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你怎么这样又鲜又甜?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ong0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正是春笋破土之时。鲜嫩的笋尖儿,不乏坚实的拥趸。但正如北方鲜能见到新鲜脆嫩的竹笋,不走进浩瀚的竹海,你未必知道,竹笋原来可以那般鲜甜!
  竹笋是我最喜欢的蔬菜之一,每年都有那么一阵子,我都会专程在北京的市场上寻觅。只要发现品相不错的,必然尽数购回,享受几天“清炒笋片”“笋丁炒虾仁”“冬菇炒笋丁”的畅快感觉。不是因为此时的笋最好吃,却是因为出产甚多。春笋在满足江南食客的嘴和胃之后,略有盈余,这才得以北上。
  在这段日子之外的漫长时间里,若非出游产笋之地,我就只能以水煮笋和各种罐头安抚一下胃中的馋虫了。偶尔能得到一包正宗的笋干或者酸笋,必然会珍视再珍视,用老鸭、肥牛之类的高档材料来配合竹笋的味道。唯恐怠慢这些来之不易的食材。
  竹笋味道大不同
  我出生在黄土高原上,虽然那地儿算不上严寒,但也无法给各种竹子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后来,因为学业来到昆明,这才尝到了真正的鲜笋。再后来,由于要跟随开放的兰花游荡在西南各地,顺便品尝到了各种风味不同的竹笋。这才发现,竹笋绝对不是罐头里面那种带有强烈柠檬酸味道的东西。
  实际上,竹笋是个庞大集合体。全球的禾本科竹亚科植物加起来,大约有150属、1225种。这些植物的新芽都可以称为竹笋。毛竹是目前我国栽种最多的竹子,因为它们不仅可以提供竹笋,还可以提供建筑、造纸或者做筷子用的竹竿。更重要的是,毛竹可以在冬季和春季提供竹笋。我们冬天吃的“烧二冬”(冬菇烧冬笋),春天吃的“春笋鸡丁”几乎都是由毛竹提供的。毛竹笋的味道中规中矩,没啥特殊的香味,也没啥苦味和怪味。就像大白菜一样,毛竹笋为我们的餐桌提供了一个基本选项。但是要想真正体验竹笋的味道,还是抛弃这些大路货吧。
  如果你钟情竹笋的脆嫩感觉,又要求有些许的嚼劲儿。那选刚竹属的毛金竹绝对不会错。这种竹子的竹竿绝对结实,它们的笋子也继承了竹竿的秉性,又韧又脆。不过,不管是炒腊肉,还是炒青椒,这种竹笋都是下饭的好料。并且它们冒头的时间跟硬叶兜兰的花期重合在一起,这种味道也牢牢地印在了我的记忆里面。
  其实说到鲜甜味,牡竹属版纳甜龙竹要比毛竹来强得多。第一次在西双版纳尝到这种竹笋时,我还以为厨师在菜里面放了糖。于是,当又一次在街边小店觅食的时候,我还特意到厨房舔了一下未处理的材料,发现这家伙真的是甜的。甜龙竹,竹如其名,长得高大威猛,最高可达27米,那可是9层楼房的高度。成体有如此身姿,笋子自然也不小,一个就可以称上两三斤。单单是清炒就足以抓住老饕的胃。
  如果说甜龙竹以清甜取胜的话,那方竹笋的一点点苦味,跟老鸭、火腿等油腻之物就是绝配。在山上,这种竹子非常好认。因为它们的竹竿是方形的,并且竹节上还长满了尖刺。在上山的时候,一不小心抓到这种竹子,免不了发生流血事件。不过,它们的味道着实不错,而且方竹版纳甜龙竹竹笋,肉质细嫩,清香可口,在我国30多种笋用竹中,它是含糖量和谷氨酸含量最高的竹笋。 图/kmb.ac.cn制成笋干后,比新鲜的更好吃。但是笋干的制作过程相当繁琐,要先煮后泡,晾干后还得烟熏。这样的笋干是相当入味。所以老乡都要“留着自家吃”。而我们也只能在搭伙的时候偶尔品尝一下了。
  啃竹笋,减肥又刮油?
