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排水内涝存在问题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ei_z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4年初,住建部对新疆地区的部分城市做调研,发现新疆大部分城市出现逢雨必涝的情况,2013年,几场大暴雨让喀什、乌鲁木齐、伊犁、伊宁等地内涝严重,当地排水系统基本起不到及时排水的作用,使得暴雨中的城市雪上加霜,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城市的发展变迁,陈旧的排水系统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积水的承载量,文章根据新疆地区的降雨特点,探究排水内涝问题的成因,通过分析总结提出符合城市发展的防范内涝排水系统设计规划,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排水系统;内涝;合理规划
  引言
  内涝通常指强降水引发城市排水能力超负荷,从而导致积水严重形成灾害的现象,往往在内涝发生地区降雨强度大且在一段时间内比较集中。改革开放20年,我们的城市建设比之过去已经有很大的发展进步,但从住建部的调查情况来看,城市排水仍存在较大的问题,从相关立法角度方面看,从最开始的不健全到目前的方向性推进是一个进步,但仍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统一法规,排水防内涝的管理和改革没有统一标准。目前新疆地区的排水系统主要有河道、市政排水管、排水站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排水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可见暴雨带来了考验,暴漏了目前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新疆地区的降水与内涝
  新疆地区的降水量从2000年开始逐渐增加,通过55个气象站台对降水观测近十年天山北麓与南麓降水量频次显著增多,极端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42%,新疆北区域极端降水量约在18%—22%,其他地区约在25-32%左右,近年来新疆地区频繁出现暴雨,这与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环境渐变有巨大关系,首先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引发极端降雨是形成内涝的原因之一,受气候影响,全球变暖,局部气候产生波动,极易形成降雨,降雨在时空分布上其变化就会打破河道与防洪体系的平衡,此时仅以引起内涝灾害。例如2010年7月新疆伊宁内涝,机场停电、泥石流内涝灾害导致居民出行受到阻碍;2012年6月库尔勒地区短时间内突遇强降雨,暴雨在几分钟内就使路面积水严重,几度造成交通拥堵。
  二、排水系统存在问题
  1、城市化为排水系统带来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地面比之从前硬度提高了,排放系统的径流系数和径流时间缩短,径流量增大,导致排水设施负荷增大。目前新疆城市区域年扩张速度为4平方公里,部分成为由于美观设计,缩减路上的预制方块,扩大混凝土地面,甚至在是中心地区出现大理石或花岗石地面,这些材料不透水,不利于雨水渗入地下,路面的光滑加速了雨水的狙击,径流量提高,很容易形成内涝。
  2、排水排涝系统有漏洞
  城市规划越来越注重地面建设,很多时候为了节省经费或各种原因忽略了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目前部分小区道路规划不是很合理,基本竖向设计师都没有考虑到城市排水,遇到低洼之地遭遇降雨会产生大量积水,另外小街与主街设计不同步,会出现高低差,不时会因为市政道路高而产生雨水倒灌、积水的现象。还有一些城市在扩建时没能留有排水通道,或者对排水系统投资不足导致渠面国窄,溶水通水能力差,除此之外对现有渠道的管理不严格,清理不足,长时间被淤泥阻塞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形成内涝的原因。
  3、排水设施建设滞后
  内涝体现了城市排水能力的缺陷,城市在扩建,排水设备却因为各种原因更不上前进的节奏,虽然城市是崭新的,排水设施却还是沿用几十年前的标准,据调查新疆乌鲁木齐排水管网中800毫米以上的主干管占总长度的13%,400-600毫米管径占总长度的37%,其余均为400毫米以下的支管,且均为20年前修建,设计能力已经明显落后于城市发展的脚步,不相匹配的建设,不适应特殊气象条件,城市内涝成为隐患。
  4、局部地段排水系统标准较低
  当前城市排水设计规划以《城市排水规划规范》为基准,通常重现期标准为3年,重要地段重现期标准为3-5年,但目前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排水建设却很少,基本都低于这个标准,部分城市按照1年的排水重现期执行,意味着允许城市发生2次以内的积水,但局部地区遇到强降水依然会产生严重积水,埋下内涝隐患,伊宁的内涝就是很好例子,再如2013年6月,新疆南部暴雨,降雨量60㎜/h以上的区域达300平方公里,降雨量100mm/h以上的区域有50平方公里,超过了城市排水设计标准,不可避免造成内涝。
  5、雨水调蓄能力弱
  河道、湖泊是城市调蓄雨水的主要设施,排水系统不堪负重之时,河道、湖泊被用来暂时存蓄雨水,减缓城市压力,带降雨峰值过后再缓缓排入排水系统或通过蓄水设施对此加以利用,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城市的河道被改进,湖泊被改造,留存的河湖水面规模大幅度减少,对雨水的调剂能力也相对减弱了,一旦遇到降雨量超过排水设施的的情况,多余的雨水排不出去又没有蓄水处,只能漫溢到城市各处或形成内涝。除河道、湖泊外将雨水存于地下也是城市调蓄的一种形式,通过大面积的绿化带,建设透水地面,以地下蓄水池的形式留住降水,做到排出水量的同时保存水资源。
