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也应与时俱进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gezu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师德建设一直被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着。长期以来,不少专家学者围绕高校师德建设进行着广泛的探讨和争论。其中,“师德理念应合时代”的观点我比较赞同。
  师德,被赋予是全社会道德水准的最高点。整个社会对学校的重视程度很高,对高校的评价也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可分为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师德等若干方面。因此,高校的档次也就被分为三六九等,但是其划分标准却主要体现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方面,如发表多少篇高水平论文,完成多少项国家级课题;可是在师德建设的评价和考量标准上却没有那么多的等级和标准,它只有“高尚”与“低下”之分,即使有评价标准也是“软的”或者“虚的”。尽管如此,社会可以接受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差距,但不能接受其师德方面的“不合格”。所以,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被看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高校师德建设被看作是学校的生命线。
  在当今,社会对师德的关注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行业,这说明师德建设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实际已经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个体生活中,与每一个个体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师德建设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是在构建师德体系时必须要处理好现代师德理念与传统意义上的师德理念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当代师德建设与当今社会进程合拍的问题,即师德建设也应与时俱进。
  
  一、影响师德建设的相关因素
  
  由于教师这种职业,已经成为社会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社会系统的管理原则、运行机制等,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师职业和教师个体。教师职业的社会化过程,造就了它随着社会形势而变化的内在规律。因此,师德建设的过程,必然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
  (1)师德建设受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影响。例如,有的教师热衷于第二职业,为了第二职业近乎于拼命。这源自于市场经济的要求,因为一切生产要素都按照自己的规律在供求关系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教师群体的竞争意识和自我实现意识较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们不会甘于默默无闻,会在实践中重新对自己的精力进行分配,去实现自己的另一层面的价值。
  (2)师德建设受教育成本承担方式变化影响。追溯20世纪中叶,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办学是政府行为,教师代表国家来培育人才,生存、生活等方面由国家全面负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比较单纯,没有任何经济关联。教师在学生眼里是神圣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未来。更重要的是,教师会因角色的神圣而更加自律。市场经济运行以来,学生缴费上学、自主择业,师生关系由主导与被主导变为服务与消费的关系。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调整道德观念逐渐贴近现实。
  (3)师德建设受绩效评价体系的影响。面对激烈的竞争,在高校对教师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关键绩效指标往往是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而师德水平很少考核,“合格”即可。一切福利待遇、科研立项与经费支配都与职务职称紧密结合,这些都将触及教师的切身利益。就教师个人而言,不得不将利益砝码向科研能力和学术地位倾斜,“育人”的功能则相对被弱化。
  
  二、师德建设的思考
  
  师德建设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经受着各种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因此必须立足现实谈论师德建设。我认为,师德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从教师是社会人的角度认识师德。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教师道德必然受到社会现实的作用和制约。不能把教师个体神圣化,对师德的要求应该人性化。尽管教师的职业对其道德的形成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良好师德的形成是离不开相应社会合力的作用。
  (2)适当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师德建设。少数高校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热衷于第二职业,是因为教师的待遇与其付出不成正比。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只有肯定教师工作的作用,确立教师这个职业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优越地位,才能激发他们的敬业精神,使他们认同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3)从制度入手,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加强师德建设。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自身修养是不够的,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必须把职业要求和制度相结合,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将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职务聘任及年度评先等各项评比的重要依据。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来促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和创新,推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使教师道德在必须和习惯中升华。
其他文献
中学化学课的导入是一种情境的创设,良好的导入将是课堂成功的基石。本文主要探讨了化学课堂导入的功能与方法。
中国自古有“文以载道”的传统。阅读“文”,体会“道”,这应该是阅读教学的提纲挈领之道,在感受和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道”走得更远。
目的:评价对二氯苯(p-DCB)亚急性染毒对小鼠的氧化性应激效应。方法:选用36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0(溶剂对照),450,900mg/kg,每天灌胃1次,连续染毒1周。以丙二醛(MDA
化归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中用以解决问题的最基本手段之一。化归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化归思维方法,并在知识的学习、
本文论述了探究学习方式的特点,介绍了在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的三种有效教学方法.即课前提出有效的问题;课中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后进行有效总结,分析了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组织和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而新课程改革明确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探讨怎样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就显得有现实指导意义。“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的还是无效的。有效教学是以学生思维真实发展状况作为衡量质量效益的标准,即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学生所获得的“有效信息收藏”。  笔者
一   巴金先生曾经说:“文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技巧。”这一思想从理论上讲是正确的,但在创作实践中则应给予辩证认识。须知无技巧的境界是从对技巧的反复锤炼、惨淡经营中产生出来的,而决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因而作为中学生,适当地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是写作入门的捷径,也是培养写作兴趣的好途径。  写作文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写什么。这个问题是对写作素材运用的回答。写作文是为了表达某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