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发展对湖北农业经济的影响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n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英山云雾茶历史悠久,功效众多。虽然,现在英山云雾茶现在的发展态势良好,但是近年来,全国各地茶品种竞争风起云涌,英山云雾茶的名茶光环也在逐渐暗淡。茶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从业人员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如何推动这一本地传统产业更好地发展是当务之急。近年来,随着绿色消费的兴起,茶叶消费势头强劲,给英山云雾茶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以及英山本地的有利背景,如何抢抓机遇,强势崛起,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关键词】英山云雾茶、SWOT分析、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242-02
  
  本文系黄冈师范学院2010年大学生创新活动实践项目“茶叶的发展对湖北农业经济的影响”
  作者简介:马青娜(1987-9),女,湖北宜城市人,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
  1 英山云雾茶的发展现状
  茶产业是英山传统优势产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英山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作为富民战略来抓,从“112工程(10万亩茶、10万亩桑、20万亩经济林)”到“三龙腾飞”(茶为青龙、桑为白龙、食用菌为花龙)战略,从“特色立县”到“建设中国茶叶大县”的实践中,他们懂得了这一道理: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茶产业只有做大做强才有立足之地。
  英山县调整产业结构,建茶园,办茶厂,改良茶叶品种。引进速生丰产福鼎大白茶创造了“一年栽,二年摘,三年亩产过双百”的模式,“青龙”逐渐起飞了。英山进而把目光投向优质化,建设生态茶、有机茶。他们力推无性系繁苗、大棚种植等技术,突破了茶叶受季节、温度、移栽等制约,茶叶先后荣获“鄂茶杯”、“中茶杯”、“陆羽杯”等大奖,成为湖北省优质茶母本园基地,全国有机茶生产示范县。
  如今的英山,处处茶飘香,季季产名茶。茶叶成为富县富民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县财政收入的23%,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均来自茶叶。
  2 英山云雾茶在黄州市场的营销环境 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自然环境优势:英山位于大别山主峰侧旁,海拔高,湿度大,土壤肥沃,气温适宜。茶叶长期处于云雾缭绕的环境,含有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英山云雾茶久负盛名,香醇可口,深受品茶人士的喜爱。
  2.1.2 质量优势:在1999年经历了一次“退茶事件”(准备出口到欧盟国家的15万公斤精制绿茶在抽样检查过程中因化肥、农药残留超标等原因被对方退回)后,痛定思痛之下,英山人明白了:品质是茶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要想把茶产业做大做强,必须提升茶叶品质。10多年来,英山坚持大面积推广无性系茶苗,到了杀虫季节,茶园上面挂的是电击杀虫灯,下面插的是诱杀色板,喷的是生物农药,彻底让农药残留远离茶园。英山云雾茶以其“有机、绿色、生态”的金子品质赢得了专家的认可和市场青睐。到目前为止,英山县已有3个企业产品通过了有机茶认证,有2个企业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有4个企业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有18家企业通过了QS 认证,20多家企业建起了清洁化茶叶加工厂。全县有机茶茶园面积1.2万亩,绿色茶园5万亩,全县19.4万亩茶园全部达到无公害茶园标准。
  2.1.3 品牌优势:英山云雾茶是英山茶叶的集体商标,它包含有:春笋、春蕊、春茗、碧剑、龙特五个不同品级。英山云雾这一地方品牌,在当地居民心目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并且大家都比较信赖“自己家”的茶。据调查,有63%的消费者听说过英山云雾茶,77.8%的消费者喝过英山云雾茶,16.7%的消费者购买英山云雾茶是用于送礼,76.7%的消费者是自己喝,喝过英山云雾茶的消费者中有98%的消费者都认为口感非常不错,这些都说明英山云雾这个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基础扎实,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用做任何广告就可以让消费者知道这一品牌。曾经的广告语“英山云雾茶,一茶品天下” 也已经响彻大江南北,茶品牌的发展走向有序。
  2.1.4 功能优势:英山云雾茶具有品质超群,提神疗烦,解热止渴,消食除腻,杀菌消炎,防龋固齿,美容健美,和胃利尿,明目清心,提神益思,解烟醒酒,降压除脂,减轻癌变,延年益寿,增进健康,增加血管壁弹性,防原子辐射伤害等多种功效。拥有这样的综合的功能,几乎可以匹敌市面上各种茶叶。现在,养生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关注,针对各个不同年龄的消费者有目的的将其功能进行宣传,消费者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和购买。据调查,有96.3%的消费者认为喝茶可以让身体更健康,说明消费者喝茶的同时也讲究其对身体的影响。
