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PCR-RFLP分子检测

来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dogl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PCR-RFLP技术建立了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分子检测体系。引物对ITS1和ITS4PCR扩增大豆灰斑病菌的16个生理小种的DNA,均得到600bp片段;继而用HinfⅠ、RsaⅠ和HaeⅢ三种限制性内切酶将扩增产物消化,得到15个多态性片段,可将16个生理小种区分开来。
其他文献
如果改革切实推进、结构优化有较大力度,略低于7.5%的增长可能也被接受。实际上,目前已经着手实行的各项改革在2014年必然加速进行,这样才能保证2020年全面实现三中全会的改革目标
采用不同的低温驯化时间、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和矮壮素(CCC)以及不同冰冻温度的人工模拟冰冻实验处理好好芭无性系,测定其淀粉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发现无性系间两
本文介绍了油体脂解途径中相关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通过对信号分子进行荧光探针标记,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和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分析可以准确、迅速地对相关信号分子的定位和表
盆栽试验研究表明:硼、钼及其配合施用使甘蓝型油菜中双6号和中油821的含油量提高4.3%~6.2%,并提高油酸含量,降低芥酸和亚麻酸含量.比较两品种不同施肥处理的效果发现,单施硼
采用不同模拟干旱和模拟冻害条件,以不同处理时间长度处理好好芭叶片或试管苗,分别测定其失水率和电导率.结果表明PEG模拟干旱条件下的失水率和人工模拟冻害条件下的电导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