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方式及机构照护需求研究

来源 :人口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k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婴幼儿照护是以孩子为核心,集聚多种资源服务于婴幼儿的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方式选择会受到家庭内外、近端和远端等复杂环境的影响。本文以人的发展的生物生态模型为理论框架,利用武汉市3岁以下婴幼儿父母和照护机构的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婴幼儿个体特征、父母特征、家庭社区环境和婴幼儿照护方式选择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家庭照护依然是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的主要方式,但由于“父母工作忙”,主要是祖辈的隔代照护。婴幼儿月龄较小、母亲受教育水平较高但无正式工作、有老人帮忙代养的家庭更倾向于选择家庭照护。机构照护比重较低,多扮演家
其他文献
实现乡村城市化是我国21世纪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重要战略布置,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
老年人口影子红利的概念是指老年人口为其成年子女提供婴幼儿照料和家务帮扶等代际支持活动,年轻劳动人口(特别是育龄女性劳动人口)不因家务活动而退出劳动市场并得以维持较
基于低丘红壤区稻田波文比仪测量值和小气候观测资料,将8种组合形式的Jarvis公式和Irmak公式应用到Penman-Monteith模型中,组成9种蒸散模型,模拟稻田全生育期的逐时蒸散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