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合并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om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 1)患者中垂体腺瘤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198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2例MEN 1患者中,合并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

92例中,65例(70.7%)MEN 1患者被诊断合并垂体腺瘤,其中功能性垂体腺瘤39例(60.0%),无功能垂体腺瘤23例(35.4%),功能不详者3例(4.6%)。MEN 1患者中,女性垂体腺瘤受累的比率为75.9%(41/54),男性为63.0%(2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功能性垂体腺瘤的平均起病年龄为(34.3±11.3)岁,其中最常见类型为催乳素腺瘤(48.7%,19/39),其次为混合型垂体腺瘤(25.6%,10/39)、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5.4%,6/39)及生长激素腺瘤(10.3%,4/39)。无功能垂体腺瘤中,微腺瘤的比率为60.9% (14/23),高于大腺瘤的34.8%(8/23)。

结论

MEN 1患者常合并垂体腺瘤,故疑诊MEN 1患者应常规进行垂体动态增强MRI检查;而垂体腺瘤患者要警惕合并MEN 1的可能,需注意筛查。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通过研究起始于岛叶和(或)岛盖的过度运动发作的临床症状学特点,探讨过度运动发作特征在致痫区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4年3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有过度运动发作的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影像学、头皮脑电图及颅内电极脑电图。结果5例患者中,过度运动发作Ⅰ型1例,Ⅱ型2例,混合型2例。3例伴有双侧非对称性强直,定位于致痫灶对侧。5例患者发作中均有特异
目的探讨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旨在通过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并发症并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例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肢体麻木、便秘、尿急和尿频等症状。所有病例均采用骶部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随访时间为2~15个月,平均6.5个月。结果4例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大脑健侧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患者认知功能和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入选脑外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对其健侧前额叶皮质区进行rTMS治疗,每周连续治疗5 d,休息2 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NCSE)和功能独立性评分(FIM)对2组患者的疗效
期刊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幼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元突触素(Syn)蛋白表达及尼氏体的变化,探讨HIBD早期运动干预的疗效机制。方法取3窝新生7 d的幼鼠3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只)、干预组(13只)和假手术组(11只)。制作新生Wistar大鼠幼鼠HIBD模型。干预组造模成功后7 d开始早期运动干预,每天游泳10 min,持续14 d;对照组只造模不进行运动干预;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标准化康复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1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6例和康复组62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康复组则按标准化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2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干预后)进行吞咽障碍程度评价、影像学检查和患者满意度检测。结果干预后,康复组患者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误吸、肺部
目的观察冷热物理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肺转移及外周血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冷热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每组6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切除肿瘤,冷热治疗组患者于术前辅以肿瘤冷热物理治疗。于治疗后观察对比2组患者疗效及生活精神状态;并通过胸部CT法检测对比术后2组患者肺肿瘤转移结节面积;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冷热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