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桌上的“堡垒”

来源 :课堂内外(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zh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教室里,在很多人的书桌上,都有一条神奇的“线”。
  
这条线是两张拼在一起的书桌自然形成的线,也因此常被用来当做同桌之间的分界线。平时,谁也不能让自己的胳膊肘或是脏橡皮超过这条线,否则就会被对方说:“喂,你超线了。”
  
与此同时,也一定会有两堆厚厚的书紧紧贴着这条分界线,被并排着放在两张书桌之上。这两堆书就像是分界线旁的堡垒,界线两边的人齐心协力用它抵御来自讲台的视线攻击。但当两方领土的主人变得水火不容的时候,堡垒也会适时转移阵地。
  
我和同桌阿承最近就处于这样的状态。
  
阿承这家伙,最喜欢上课睡觉。幸亏他脑袋灵光,考试的时候总能有不错的发挥,因此很多时候老师都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上个星期,这家伙又在数学课上睡成了死猪,不仅“超线”到差点贴我身上了,竟然还打起了呼噜!这下,数学老师不能忍了,当场用书把他敲醒,罚他站了一节课。无辜的我竟也被连累,数学老师说,我没起好监督作用,堪称“共犯”。
  
那天下课后,我苦口婆心地劝说阿承,叫他别再上课睡觉了,再睡就要睡成倒数了。没想到这厮竟还跟我嬉皮笑脸,说:“我成绩好,不在乎啦,倒是你,可别学我哦。”当时我就气得炸了毛,立刻把“分界线”旁的书堆移到了靠近过道的另一边,整个人也往那边坐了坐,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要靠近这个人了!
  
于是,在一片緊紧相依的“堡垒”之中,我和阿承那分开放的书堆显得如此扎眼。但是,我已经决定不再靠近他了。
  
就这样在冷战中过了几天。又是一节数学课,因为上一堂课的老师拖了堂,等我发现自己没带数学书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出去借书了。我们的数学老师可是出了名的严厉,要是被他发现我上课竟然不带书,一定会挨骂的。我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很快,上课铃就响了,数学老师迈着威严的步伐走上了讲台,要大家翻开教科书。四周顿时响起一片“哗哗”的翻书声,唯独我只能呆呆地看着桌面。
  
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有人拍了拍我的胳膊,轻声说:“喏,给你。”
  
我抬头一看,是阿承。他轻轻地把自己的书推过了分界线,推到了我的桌上来。他好像看出了我一直不愿和他靠近的想法,也没说和我一起看书,直接把自己的书给了我,面前就只剩一个草稿本。他这无私的做法,让我有一点感动,刚想把书再推过去跟他一起看。然而,我们那缺乏遮挡的书桌一下子就被老师看得清清楚楚。数学老师突然停下了讲课,问到:“张承,你的书呢?”
  
我顿时汗流如瀑,已经做好被老师骂的准备了。然而,阿承却回答说:“报告老师,我今天忘带书了,对不起。”
  
那一瞬间,阿承起立的身影在我的眼里高大了许多。
  
不知道是不是阿承难得诚恳的态度打动了数学老师,老师竟然没有发飙。只是稍微提醒了阿承一下,说了一句“那你和同桌一起看吧”,就放过了他。
  
“还是一起看吧。”
  
阿承坐下的时候,我主动把书推了过去,带着最真诚的微笑。
  
在那之后,我俩之间就再也没有分开两边摆放的堡垒啦。
其他文献
刘诗诗给粉丝的话:“我想对一直喜欢我、支持我的小狮子们道一声感谢,感谢你们的不离不弃,感谢你们包容我经常的任性与突发奇想,感谢你们见证了我一路成长、每一次改变,感谢你们为我奔忙。我会用更好的自己回报你们,希望远方仍有你们”  生活中的刘诗诗,不像戏中的女子那般遥远,朴素亲切一如你曾经的同学,被人注视时会略显腼腆,聊到开心处也会爽朗一声笑。她不哭时,有说像叶童,有说像刘亦菲,甚至有说像龚琳娜,就是不
壹  又到开学季。  对于上学,有人欢喜有人愁。学霸可以打怪升级,至于学渣……emmm,哎。  “学”的繁体写法“學”更接近造字之初的样子,强调教化,多读书多识字,不好好学习就要挨揍。虽说体罚不对,但在古代,体罚可以说是非常流行了。在明代,无故逃学,甚至父母都要跟着挨揍的。  看来学习自古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学有所成”才会显得那么厉害,比如“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学习大
从校门口走出,沿着山坡下来,我走在城边的路上,内心怅然若失。一学期,又是一学期,明明有那么多时间,为什么只换来这结果?许多个瞬间在我的脑海里闪过:数学图像的轨迹线,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