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科学新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述评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ig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甚至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现今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研究如何建立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以求摆脱第二次浪潮中工业社会盲目相信人类的技术力量,任意改造自然的主观盲目性。因而涉及人口、资源、环境、海洋、空间等问题的学科当前均以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为研究目的。 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强调人和自然是伙伴关系,要建立人地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就强调人类首先要从控制人口数量做起,建立环境伦理道德观念。从人地关系协调出发去考虑人类对自然的作用,既要建立有益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人工
其他文献
首都减灾圈,系首都减轻自然灾害预测防治圈。1991年12月20—21日在北京召开了《首都圈自然灾害及其减灾对策研讨会》。本文根据这次会议所提供的材料,在从整体上实现减灾的思想指导下,就首都减灾圈的“成灾背景”、“首都减灾圈的组成”、“首都减灾圈的灾害预测与防治状况”、“首都减灾圈的灾害关联性分析”、“首都减灾圈的减灾实效预估”和“首都减灾圈的减灾对策与实施”等六个带有共同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供制
期刊
由梅世蓉、冯德益、张国民、朱岳清、高旭、张肇诚六位同志撰写的《中国地震预报概论》即将于今年6月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发行。它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地震预报理论基础及预测预报方法的专著,也是我国20多年来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的科学总结。
期刊
辽西(含辽蒙交界处)1988年2月25日彰武附近发生了一次较大地震(M_L5.2),1990年上半年沿辽西NE向构造带上又出现小震活动呈加强趋势。之后,相对平静达10个多月。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是较大地震发生前的平静过渡,还是辽西地震形势有所缓解?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把几年来对该区所做的一些研究结果作一介绍。
期刊
在验证了近场每次较大地震发生前,均能观测到明显的大气电场负异常信息。在观测不到明显的大气电场负异常时,近场近期一般不会有较大地震发生的基础上,本文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为例,利用所观测到的大气电场异常资料及1985年后该地区所发生的8次M_L≥4地震资料,较深入地探讨了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取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1)异常多发生在距震中不太远的范围内,且随着震级的增大异常区的范围也增大。
期刊
本文对郯庐断裂带大水场黄绿色粘土型断层泥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本构特性。该本构模型能描述断层泥的弹性性态,破坏性态和帽盖性态,适应范围较广。
期刊
本文介绍了甘06井1986—1991年期间潮汐参数的计算结果,分析了该井水位和潮汐参数在共和、景泰地震前的中期异常显示。结果表明,该井水位月均值及其差分值于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期间明显异常,自1989年起,该井的潮汐因子有明显增大趋势,测井所在区域的构造应力场也明显增强。
期刊
期刊
提出了二维有限元网格图的识别方法.通过对一帧网格图的扫描和二值 化,从中识别出节点和边两种基元.根据这两种基元的拓朴关系生成对称邻接矩阵A,以线度作为限定条件在A的上三角进行单元匹配操作,最后生成 可供应用程序读取的节点坐标和单元表示数据.
期刊
根据野外观测和实验室分析,本文详细地论述了新西兰黄土在分布、粒度组成、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石英砂表面微结构及古土壤等方面的特征,并通过与中国黄土的对比,指出新西兰黄土形成于比较潮湿的气候条件之下,其物源主要来自当地的河流泛滥平原、冰水平原和低海面时的大陆架平原,是风力就地吹扬堆积的产物。
期刊
张其昀(1901—1985)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他在地理教育以及人文地理学的广泛领域卓有建树。本文阐述他的学术成就,并探讨他的地理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