  2.1.5 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化和我国加入WTO,我国茶叶生产和市场面临严峻挑战。其中重要变化之一就是茶叶国际贸易中的关税等其他贸易壁垒逐渐转变为技术壁垒。欧盟已对进口的茶叶实行新的农药最好允许残留量标准,农残问题十分严峻。依托“英山云雾”,英山茶叶走过了大宗茶、绿色无公害茶和有机茶这三个阶段。每经历一个阶段,英山茶叶都有了质的飞跃。在每年以万亩的速度开发新茶园的同时,不断改进老茶园,现在,全县茶园优良品达到了17%,超过了全省12.5%的平均水平。在种植过程中,杜绝农药、化肥、有害物质对茶园的污染,确保绿色有机茶生长环境。并且在现如今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中,英山的茶叶生产企业也逐渐学会利用新型的信息网络技术,拓宽自己的宣传、营销渠道,改进生产加工进程,进一步降低了茶叶生产和销售成本。
  2.2 劣势分析
  2.2.1 营销力度弱:虽然英山云雾茶在黄州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目前英山云雾茶在黄州市场上的营销人员很少,队伍十分薄弱。经过调查,笔者了解到,在路边摊(0人)、批发市场(57人)、个体商户(107人)、大型综合超市(29人)和社区便利店(7人)中,黄州的茶市场主要集中在个体上户(53.5%)和批发市场(28.5%)等。这些场所主要的经营的模式就是:等待,等待顾客上门购买,并没有主动出击。
  2.2.2 顾客群狭窄:饮用英山云雾茶的消费者85%是教师、医生、政府官员和商人,其中男性消费者占到了94.3%,中老年占97.5%,受过高等教育的消费者的比例达到92.8%,由此可见,消费者主要表现为具有高等学历的男性消费者,所以顾客群是非常局限的。容易导致英山云雾茶在市场中的定位固定化,不利于扩大其市场份额,不利于多元化发展。
  2.2.3 缺乏龙头企业:虽然英山聚集众多茶场、茶园,包括:英山县富华茶业有限公司、英山县天山茶场、英山县胡家山茶场、英山县翻身湾茶业有限公司、湖北省英山县乌云山茶场、英山县野山香茶业公司、英山县大别山茶叶广场、英山县国营长冲茶场、英山县志顺茶叶有限公司、英山绿屏茶叶有限公司、湖北英山绿羽茶业有限公司等几十家,但在众多的企业中没有龙头企业,没能充分利用和培植市场经济的各种资源,大多数公司没有树立产业形象意识。小企业众多,许多生产厂商为了提高自身的业绩,在茶叶中添加色素来吸引顾客购买,甚至打起了价格战,引发不良竞争。
  2.3 机会分析
  2.3.1 政府大力支持:英山云雾茶作为黄冈乃至湖北的特产,其发展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英山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作为富民战略来抓,调整产业结构,建茶园,办茶厂,改良茶叶品种,从“112工程(10万亩茶、10万亩桑、20万亩经济林)”到“三龙腾飞”(茶为青龙、桑为白龙、食用菌为花龙)战略,从“特色立县”到“建设中国茶叶大县”的实践中,他们明确指出:茶产业只有做大做强才有立足之地。在每年的四月份都会举行英山茶叶节,并且随之而来的也会有新闻发布会、茶叶研讨会、千人品茶大会、茶商签约会……这些使得英山茶叶的名声与日俱增。
  2.3.2 巨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我国茶叶的总消费量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在茶叶消费总量中,绿茶作为时尚健康音频,消费量比重最大,几乎占到茶叶消费总量的一半,而且每年的消费量还在以10%的速度递增,几乎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一致。云雾茶作为绿茶的一种,在黄州这样一个本地市场,经调查,90%的消费者都表示愿意尝试英山云雾茶,并且表明如果口感不错的话愿意一直饮用此茶,具有很大的潜力。
  2.3.3 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更新:由于经济发展与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合理、营养、健康消费逐渐成为高收入阶层和城镇居民的消费理念。与此同时,营养科普知识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茶叶的营养价值,茶叶成为广大消费者日常消费的必需品。据调查数据显示,29.6%的消费者认为喝茶是一种有品位的生活方式,40.7%的消费者认为以茶会友是一种有用的社交方式。这些都表明喝茶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可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提升自己的生活品味。
  2.3.4 消费者支付能力较强: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深加工产品比重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 2010年6月居民储蓄存款金额增加了1678亿元,2010年10月止,城镇居民储蓄存款达到了293390.17亿元人民币,2009年同期为260236.74亿元人民币,2010年湖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972元。从这些数据看出,居民的收入是在逐渐增高的,而茶叶在大部分地区都属于非生活必需品,只有在人民生活富裕的情况下,茶叶的销量才会大幅增加。
  据调查,消费者用于茶叶月支出在50元以下的占50%,但由于收入的增加,期望支出50元以上的达到了77.4%,上涨幅度为27.4%。居民月收入在800-3000元的占75%,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居民支付能力势必越来越强。
