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疏水/亲水性结构表面流动沸腾传热实验研究

来源 :化工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激光烧蚀方法在抛光后的铜上制备出四种无需涂覆修饰即可获得超疏水/亲水性的规则微阵列结构表面。基于流动可视化与温度数据结果,分析了表面浸润性和过冷度对流动沸腾传热性能的影响,与经典汽化核心密度关联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疏水表面可削弱单相对流传热,大幅强化沸腾传热,最大传热系数提高了75.5%,沸腾起始点提前3.5 K,且汽化核心数目较裸铜表面提高了5倍以上,但有较低的临界热通量。超亲水表面可增强单相对流传热、小幅度提升流动沸腾传热。对比亲水表面与疏水表面的气泡生长过程,发现疏水表面尾端气泡容易汇聚,生长
其他文献
海水化学实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海水化学研究中的样品采集、预处理、贮存方法、分析检测以及数据处理等。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对其在本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建议进行探讨,从实验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取得初步成效。该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以及综合实验技能的提升具有良好效果。
以低分子量的聚丙二醇为流动介质、酸性橙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为示踪剂,采用脉冲响应法测定了螺旋型微通道(MC)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分布(RTD),验证了平行多釜串联(PTIS)模型与RTD实验数据的匹配性,系统考察了MC长度和Reynolds数(Re)对RTD的影响,并讨论了流体径向速度分布指数y和Peclet数(Pe)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RTD随MC长度的增加而变窄。当通过降低黏度来增大Re时,RTD随之变窄。当通过增大流速来增大Re时,若管径较大,则RTD随之变窄。但若管径较小且管长不长时,则RT
以玻璃微珠、流化床裂化催化剂颗粒、褐煤和聚氯乙烯颗粒为实验物料,开展粉体流动性表征与料仓下料实验。研究发现,不同粉体的流动性差异较大,相应的料仓重力下料结果也不同;实验所用粉体的下料流率远低于传统Brown and Richards模型的预测值。分析表明,颗粒间相互作用导致的粉体黏附团聚是阻碍细颗粒粉体下料流动的主要原因。基于上述分析,利用剪切测试结合摩尔应力圆理论获得床层拉伸应力,并借助Rumpf方程构建的颗粒间相互作用与粉体床层应力之间的模型来获得不同粉体的颗粒间作用力;继而采用Bond数对粉体床层空
《化工原理实验》是高校化工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实验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分析了在《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讨了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和路径。基于实验课程特点提出了在化工原理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使实验课教学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针对沉浸式换热器管外强化传热的问题,采用振动壁面的方式向换热器内输入超声波,研究了超声外场对沉浸式换热器内的管外流动、空化现象以及传热强化的作用。超声作用在流体中能够产生空化现象和声流的传播。其空化作用使得邻近振动面的流体发生液气相变,在远离振子的区域发生微小气泡的膨胀,换热器管外流体区域的平均气体体积分数由未加载超声时的0.01302最大增至0.01359。声流现象使得换热器管外流体的流速具有和超声波相同的脉动变化特性,呈高低速相间分布流向换热器两侧,最低速度接近0,最高速度4.93 m·s-
介绍了轧盖机、轧盖及轧盖工序人员的概念,GMP对轧盖的要求及轧盖产品合格率的计算方法。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通过对轧盖产品合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提高轧盖产品合格率的措施进行思考和探讨,为提高轧盖产品合格率及保证轧盖质量提供依据。
当前,不少工贸企业在生产经营当中广泛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存储,而在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当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泄漏事故,不仅会造成环境危害,还严重威胁人员的生命健康和企业财产安全,甚至可能造成恶性事故,产生严重的后果。重点分析了工贸企业在危化品使用与储存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随着胺基化产品市场的竞争,异丙胺产品销售价格波动下降。为了降本增效,通过对生产现场加强管理、优化工艺参数、统筹物料平衡,减少物料的跑损等措施,达到原材料成本降低的目的。
在与工业气化炉几何相似的洗涤冷却冷态模拟装置内,借助双头电导探针和皮托管-差压变送器,测量了环隙空间的气含率及内轴向和切向的液相速度分布,对洗涤冷却室内的液相流动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下降管出口及破泡板下方轴向液速呈现近下降管外壁向下流动,液池内壁向上流动的结构,液相转折点分别为r/R=0.7和r/R=0.6;破泡器的存在使轴向液速呈抛物线分布;切向速度相比轴向速度较小,在-0.15~0.1 m/s范围内波动;不同表观气速下的液相速度分布具有相似性,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液相速度增大;通过对h=523 m
电液伺服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生产作业的安全运行。如果系统出现问题却没有全面的理论指导,那么解决这些问题所花的时间和精力都会高上许多倍。因此,实现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已成为提高电液控制装置正常、高效、稳定运行和维护的必要手段,为维修人员快速预测和诊断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故障原因提供了依据。基于此,从简介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研究入手,解释系统故障的原因,并提出、分析了若干种电液伺服系统故障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