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过量饮酒 易引发糖尿病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ch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精会造成机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已有研究证明,长期过量酒精摄入会使胰岛素信号传导发生障碍,降低葡萄糖运载体运输葡萄糖的能力,致使体内明明存在足够的胰岛素但却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造成高血糖,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这就是所谓的胰岛素抵抗。
  大量饮酒使体内“清洁工”减少
  酒精会损伤胰岛B细胞,减少胰岛素的分泌。我们都知道,人体每天代谢会产生大量具有氧化性质的自由基,它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需要有清洁工不断地清扫来维持环境的卫生,在人体内扮演清洁工角色的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谷胱甘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物质。相关研究指出,长期过量酒精摄入使体内的“清洁工”数量明显减少,自由基不能被及时清除,它的氧化作用损伤了胰岛B细胞,降低了胰岛素的分泌量。
  东方人更容易受到酒精伤害
  与西方人相比,东方人饮酒更易患2型糖尿病。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需要依靠多个氧化体系帮助才能完成,乙醛脱氢酶是其中的重要催化酶,催化酒精在体内的代谢中间产物乙醛转化为乙酸,有些人酒量大就是因为这个酶的活性高。
  如果乙醛脱氢酶发生突变,则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导致乙醛在体内堆积。乙醛是一种高毒性物质,可导致人体的毒性反应,包括出现脸红以及头痛、心动过速、出汗和恶心呕吐等,以及一系列躁动不安的症状。
  研究发现,东方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相比于西方人更容易发生突变。西方人如高加索人、美国黑人、欧洲人和大部分的美国北部印第安人中,乙醛脱氢酶突变率很低;而亚洲人,如中国人乙醛脱氢酶的突变率为18%。饮酒之后,东方人比西方人更容易发生脸红,喝酒脸红者乙醛在体内停留时间较久,毒性作用更大。研究显示,饮酒脸红者比饮酒不脸红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高,并且在饮酒脸红人群中未发现适量饮酒的有益作用。
  研究还证实,酒精对胰岛B细胞的损害同样存在种族差异。西方人饮酒导致胰岛素抵抗同时可以使胰岛B细胞功能代偿性增加,而对东方人却没有该作用。中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饮酒人群中,不管你喝多喝少,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均有所降低。所以说,东方人比西方人更易发生2型糖尿病。
  喝哪种酒更易导致糖尿病
  烈性酒与酿造酒,哪一类酒是导致罹患糖尿病的高风险因素?
  烈性酒又名蒸馏酒,包括中国的白酒、国外的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等。酿造酒,包括啤酒、黄酒、葡萄酒等度数较低的种类。有研究报道,长期过量摄入烈性酒特别是高度烈性酒致糖尿病的风险大于酿造酒。
  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提示,葡萄酒含有的白藜芦醇和酚类物质具有的抗氧化作用,与脑部某种蛋白结合可以部分抵抗酒精所致的损害,包括缓解氧化应激状态,降低血糖等。不过也有报道称,一份葡萄酒中所含有的白藜芦醇和其他多酚物质发挥的有益作用,抵消不了此份葡萄酒中酒精的危害。目前的观点仅仅能支持葡萄酒的致糖尿病风险可能低于其他酒类。
  控制饮酒量男女有别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九条建议,对日常有饮酒习惯的人来说,应控制饮酒量,即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宜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的白酒75克;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宜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的白酒50克。在此范围内,饮酒的量越低越好。已患有糖尿病者,最好不要饮酒。■
其他文献
上了年纪,好像越来越爱打盹,有的老人常常坐着就迷迷糊糊睡着了。大脑衰老、耐氧能力减退,或者新陈代谢减慢、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差都是诱因。  要注意的是,老人常犯困,首先要排除以下疾病。1.心脏疾病。如果血液供应不足,就会导致大脑缺氧,从而导致神经系统活跃性降低,具体的表现就是睡不醒。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因。2.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萎缩、脑血栓等脑血管疾病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也会有犯困的表现。3.
摹古与创新、趋正与求变,这是任何一代画人必然面临的艰难抉择。张崟作为京江画派的开派人物,其超越传统、突破正统的理论魄力与艺术创造,为京江画派在清人画坛的标高地位奠
徐 征  身份证号码:420202198207050872  【摘 要】在资源枯竭、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的当代社会,低碳智能、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对能源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中,住宅工业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以及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低碳住宅的应用和推广,能够很好地解决住宅高能耗的问题,给人们提供一个低碳节能、智能宜居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整个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设计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其中,建筑物的变化就是人类审美观念变化最根本的体现。本文针对目前建筑设计中意象的造型表达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设计 意象 造型  所谓的意象,是将主体的情感寄托在客体上而综合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建筑设计意象就是讲设计师的情感作用在建筑物中,凭借着自身独特的审美,用一些
扬雄是西汉末年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一生著述甚多,成书有《太玄》、《方言》、《法言》等,另外还有散篇文章数十篇。他的创作涉及书、骚、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踏上文坛,投入革命战争的杨朔,在其一生中以“战士”与“作家”的双重身份书写着时代和个人人生的篇章。尤其是作为“十七年”散文的代表性人物,杨朔的“诗化
“五四”时期,出现这样一个很明显的文学现象:很多人匆匆走上了文坛,但不到10年时间,很多人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创作上,转向了其他方面,其中一大部分人转向了学术研究。闻一多在1920
呕吐、下泻、出汗、发热……当你服用中药后出现了上述不适症状,不要紧张,这可能是一种排病反应。如何将排病反应和不良反应区分开来?现在就让武医师来告诉我们判断排病反应的“金标准”。  武国忠, 北京合顺堂名医馆首席特诊专家,被称为“北京最贵的医生”。其医学主张融仙学养生、丹道养生与武术养生三大流派精髓于一炉,形成了独具特点的中国传统养生学主张。  武医师说,临床上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病人或病人家属怒
枣阳市宜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标准,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美术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艺术性,而且还能美化建筑的外观。不断创新美术设计思想是促进现代建筑设计发展,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针对现代建筑设计中美术设计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