  如今,恐怕很少有只关注味道的人。大家几乎都把营养当作第一标准。竹笋被当作减肥食物,据说还能够“刮油”,这又是不是真的呢?
  每100克鲜竹笋中,有90%多都是水分,真正的干货只有不到10克。在这10克干物质中,大约有32%的蛋白质、44%的碳水化合物、9%的纤维素,还有1.3%的脂肪,除此之外就是各种矿物质和灰分。所以,单就主要营养物质来说,竹笋跟大多数蔬菜都没啥太大差异,只是蛋白质稍高一些。如果只是吃竹笋,确实能减肥,只是,这种减肥方式跟啃胡萝卜减肥没有太大差别。
  竹笋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它有大量的游离氨基酸,包括了赖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所谓游离氨基酸,就是不构成蛋白质,可以在竹笋里面东游西荡。竹笋的鲜味就是这些氨基酸的表演。
  我们时常有这样的感觉,吃了竹笋会很快感觉到饿,难不成竹笋真有“刮油”的作用?实际情况是——竹笋提供不了太多的能量物质,即使肚里填满了竹笋,也很快就饿了。据说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但是我却从来没有用竹笋填饱过肚子。并且,如果没有大油来对付新鲜竹笋中的草酸,那样的味道着实不好受。
  尝根鲜笋不容易
  选笋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能嚼动,除非有人有咬竹竿的癖好。不过,笋子由脆到硬的过程实在是太迅速了。在飞速长大的同时,竹子的细胞也在快速积累木质素和纤维素,就是这些东西让拔节的竹笋成了硬邦邦的竹竿。把竹笋采摘之后,变硬过程不会停止,反而会加快。因为当竹笋的断面暴露在空气中后,其中决定木质素积累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的活性都提高了,加快了变竹竿的过程。选竹笋时,稍稍掐一下笋子末端,如果已经变硬,就不要再去招惹它们了。
  为了让采下来的竹笋还能嚼得动,保鲜方法上也得好好琢磨:有人用亚硫酸钠来处理断面,抑制PAL和PO的活性。不过,要是使用不当,未免会影响到食用安全。更为安全的保鲜方式是,在断面涂上壳聚糖,再低温冷藏,暂时让鲜竹笋休眠一番,不过这样下来,总体的保鲜运输费用就会大增。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还真没有什么特别理想的保鲜方法。
  竹笋中含有大量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它们就是竹笋鲜味的来源。至于甜味,主要是因为笋储存了大量供生长所需的糖类的物质(如蔗糖)。而这些物质在竹笋采收之后都会迅速下降,失去这些味道的笋肉只能算是老饕们的安慰剂了。
  大多数北方人对于笋的认识,恐怕停留在——这就是种稍稍比萝卜干脆点的配菜。这也难怪,等摆到北方餐桌上时,竹笋中的糖和氨基酸都损耗殆尽了。
  如果运气好,买到品质还不错的鲜笋回家,千万不要存放。因为,用不了两天,那些尚存一口鲜甜的竹笋就真的不堪食用了,迅速把它们变成盘中佳肴才不会暴殄天物。
其他文献
2015年9月13-16日,“F1在学校”青少年科技挑战赛(F1 in Schools,简称FIS)2015世界总决赛在新加坡圣淘沙岛举行,今年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47支队伍400多名学生参与了比赛。中国首次派出队伍参与世界总决赛,分别是北京市育才学校Cyclopentane车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Lyteed车队、上海市西中学Triumph车队,以及北京市第57中与马来西亚国赛第3名所
画面与文字、文学的关系之密切可说是源远流长。无论是高雅的中国画,还是通俗犀利的各类漫画,处处都能看到文与画如影随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亲密身影。  比如冯骥才的《期待》:  人很矛盾。有的时候喜欢自我封闭,喜欢设防,垒一道围墙躲在里面,便有一种安宁、稳妥、清静,可以自享。可是反过来,人又不能总守在里面,与孤单为伴,又希望别人进来,看见自己心中一些别人所不知道的十分珍贵的东西……人在这种时候特别美
教材中的科学实践活动要遵循科学思维的一般过程  科学思维是人脑对观察到的科学世界进行加工,形成清晰的科学图景,使人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科学研究中的科学思维主要遵循提出问题、搜寻事实、捕获信息、立论解释的过程。与之相对应,技术与工程中的科学思维主要遵循明确工程问题、设计工程解决方案、创设模型、评估改进模型的过程。可以看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科学思维的一般过程基本吻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始终伴随
