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中学生:性知识不及格,17岁性行为比例最高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研究》对北京市32所学校的调查表明,对于性生理知识的相关问题,绝大部分中学生的回答都不及格。性生理发育的相关知识,中学生们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在60%以下的达83.6%。对于避孕知识,92.9%的学生回答不及格,45.8%的中学生一无所知。58.8%的中学生对性病的了解程度在40分以下,其中33.1%的学生对性病知识基本不了解。
  调查中将与性有关的行为称之为边缘性行为、视听接触性行为等。中学生边缘性行为发生的比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牵手最普遍,接近20.95%;其次是接吻,占11.02%;再次是性爱抚,占2.87%。17岁时接吻比例最高,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也最高。看限制级的影视、游戏、书籍或图片等视听接触性行为,在中学生中并不鲜见。在所有行为中,比例最高的是讲色情笑话,占71.6%;其次是看色情网站,占49.5%。在很多家长和老师的眼里,中学生与性相关的知识基本是一片空白,这与学校性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
  (来源:《北京日报》2012年7月6日)
其他文献
李石岑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位哲学家。李石岑人生哲学以“生命”为本体,其最核心的内容是“表现生命”,包括“动”“变”“顿起顿灭”“扩大”以及“交遍”五条含义。表现生
《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明确指出: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人责无旁贷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  健全的生态文明意识是准确的生态科学知识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的统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挖掘课程资源,加强生
方东美的智慧观融合了西方认知理论和中国哲学的生命价值论,并借用印度佛学中的境界理论,集中体现了其包容中西的哲学思维特征,这正与艺术和美的人文关怀原则相通。方东美指
对定西城市住宅区绿化建设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