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与目的:肠道菌群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种关联提示除了治疗肝脏原发病变外,肠道菌群的平衡也应作为HCC治疗的重要靶点.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HCC患者肠
【机 构】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广西南宁5300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肠道菌群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种关联提示除了治疗肝脏原发病变外,肠道菌群的平衡也应作为HCC治疗的重要靶点.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HCC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因素.方法:共纳入121例HCC患者.分别提取患者粪便的DN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菌群丰度.双歧杆菌/肠杆菌(B/E)<1诊断为肠道菌群失调(ID).采用单因素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HCC患者肠道菌群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HCC患者双歧杆菌的丰度明显低于肠杆菌[Log5(6.24±1.30)/g vs.Logs(7.59±1.11)/g,P=0.000].ID发生率为77.69% (94/121).多重线性回归显示,单核细胞计数是双歧杆菌(P=0.000)和ID(P=0.008)的主要影响因素;总胆红素(P=0.011)、性别(P=0.027)、空腹血糖(P=0.038)是肠杆菌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单核细胞计数、总胆红素、性别和空腹血糖可能是影响HCC患者的肠道菌群,从而导致ID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可能为HCC患者肠道菌群的调节提供潜在靶点,同时也为肠道菌群干预治疗HCC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供肝动脉解剖变异较多,目前肝动脉解剖分型以Michels和Hiatt分型为主,但不断有新发现的解剖变异情况.既往分型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本研究通过影像学观察统计供肝动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甲状腺癌新发患者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占50%以上.手术是治疗PTMC的首选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并比较全腔镜根治术与开放根治术治疗
背景与目的:甲状旁腺切除术(PTX)是治疗药物不能控制的难治性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重要手段,但PTX术后仍有可能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无动力性骨病或
人类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属于DNA病毒。HBV能引起人类急、慢性肝炎和肝细胞癌。与其他病毒性疾病一样,HBV的感染可能是由病毒外膜上的蛋白与宿主细胞膜上的一个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 RUSC1-AS1 (lncRNA RUSC1-AS1)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但其对肝细胞癌(肝癌)的影响尚不清楚.笔者前期研究显示,lncRNA RUSC1-A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其预后较差.自噬的失调可以促进HCC的发生与进展,本研究旨在分析自噬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HCC患者中的潜在预后作用,并
背景与目的:射频消融术(RFA)与腹腔镜肝切除术均为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重要方法,两种治疗方法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和优缺点,这也是文献报道的重点,但对于两种治疗方法的近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