受到美国教育隐私法的保护,所以如果学生不告诉家长,家长是不知道的。
  学生遇到开除的事件,他们本能的反应一般是,希望此事从未发生,然后他们有的问老生如何处置,有的去网上搜索。而在网上搜索的时候,他们很有可能会受到不良机构的诱惑,不良机构利用学生病急乱投医的心理,让学生陷入二次伤害。所以学生要谨慎选择专业和有声誉的机构,学术隐私是很高级别的个人隐私,如果学生不说,学校是不会透露任何人的。但是如果学生把自己的开除信等告知不良的机构,就极有可能发生悲剧,曾经就有机构利用学生的开除材料和学生的弱势状态,为了出名博得眼球,而公布学生的隐私,直接给正在被处理中的学生群体造成二次伤害。
  美国学校在开除一个学生之后,因为学校和学生解除了学籍关系,所以学校或是马上向移民局报告取消学生的学生身份,或者给学生1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转学。学生要在这段时间里,选择回国,还是转学,还是其他的方案都可。
  Q:怎样辨别挂靠学校?假如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骗或误选了挂靠学校,学生和家长该怎么办?
  A:辨别挂靠学校比较容易,开设并要求学生每学期上12个学时课程的,一般就不是挂靠学校。但是也有的学校,对一部分学生挂靠,一部分学生正常上课,比较有隐蔽性。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转学进入公立学校,这是政府办的,证件齐全,不会有假。如果不小心进了挂靠学校,学生要立刻找专业的机构转学到正规的学校,绝对不能犹豫。
  Q:家长在面对劝退事件时应该怎么做?
  A:如果是一个家长遇到自己的孩子要被劝退的情况,要注意这样几点。最忌讳家长暴跳如雷,急于惩罚学生,乱了方寸,要学生马上回国受训斥。学生马上回国有三个主要的坏处:1.可能失去申诉的机会和止损的最好时机。2.中国的教育体系,没有转学系统,学生不能进入中国的教育系统,曾有很多的案例表明,这样做的学生的学业会就此中断。3.中国是人情社会,学生回国后一周之内,所有街坊邻居、亲戚、同学,都知道学生是被开除回国,这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4.学生再回美国的签证,也会受到负面影响,签证官会怀疑学生到美国学习的动机。曾有很多案例表明,学生因为回国再返回而被拒签。
  这个时候,家长如果能马上来美国,陪学生一起渡过难关,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家长要保持和孩子的相互信任和紧密关系,让孩子在遇到难关时,会选择第一时间告知家长。而不是在情急之下,做出不明智的选择,或者再受诱骗,受到二次伤害。家长同样要知道,严格的劝退和开除制度,是与美国完善的转学系统紧密相关的。家长只要利用好美国的教育体系,学生是可以完成学业的。
  Q:您认为通过劝退事件,能不能反映出美国教育的哪些优点?美国学校这样做,会对中国的留学生产生哪些正面的影响?
  A:美国教育,学术至上,教授治校。所以在学校里,有违学术公平的事情,都会受到惩罚,包括抄袭、作弊等等。每个美国学校,都有很完备的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处置办法。如果学生犯错,是在处置办法上的,就一定会按照这个办法处置。根据情况,处置可能轻重有别,但是一手遮天,或者不处置是肯定不行的。
  美国教育认为,学校的教育,是社会的前奏。如果学生因为诚信问题被发现而被惩罚,那么在学校里,早期发现,早期得到教训,早期处理,是有利的。如果学生存有不诚信行为以后到社会上犯事,那么对学生,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更大的。中国留学生经过美国的学校教育,一般对诚信的理解是很深的,这也是中国家长让孩子去美国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Q:您认为劝退事件的增加会对留学热潮有影响吗?