  2.3.5 与旅游互动发展:旅游是现在经济发展的趋势,据调查,在英山的大别山激流发展的非常好,意味着有一定的游客基础,很多游客也表示非常想尝试一下当地的特产——英山云雾茶。同时可以建立生态观光茶园,结合现代文化因素,在宣扬文化的基础上,让观光客了解茶叶历史,亲身体验茶园特色。
  2.4 威胁分析
  2.4.1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虽然英山云雾茶已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现在市场上仍有很多其他茶叶,据调查,在市场上销售得比较好的还有:铁观音、新源茗茶的各种茶、龙井、碧螺春、银毫和毛尖等,这些茶叶占据了市场上低、中、高档各个层次。例如铁观音,便宜的有45元/斤,贵的有3000元/斤,花茶便宜的有10多元一斤,贵的也有几百元一斤,品种不一、价格参差不齐。对于铁观音而言,由于其口味比较清淡,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口味选择,并且其宣传攻势也很激烈,所以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占有了一定地位。
  2.4.2 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过于浓厚:在市场上现在存在太多的茶叶,提起名茶,广大消费者首先想到的是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这些茶叶都是通过长时间的宣传和好评才取得的如今这样的效果。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时候,经常会认为好品牌才会拥有好质量的产品,虽然英山云雾茶在湖北是名茶,但是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37%的消费者没有听说过英山云雾茶,22.2%的消费者没有尝试过,所以要想让消费者接受英山云雾茶作为有品位、好品牌的象征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
  2.4.3 替代品的威胁: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咖啡和茶饮料将越来越多地取代现有的传统茶叶消费市场,有11.1%消费者喜欢瓶装茶饮料,63%的消费者偶尔买茶饮料,对茶饮料没有特别的爱好,只有25.9%的消费者不喜欢茶饮料。这些数据表明,63%的消费者处于中立位置,是潜在的忠实消费者,所以茶饮料这样的替代品给英山云雾茶叶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3 英山云雾茶发展的对策分析
  (1)开发各种功能茶、茶饮料、茶粉、袋泡茶、速溶茶等新产品。据调查数据显示,不排斥瓶装茶饮料的消费者占到了71.5%,现如今年轻消费者对于效率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2)借鉴其他茶叶的茶餐产品经验在黄州开发茶餐产品。比如以茶叶为配料的茶香竹筒饭、龙井蒸鳍鱼;用黄山毛峰为主料做的茶菜“炸雀舌”;用苦丁茶、核桃、还带做的茶菜“锦绣山河”;还有一种造型茶事用一种绿茶和花相结合,用棉线手工捆扎在一起,在冲泡前呈球状,冲泡三至五分钟后会像花一样展开,由于可看到七个小球,因此美其名曰“七子献寿茶”。鉴于这些前例,可以大力开发英山云雾茶在饮食业的潜力,引领独特的餐饮。
  (3)对于包装的材质,铁质和纸质的材料是比较受到消费者的亲睐的,其中铁盒占了53%,所以对于此可以继续采用。并且铁质的因为本身比较实用,所以还可以重复使用。对于其他的而言,笔者认为竹质也是比较有潜质大力开发的。首先,竹子自身具有抗菌性,对于原材料的供应、生产和使用均无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同时制成包装容器还保留了竹子特有的自然清香、淳朴色调和刚柔相济的特性。
  (4)循序渐进地进行广告宣传,加强社会协作、分销渠道、市场终端等途径的品牌展示,通过广播电视、平面媒体、户外广告(如公交车、慈善赞助活动、免费品尝等等)、互联网及其他各种广告媒体进行品牌宣传推广。可以针对目标消费者开展凸显品牌特性的活动,使消费者在活动中能亲身感受到品牌特性,从而将品牌铭刻在心中。
  (5)宣扬英山云雾文化,建立品牌文化。举办“茶叶博览会”、“茶叶展销会”、“茶叶节”、“名茶比赛”等等,加入茶文化的项目,让顾客在了解茶叶特性的同时了解茶叶文化,带着感情的消费才能是持久的消费。具体包括茶艺、茶道表演,茶歌、茶舞延长,逐渐扩大茶诗、茶文吟诵和茶书法、茶对联、茶技、茶术的表演等。
  (6)旅游先行,促进茶叶销售。英山云雾茶产于大别山上,大别山——一个具有悠久红色文化的旅游景点,自然可以吸引不少游客的眼球。同时,英山同样有刺激的激流,也可以扩大其游客基础。英山云雾茶乡更是风光秀丽,所以很多茶园都可充分利用其独特的田园氛围,在采茶季节让游客亲自体验采茶、制茶、冲泡、品饮的过程和乐趣,加深游客对于英山直观的印象。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英山境内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等资源优势,整合英山茶文化资源,发展茶文化旅游。引导客人在观赏自然山水时品尝优质的英山云雾茶,在充满闲适的体验中,把握并演绎人与自然和谐之文化的走向与活力。从而形成茶产业、茶经济、茶文化、茶旅游良性互动。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要重实践、重过程、重体验。语文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语言实践,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写作中学会写作,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口语交际。语言实践就是学习,探究、体验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是新课程的特征之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摘要】面对无效、低效的数学课堂,教师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兴趣;注重实践操作,培养操作能力;引入生活资源,培养探究能力。  【关键词】情境;操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179-01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
