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际战略的国内根源

来源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werof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国际战略的拟定、调整和演变是多种国际和国内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从国内因素来看,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的理念辩论、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的政党斗争、不同地区民意取向之间的较量是影响美国战略调整的重要变量。美国在建国初期和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对国际战略作出的基本定位或重大调整,是考察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如何在美国对外战略决策中关联并互动的重要时期。国内变量与国际变量互动的规律和模式,则为把握未来美国对外战略调整的可能走向提供了一种指南。
其他文献
关于2006年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43条规定了国际海峡的使用国和沿岸国的合作义务,但是未就合作的性质、方式、途径、使用国的概念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马六甲海峡沿岸三国以及日本的积极推
IMF的份额分配反映了强烈的历史继承性,损害着IMF在全球治理中的合法性。只有尽快完成修改份额公式的工作,以反映世界经济和成员国相对实力的快速变化,才能为IMF的治理改革奠定
2006年延续了世纪之交全球政治的基本特点:变量在增多,不确定性在加强。这一年大体上有三个比较积极和三个比较消极的重大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