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k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体育课的有效开展除了能使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还能将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良性的引导,尤其在小学阶段效果会更明显。小学生喜欢游戏,教师如果能以体育游戏展开教学,体育课教学的意义会体现的更为明显。笔者下文以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其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体育游戏 应用
  体育课堂相对开放,不似其它科目一般都在室内完成教学,体育教学有室内教学也有室外教学,同时许多学校购进了一些比较新颖的体育器材供学生使用,这些情况会让体育课比较受学生欢迎,尤其会受到爱玩爱动的小学生欢迎,因此在这种状态下体育教学本应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可是现在许多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好,那么就需要教师去揣摩造成這种现状的原因。笔者总结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死板,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需要进行运动的体能强度大等等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那么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以体育游戏做媒介。许多体育教师也意识到了其作用,因此将体育游戏引入到体育教学中。
  一、在点燃学生兴趣上的应用
  小学生对体育兴趣的缺乏比较普遍,本应是有兴趣的课程兴趣性逐渐削弱,值得教师去反思改进,小学生刚接触体育课时对其是比较有兴趣的,因为还可以在户外进行,但一些教师总是重复性的进行教学,学生兴趣感逐渐下降,甚至一些小学生被体育课中的活动强度惊吓的“闻风丧胆”,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教师的体育教学效果,还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发展。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对学生点燃体育兴趣的火苗。体育游戏就是点燃的火种。一般体育教师在引出教学内容时,都会直接引出,学生了解了这节体育课的内容,但是并没有对这一内容产生过多的兴趣,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碍了体育课的开展,在体育课开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这样的体育游戏,“小猫吃小鱼”,请两个学生一组进行配合,一名学生拿着小木棍上面系上一种食物当“小鱼”,举在另一名学生的前面,另一名学生扮演小猫,跳绳蹦高来吃食物,没吃到一个进行互换,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个小组吃到的“小鱼”多,哪个小组就获得胜利。但要求是吃到的“小鱼”数量以跳过绳子吃的为主。这样带有配合和竞争的游戏比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游戏用到了跳绳来做道具,学生在游戏中会受到跳绳的限制,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向,跳绳如果跳的好,游戏玩的就会好,这样教师就能顺理成章将《跳小绳》这个内容引出来,同时学生在游戏中受到的“挫折”会希望通过学习来解决,教师如果再对学生说学习后再进行一次游戏,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二、在学生体能训练上的应用
  体能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一般的教学目标中会对学生每节课需要进行多久的体能练习有一定要求,因此教师常常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带领学生反复训练,这种毫无兴趣感以及漫无目的的训练会使学生的身心都有压力,对体能训练失去动力,在对学生的平时观察中会发现,如果让学生跑十分钟,他们会觉得比较累,但是如果他们追逐、嬉戏做游戏可能30分钟甚至一个小时都不会觉得累,那么教师就可以选择体育游戏来进行学生的体能训练。例如在进行“前滚翻起立接球”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如果反复让学生去进行这一动作的练习,或许前几次学生比较喜欢玩,但是随着体力的下降以及活动没有任何形式的变化,那么学生对这样的训练就不会有训练的动力。教师如果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选择体育游戏来进行可以缓解训练强度,学生对这样的训练还会比较感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障碍赛跑”,这个体育游戏中不需要学生在所有环节都进行前滚翻起立接球,其中还有一些其他活动,教师在每个环节可以设计不同的活动,例如障碍比赛可以分为五个环节,第一环节和第五环节的活动为“前滚翻起立接球”第二环节为跳步向前,第三环节为爬网跑,第四环节为跨越跑,这样的体育游戏中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活动,并且每种活动锻炼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对学生的体能训练有较大帮助,学生多进行几次这样的比赛可以有效的练习“前滚翻起立接球”,在学生每次游戏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技巧问题进行指导,学生在进行游戏时会发觉自己一次比一次做的好,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能有效掌握“前滚翻起立接球”的技巧,并且体能可以得到有效训练。
  三、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品质上的应用
  学科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中的一项要求,学生的多种能力在各个学科中都能培养,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体育游戏的种类较多,因此就可以利用不同游戏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的一些品质也可从中获得培养。例如:《耐久跑》一课可以设计为选找朋友的耐久跑游戏。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选择耐久跑教材内容。可以通过耐久跑,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并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采用游戏形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总结
  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体质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有较大的影响,要想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各项能力提升,教师就需去探索教学方法。体育游戏与体育课堂息息相关,它既可以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还能让学生在这样的游戏中获得体能上的锻炼,还可以培养学生一些优秀品质。同时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还能促进小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曹忠. 技能游戏化游戏技能化:略谈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J]. 小学教学研究,2012(28).