期刊
【摘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提高课堂质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怎样做人。  【关键词】兴趣;学习;主动;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185-01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187-01    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了,而从属于艺术的美术教学对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有其独到的功效。那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人认为,作为初中美术教师,最主要的是放手要学生飞。下面就我近几年在从事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谈几点粗浅认识。  1 为学生提
期刊
【摘要】学生写不好作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缺少生活,还是缺少技巧?其实这两者他们都不缺。学生写不好作文只能说是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出现了问题。由于教师的作文教学目的不明确,便会过于强调作文的思想与立意,加上课堂过于突出教师主导、作文批改方式的呆板等,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被冰冻,缺少发现生活、关注生活的眼睛和挖掘生活、品味生活的热情,也因此缺少了独创意识和批判精神,如此写出来的作文怎么可能吸引人,
期刊
【摘要】在倡导培养研究型的教师和学生的今天,进行教法和学法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和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因此教研组本学期承担了“四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课题,旨在通过研究理解和掌握并获取一定的课题研究的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在师生共同活动中师生形成一定的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获得必要的适应未来社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194-0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把逻辑规律引入教学,注意示范、点拨,显然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是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乌辛斯基早就指出:“所谓智力发展不是别的,只是很好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因为其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208-01    现在社会各方面都需要创新,科技需要创新,教学,学习也一样需要创新。那么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呢?主要靠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得到,也是靠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肩负着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好地理知识,培养地理能力,进行思
期刊
【摘要】我们做教师的最重要的就是要“蹲下来,俯下身子”去和我们的学生交流沟通,通过沟通去了解我们的学生在想什么?了解了学生在想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去教书育人。我们要做懂得教育的老师,我们要做科学育人的老师,我们要做与时俱进的老师,我们要做专业性的老师。将心比心,你打开了最下边的格子收到的礼物一定是最美好的!  【关键词】善于“蹲下去”;交流效果;专业;礼物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十二年前,我以“成天下之才在教化,行教化之业在教师;教书育人是正道,心安理得自逍遥”为自慰,迈着沉重而又矫健的步伐、踏着铿锵的足印走上了三尺讲台,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从此,我光荣的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得用心思做好工作,用真情的“爱”点燃孩子心中的灯。  【关键词】真情;爱;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