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解读《周易》,还可以进一步将行为实践层面上的“贞”分为两种情况:贞吉和贞凶(包括贞厉,贞吝等)。因为吉凶的不同,“贞”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来知德曾说:“贞者,正也。圣人一部《易经》,皆利于正。”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界定“贞”的层次,辨析“贞”的含义,使“贞”之大义更明。
关键词:亨 贞 通 正
对于《周易》中“元亨利贞”四字,历来有两种句读之法:第一、“元,亨,利,贞”;第二、“元亨,利贞”。而对这四字的解释(解释和句读往往是相联系的),旧注更是颇多异议。其中较为通行的是“四德”之说。
以《周易正义》为代表,注家认为,“‘元,亨,利,贞’者,乾之四德也。《子夏传》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此卦自然令物有此四使得其所,故谓之四德:言圣人亦当法此卦而行善道,以长万物,物得生存而为‘无’也。又当以嘉美之事,会合万物,令使开通而为‘亨’也。又当以义协和万物,使物各得其理而为‘利’也。又当以贞固干事,使物各得其正而为‘贞’也。是以圣人法乾而行此四德,故曰‘元,亨,利,贞’。其委曲条例,备在《文言》”。(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第19页)《周易正义》不仅依据《子夏传》详细发挥了“四德”,还指出《乾》之《文言传》可佐以旁证。“《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众所周知,《周易》是一本讲变化的书,“亨”正是最能代表《易》之变化精神的。
“亨”即亨通,是运动、变化的过程。而物能亨通的根源何在呢?这种能够运动、变化的性质本来潜藏在物之中,只因为物能物相交感,将潜藏于物的能动性激发出来,从而产生运动、变化。“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一个“摩”字用的极为精确,表明的就是一种阴阳交感的状态。“乾坤初爻摩成震巽,中爻摩成坎离,上爻摩成艮兑,而六子以生,八卦全矣;八卦以一卦荡八卦,而六十四卦备矣。”(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第366页)雷霆,风雨,日月,寒暑皆因乾坤交感而在天成象,男女亦因乾坤之交感而在地成形。这一切都表明变化因交感而起。
《周易》极其重视交感对于“亨”的影响作用:物无交感则不得亨通、变化。如象征“通泰”的《泰》卦,其卦形为下乾上坤。即天在下,地在上,这与我们的常识显然相悖,但若理解《周易》作者的意图就很容易明白“通泰”的意义。天在下,而天之气向上;地在上,而地之气向下,上下相交,“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万物由天地交感而生化,《彖传》一言以蔽之,“天地交而万物通也”。象征“交感”的《咸》卦,其卦形为“山上有泽”。泽性向下,山体上承,正可以承纳泽之润,所以山泽相交感。且艮为少男,兑为少女,《周易正义》认为,“此卦明人伦之始,夫妇之义,必须男女共相感应,方成夫妇”,“既相感应,乃得亨通”。( 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第316页)可见,物相交感是亨通的首要前提。
我们认为,《周易》中的“贞”为“正”或“正而固”。如果仔细考察“贞”在《周易》中的运用情况,可以将“贞”做进一步的界定。“贞”有行为实践层面的要求,还有精神修养层面上的要求。通过解读《周易》,还可以进一步将行为实践层面上的“贞”分为两种情况:贞吉和贞凶(包括贞厉,贞吝等)。因为吉凶的不同,“贞”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来知德曾说:“贞者,正也。圣人一部《易经》,皆利于正。”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界定“贞”的层次,辨析“贞”的含义,使“贞”之大义更明。
阅读《周易》可以发现,在卦爻辞中“亨”与“贞”经常相互联系而出现。《屯》卦《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其内卦为震(动),外卦为坎(险),说明物初生时犹如动于险中,故虽然前景大为亨通,但须贞守。《革》卦《彖》曰:“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革》卦内卦为离,为火,为文明,代表光辉灿烂的美德。外卦为兑,为泽,代表和悦。说明,变革之时以文明之德使天下愉悦,变革的前景至为亨通但仍要贞守,只有这样才可以进行适当的变革,悔恨自然消亡。可见,“亨”时需要“贞”,不只是行为上的行正道,在精神上也要守持正固。“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前进的大道很平坦,但平路容易使人亡忽谨慎,只有幽静安恬的人守持正固可获吉祥。《临》卦《彖》曰:“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虽然大为亨通仍要守持正固,这才顺和大自然的规律。
《革》卦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九三处于下卦之上,为有变革之功小有成就之象。所居危位,应该谨慎稳进,但九三阳居阳位,刚亢躁行,急求应于上六,而上有九四,九五两阳相阻,一味躁进必有凶险。处于此时应该谨慎守正以防凶厉。又如其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上六象征“革”道已成,大局已定,小人改变倾向纷纷归附。此时应静居守正,守成则吉;若不安守既有成果再思变革,则过犹不及,必致凶险。《无妄》卦《彖》曰:“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亨通之时仍需要守持正固,这是天命所致。更何况未得亨通之时呢?背离正道的人不利于有所前往。在不适于亨通之时,一味求“亨”冒进,又能走到哪里去呢(实是无路可走)?妄动,“天命不祐”,必有祸患。我们分析这些卦爻,可知不得“亨”(即“征凶”)时,应守持正固,见“几”再动。概而言之,亨通之时需要守正防凶,未得亨通之时需要趋正求吉。可见“贞”义之大!即“吉凶者,贞胜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参考文献:
