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分子遗传学基础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ningwin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白叶枯病原菌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关系,是研究禾本科植物-病原菌互作的理想模式系统.目前已鉴定和克隆出许多白叶枯病菌致病相关基因.其它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性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为揭示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分子机理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其中以发掘TTSS效应分子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将对白叶枯病菌致病性分子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的功能基因组学提供科学线索.
其他文献
采用PCR-SSCP、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烟台黑猪SLA-DQA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预测其蛋白质结构并分析其功能特征。结果显示:SLA-DQA基因exon 2、exon 3、exon 4分别检测
24-表油菜素内酯(EBR)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对多种逆境的抵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试验以田问龙井43、清明早和香菇寮白毫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EBR处理对茶树
采用4因素最优试验设计,探讨了肥料和密度对玉米源库性状和产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密度和氮肥对玉米的源库性状影响较大,而钾肥和磷肥较小,4个因素变化的效应曲线均呈抛物
系统地研究了褐飞虱雄虫2种鸣声信号的声学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它们的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雄虫2种鸣声的时域特征个体间差异较大;求偶鸣声中间片段m频域特征比较稳定,脉冲重
利用已经公布的粗糙脉孢菌基因组测序结果,对该真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SSR)序列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已经公布的38.0 Mb的基因组序列中,共有14 788个以1~6个核苷酸为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