  A:厚仁认为,劝退事件对留学热潮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家长送学生留美,一个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深造学业的机会,另一个也是为了学到诚信的品质。这是家长和学生都愿意得到的。如果美国的文凭泛滥,不讲诚信,那才会真正影响留学热潮。
其他文献
提到奥斯瓦尔多·瓜亚萨明(Oswaldo Guayasamin),大部分中国人都会感到陌生,然而这个名字在厄瓜多尔乃至整个拉美地区却家喻户晓。事实上,他同中国有很深的渊源。20世纪60年代初,瓜亚萨明曾访问中国,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还和徐悲鸿等中国美术大师“切磋过画艺”。  这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画家用他的作品不断敲打着世界,在他的笔下。人们因社会的不公、战争的残酷所遭受的苦难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比起其他艺术家,宋陵显得更接地气儿。一身随意的休闲装,平和而稳重。他的气质很难令人想到,这位年过50的艺术家,是靠“新潮美术”起家 的。  宋陵,1980年进入浙江美术学院就读国画系,受达利、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大师的影响,对超现实主义和波普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毕业后他抛掉传统国画的创作思路,以揭示工业发展时代人性矛盾的超现实主义画风,成为了“85新潮美术运动”的开拓者之一。  对宋陵而言,80年代
2015年10月下旬,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曾参观英国两所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是其中之一。帝国理工学院位于英国伦敦,成立于1907年,是一所享誉全球的顶尖高等学府,也是英国第一大对华学术研究合作伙伴。该校是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成员,同时也是金砖五校之一、欧洲IDEA联盟成员,其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并称为“G5超级精英大学”,其研究水平被公认为英国大学的三甲
喻燦锦,笔名怪味苏。土家族,现居长沙,中国作家协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员、2019年出版散文集《湘西姑娘》、诗集《澧水踏歌》。  北正街是张家界中心市区的一条老街。  她永远熙熙攘攘,永远挤挤挨挨,永远躁动不安。  街道不宽不长,路面不新不好,却总是车流,人流不断。在这不到 500米的老街上,齐聚了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工行雄心勃勃地守着街头的十字路口,农行当仁不让地占据了街尾路口的重要位置,建行
8月中旬,一份据称来自国税总局的“47号文件”——《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扰乱了民心。该“公告”说,国税总局对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进行了修订。“47号公告”中的年终奖计税方法,可以通过分摊年终奖等大宗收入,降低民众税负。随后,国税总局在其官网发表紧急声明,称这个所谓的“47号文件”是“有人伪造”,国税总局从未出台过这样的文件。  迄今为止,很多人并不愿意相信国家税务总局“47
与国内的留学机构不同,来自美国本土的留学机构—引知将“坚决不替学生写申请材料”当作公司的教育准则。  每个渴望进入美国名校读书的中国学生都会碰到这些烦恼:GPA越高录取成功率就越高吗?该参加一些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凸显自己个性的申请材料?怎么样才能给招生考官留下深刻印 象?  或许目前为止一般的经验是逛逛论坛、听听申请成功的前辈的意见。但在“引知(InGenius Prep)”公
留学是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能否积极适应和融入异国生活,实现成功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留学生是否拥有跨文化意识。  留学是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留学生满怀憧憬地开始这段异国之旅,是否最终能够积极适应当地环境,从而成功融入异国生活,最大化地实现留学价值。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留学生是否具有一种跨文化意 识。  留学之旅变噩梦 挥不去的“抑郁症”阴影  樊季敏(化名)是上海理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研二期间她前往
尼泊尔人的笑容里,有菩提叶和谷物的味道。  一对巨翅俯冲下来,把地面上像彩色积木一样镶嵌的屋顶震得嗡嗡作响。耳廓混合着各种颜色的轰鸣,心里却对加德满都这个充满神秘的佛國充满了晨露般的期待,飞机巡礼般地打了几个圈,终于落地,地面上一层灰蒙蒙的金,暖煦的阳光像无数空气中的软毛刷,大家迎着气浪迎着软毛刷在脸上一阵亲昵。  走下机舱,四周如此透亮,一座朝圣的城堡,梵香里的加德满都,我快步走向它。  机场内
提起芬兰,我们不禁会穿越到那个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诺基亚时代,然而比诺基亚更加古老的,是中芬两国一场长达30年的携手长跑。  2016年9月23日,一场“中芬科学与技术合作30周年”庆祝活动在芬兰大使馆官邸隆重举行。倒推30年,正好是中芬在科技与创新领域签订合作协议的1986年,芬兰是首批与中国签订合作的国家之一。那时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处在起步阶段,而芬兰的科技、教育以及创新领域都已步入正轨,
我即将从一所美国一所还不错的学校毕业,虽然学习的不是什么“计算机科学”之类的万金油专业,但是想要找到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还是不太困难。但是,毕业之后,我还是毅然决然地打哪里来,回哪里去了。此举遭到了不少亲戚朋友的质疑,我决定今日一改往日“懒得理你”的态度,一一作答。  回国,意已决  提纲挈领地说,我想要回国,就是因为我在国内爽快不憋屈,而我作为一枚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最讨厌的就是憋屈。此话一出,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