  三、排涝措施与策略
  1、加强排水设施建设
  过去的20年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地面上的形象工程也越来越多,地下排水设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长远的角度讲,要从根本上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首先通过法律、行政、工程等综合手段确定排水系统的地位,将其提到一定高度,写到法律中,以规定来规范标准,减轻城市防涝建设的负担,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法律形式对城市内涝和排水设施提出相关规定。
  2、提高排水管建设标准
  排水设施标准一直是公众关注的问题,我国1975年发布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城市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一般为0.33-2年;1987年发布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城市排水设计重现期一般为0.5-3年;2006年发布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也是0.5-3年,重要地区为3-5年。虽然30年来排水设计标准有所提高,但在实施中仍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城市排水设计重现期仍在1年上下。城市排水系统与城市建设的步伐是想矛盾的,早期的低标准还在使用,引发公众不满的同时也容易形成内涝灾害,因此适当的提高标准势在必行。
  3、改造旧设施
  城市中陈旧的排水管沟排水能力已经开始衰退,改造陈旧排水设施是排涝治水的重要举措,通过市政规划,统筹制定排水方案,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在改造之前做好清理工作,做到疏通到位,以便充分发挥排水设施的作用。在城市低洼地区更要做好工作,如填高地面,消除涝点,在无填高的情况下,拦截低洼积水,加强排水设施设计,配置功率大的排泵,做好应急准备。
  4、加强排水设施的日常管理
  城市排水设施管理是排水系统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经常清理才能让排水更顺畅。对于淤泥问题,通过定期清掏基本可以解决,对于雨水口阻塞问题,除了要经常检查请例外,还要在设计中考虑防堵环节,如在雨水篦子下面放置一个铁篮子收集杂物等,通过细节设计保证管沟畅通。
  四、结束语
  新疆地区的排水内涝问题越来越受公众关注,解决内涝并不难,主要分析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对策和措施,通过对排水内涝文题的研究可以看出,适当提高排水管沟的建设标准,改造旧有设备,提高排水处理设施的能力,城市对水的调蓄能力就会增强,摆脱内涝侵扰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黄建秀.调蓄池在排水系统中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4期.
  [2]刘珊.浅析城市雨水管网优化措施[J];价值工程;2010年04期.
  [3]南方 姜信君.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民营科技;2011年06期.
  [4]秦加彬.浅谈城市排水系统固化与管理阴.技术与市场,2011 (6).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无义突变的人凝血因子Ⅸ小基因稳定细胞株发生选择性剪接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人凝血因子Ⅸ小基因(Mini-hF9)及其无义突变体分别转染哺乳动物细胞HeLa,经G418抗性筛选
目的 分析尿常规与尿微量白蛋白(MAU)检测在糖尿病(DM)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10月在本院就诊的53例DM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
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研究.方法 10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低频超声检查,观察组采用
秋水仙碱又称秋水仙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痛风发作、慢性痛风急性发作等疾病,但该药毒性大(剧毒类),且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中毒后无特效解毒药物,患者早期临床表现缺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在输尿管末端结石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影响诊断结果 的原因.方法 50例疑诊输尿管末端结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二维超声检查以及螺旋CT检查,然后观察患者二
目的:探讨PCR-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在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或优生遗传咨询的孕妇及其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