  [2] 刘保华. 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运动,2012(15).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小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语言精练、用词优美、意境深远。诗歌是一种极具艺术性的文学表现形式,给人带来审美享受,让人拍案叫绝。中职语文教学中诗歌的教学所占的比重不多,但可以让学生陶冶情操,提升文学品位。虽然在考试中对学生关于诗歌方面考查不多,不过学生学习诗歌获得好处绝非可以做出考题那么简单。历来作家在每个时代都层出不穷,但杰出的诗人却少之又少。每一首诗歌都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教师应该带着学
“聋人的一生是语言战斗的一生”,书面语言是聋生回归主流社会最直接的媒介。整个聋校的语文教学关键阶段是小学,而其书面表达的教学则是重中之重。  一、书面聋生培养之必要性和坚定性  根据聋生的生理特点,相较于听说,小学语文教学更关注读写,尤其是书面表达。  有研究对某聋校的小学二~四年级聋生的日记和作文做了文本分析后,总结了该阶段聋生书面语表达的特点比如不通顺,常常出现歧义、语病等问题,并探究了聋生书
【内容摘要】“课堂激励”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学科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需择时、择人激励,控制好激励的度并尽量使得激励制度化。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可以强化和班主任的配合,真正发挥“课堂激励”这一利器的功效。  【关键词】课堂激励 择时 择人 制度化  “课堂激励”并非新生事物,古已有之。当前,高中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经过了严格的中考遴选而进入高中的,他们是初中
【内容摘要】导学案的编制对于实施学讲计划至关重要。但是在学将计划实施的近两年来,我们发现任课教师对于编制导学案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问题设置缺乏系统性;內容老化,缺乏创新性;课堂检测层次性不够;教师的态度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知识问题化、系统化;内容创新性;问题层次化;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关键词】学讲计划 导学案 编制  近期,学校根据徐州市教育局有关学讲计划的相关要求,大力
【内容摘要】温故而知新,高中语文复习是巩固旧知识与掌握新知识的有效途径,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分类、记忆与理解运用。目前部分教师还在沿用传统单一的复习方法,不仅制约学生复习效率的提高,还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反感甚至厌恶。因此,本文将针对高中语文复习方法和策略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以提升高中语文复习的效率,保证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提高。  【关键词】语文 复习 策
【内容摘要】面对同样的学生,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取得的课堂教学效果却迥然不同。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教学语言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优美生动,不贫乏枯燥;幽默风趣,不平淡无奇;激情横溢,不矫揉造作。  【关键词】感染力 教学语言 幽默风趣 生动形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拟定教育性谈话的内容的时候,你时刻也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的。”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交流
平常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在预设的问题中游弋,学生一旦“出轨”教师就手足无措,急于把学生强拉进自己的轨道。其实,不要把学生的质疑声当作洪水猛兽,相反,合理的质疑声,不但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够扩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人文发展。下面我就教学中的几则实例,来谈谈学生“质疑”的妙处。  一、质疑一个标点符号,带来对课文深层次的探讨  这是一节阅读课,上的内容是《济南的冬天》,完成任务正准备总结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开展散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应当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当前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审美困境,对此应当给予重视。本文对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首先分析了存在的一些审美困境,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解决审美困境,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创新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散文阅读 审美困境 教学创新 
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动态心理活动和信息处理的过程,是一个语篇与阅读者已有知识结构或者未知领域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是阅读者通过语篇与作者相互作用的交际行为。近年来,随着心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外语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们开始了对图式理论的研究,并且把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联系起来。本文从图式理论的内涵、特点和模式方面来论述其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并试图得出一些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图
做了二十多年的教师,对留守学生的感情最为深厚。回顾往昔,那一个个灵动的面孔依然在眼前浮现。但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如今的留守学生教育却越来越难以想象。我曾经在一所农村学校任教,其中住校学生有七百多名,七百多名住校学生中间有一百多名学生在各个班级中的学习成绩都不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一百多名住校学生中间,有八十多名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即父母都在外打工,平时周末回家都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