[1]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2]黄寿祺,張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4]刘大钧.《周易概论》.成都.巴蜀书社,2007
关键词:亨 贞 通 正
对于《周易》中“元亨利贞”四字,历来有两种句读之法:第一、“元,亨,利,贞”;第二、“元亨,利贞”。而对这四字的解释(解释和句读往往是相联系的),旧注更是颇多异议。其中较为通行的是“四德”之说。
以《周易正义》为代表,注家认为,“‘元,亨,利,贞’者,乾之四德也。《子夏传》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此卦自然令物有此四使得其所,故谓之四德:言圣人亦当法此卦而行善道,以长万物,物得生存而为‘无’也。又当以嘉美之事,会合万物,令使开通而为‘亨’也。又当以义协和万物,使物各得其理而为‘利’也。又当以贞固干事,使物各得其正而为‘贞’也。是以圣人法乾而行此四德,故曰‘元,亨,利,贞’。其委曲条例,备在《文言》”。(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第19页)《周易正义》不仅依据《子夏传》详细发挥了“四德”,还指出《乾》之《文言传》可佐以旁证。“《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众所周知,《周易》是一本讲变化的书,“亨”正是最能代表《易》之变化精神的。
“亨”即亨通,是运动、变化的过程。而物能亨通的根源何在呢?这种能够运动、变化的性质本来潜藏在物之中,只因为物能物相交感,将潜藏于物的能动性激发出来,从而产生运动、变化。“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一个“摩”字用的极为精确,表明的就是一种阴阳交感的状态。“乾坤初爻摩成震巽,中爻摩成坎离,上爻摩成艮兑,而六子以生,八卦全矣;八卦以一卦荡八卦,而六十四卦备矣。”(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第366页)雷霆,风雨,日月,寒暑皆因乾坤交感而在天成象,男女亦因乾坤之交感而在地成形。这一切都表明变化因交感而起。
《周易》极其重视交感对于“亨”的影响作用:物无交感则不得亨通、变化。如象征“通泰”的《泰》卦,其卦形为下乾上坤。即天在下,地在上,这与我们的常识显然相悖,但若理解《周易》作者的意图就很容易明白“通泰”的意义。天在下,而天之气向上;地在上,而地之气向下,上下相交,“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万物由天地交感而生化,《彖传》一言以蔽之,“天地交而万物通也”。象征“交感”的《咸》卦,其卦形为“山上有泽”。泽性向下,山体上承,正可以承纳泽之润,所以山泽相交感。且艮为少男,兑为少女,《周易正义》认为,“此卦明人伦之始,夫妇之义,必须男女共相感应,方成夫妇”,“既相感应,乃得亨通”。( 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第316页)可见,物相交感是亨通的首要前提。
我们认为,《周易》中的“贞”为“正”或“正而固”。如果仔细考察“贞”在《周易》中的运用情况,可以将“贞”做进一步的界定。“贞”有行为实践层面的要求,还有精神修养层面上的要求。通过解读《周易》,还可以进一步将行为实践层面上的“贞”分为两种情况:贞吉和贞凶(包括贞厉,贞吝等)。因为吉凶的不同,“贞”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来知德曾说:“贞者,正也。圣人一部《易经》,皆利于正。”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界定“贞”的层次,辨析“贞”的含义,使“贞”之大义更明。
阅读《周易》可以发现,在卦爻辞中“亨”与“贞”经常相互联系而出现。《屯》卦《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其内卦为震(动),外卦为坎(险),说明物初生时犹如动于险中,故虽然前景大为亨通,但须贞守。《革》卦《彖》曰:“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革》卦内卦为离,为火,为文明,代表光辉灿烂的美德。外卦为兑,为泽,代表和悦。说明,变革之时以文明之德使天下愉悦,变革的前景至为亨通但仍要贞守,只有这样才可以进行适当的变革,悔恨自然消亡。可见,“亨”时需要“贞”,不只是行为上的行正道,在精神上也要守持正固。“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前进的大道很平坦,但平路容易使人亡忽谨慎,只有幽静安恬的人守持正固可获吉祥。《临》卦《彖》曰:“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虽然大为亨通仍要守持正固,这才顺和大自然的规律。
《革》卦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九三处于下卦之上,为有变革之功小有成就之象。所居危位,应该谨慎稳进,但九三阳居阳位,刚亢躁行,急求应于上六,而上有九四,九五两阳相阻,一味躁进必有凶险。处于此时应该谨慎守正以防凶厉。又如其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上六象征“革”道已成,大局已定,小人改变倾向纷纷归附。此时应静居守正,守成则吉;若不安守既有成果再思变革,则过犹不及,必致凶险。《无妄》卦《彖》曰:“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亨通之时仍需要守持正固,这是天命所致。更何况未得亨通之时呢?背离正道的人不利于有所前往。在不适于亨通之时,一味求“亨”冒进,又能走到哪里去呢(实是无路可走)?妄动,“天命不祐”,必有祸患。我们分析这些卦爻,可知不得“亨”(即“征凶”)时,应守持正固,见“几”再动。概而言之,亨通之时需要守正防凶,未得亨通之时需要趋正求吉。可见“贞”义之大!即“吉凶者,贞胜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参考文献:
[1]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2]黄寿祺,張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4]刘大钧.《周易概论》.成都.巴蜀书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