新疆科技馆“神奇的微生物”项目以提高青少年动手实践能力为着力点,通过讲座对话、辩论、动手制作、亲子活动、自编自演小话剧、实验演示、实验参与和观察总结归纳等多种形式,为青少年介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微生物知识。做到既帮助青少年补充了学校课本上涉及较少的内容,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让学生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学到了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帮助青少年合理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微生物,合理利用有利
2009年,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10位杰出科学家、工程师和国际科学教育项目的负责人在《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提出:科学教育不应该传授给儿童一些支离破碎、脱离生活的抽象理论和事实,而应该慎重选择一些重要的科学观念,用恰当、生动的教育方法,帮助儿童建立起对世界的完整理解。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则认为“学习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教学应该从儿童对身边环境的兴趣和对世界运行的最初想法开始,帮助儿
近日,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我军新设立“八一勋章”,授予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建立卓越功勋的军队人员。在17名初步候选人名单中,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王永志的名字赫然在目。  王永志,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们家主要靠租种财主家的土地和外出打工为生,全家十几口人挤在3间破旧不堪的土坯房里。他从小就
8月18日上午,“科学阅读与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论坛邀请到了知名科普作家和中小学教师分享他们在青少年科普阅读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科学阅读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训练科学思维、提升科学素养  在论坛中,各位发言人纷纷强调了科普阅读对于帮助学生形成关于科学的正确认知和素养的重要性。  “科学阅读对青少年来讲,是满足好奇心与求知欲、启迪理性思维、拓展视野的阅读。”《科普时报》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
简介  我在家中、院子里还有户外经常发现蚂蚁有单独搬运食物或集体拖拉食物的现象,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仔细观察又发现蚂蚁搬运食物时的动作很不一样。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蚂蚁被称作动物家族的大力士,可是蚂蚁的力气到底有多大,我并不知道。查阅了一些资料也没有找到蚂蚁力量方面的实验性数据。对蚂蚁力量的描述多出现在科普文章中。科普文章中常常引用哈佛大学昆虫学教授马克莫费特的观察数据,即:蚂蚁一般可抬起自身重量的
研究背景  电报通信(CW通信)在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计算机技术使自动控制或半自动收发电报已成现实,但是电报通信仍然是无线电爱好者追崇和热爱的一项活动。  业余无线电通信小组主要面向青少年开展无线电通信相关教学活动,电报通信是其中重要的教学活动内容之一。本人经过深入思考,设计了一个成本低、易实现、易操作、能够简单明了展示CW通信原理和通信过程的发报机练习器(Key Pair)。
◎课题的缘起  2013年3月的一个周末,我们回家给牛割草,看见屋后的山坡上,长了许多扁竹根,就准备割一些背回去喂牛。割了几丛后,我们突然想到这些扁竹根长得这么青翠,为什么没有虫吃呢?是不是所有的扁竹根都没有虫吃呢?我们又跑到另外几处长扁竹根的地方去看,发现另外几处的扁竹根都没有虫吃,这是为什么呢?  2013年4-9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制订了研究方案,采集了扁竹根,制作了扁竹根液,对使用扁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