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坚强保证。广西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普遍存在学生思想状况较复杂、学生党员的理论修养不够、未能建立起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长效机制、缺乏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学生党建机制等问题,为此提出加强广西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研究,夯实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创造活力。
关键词:广西;地方性高校;党建工作;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2013年度广西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专项课题 基金号 2013ZZZ021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5年,广西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广西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取得显著成绩。各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纷纷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党员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也进一步深化了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提高了学生党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但总结分析当前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仍然未能建立起学生党员建设长效机制,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不利于巩固先进性理论教育成果,不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党员的党性,不利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为此,结合广西高校实际,对广西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
二、广西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一)部分学生思想状况较复杂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此,民族大学生是广西大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而部分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观和民族观不容乐观,因此,急需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抽样调查可知,部分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意义认识不足或者有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他们认为只要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举什么旗帜无所谓。这说明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不容乐观。
(二)部分学生党员的理论修养不够
在校期间很多学生党员,他们除了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外,就是积极地投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而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思想政治理论缺乏深入的学习;另外,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只注重发展目标的现实表现,而对他们的政治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考察不够深入,所以造成一些学生党员理论修养不够。
(三)未能建立起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长效机制
总结分析当前基层学生党组织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发现广西大部分高校仍然未能建立起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长效机制,还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学生党组织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内容缺乏系统性,存在随机性特点;第二,学生党组织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社会服务类,缺乏创新性;第三,学生党组织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缺乏应有的物质条件保障;第四,学生党组织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往往停留在浅层次,缺乏深度。
(四)缺乏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学生党建机制
广西地方性高校的党建工作,具有一般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普遍性,也具有民族学生党建工作的特殊性。而普遍缺乏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学生党建机制,无法结合自身的优势来组织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无法很好的发挥大学生党支部的桥梁作用,是广西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普遍面临的挑战。
三、广西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对策研究
(一)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由于传统的宗教信仰不同程度地左右着他们的思想,使其在信仰共产主义和宗教观之间徘徊,不知所措。因此,大学生党支部很有必要对他们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进行正面引导,帮助他们澄清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主题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应针对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如何充分运用主题实践这一崭新形式,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模式进行研究,从主题实践教育的内容、形式、机制创新和深化提高等方面进行实施,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方案要根据学生党员的所学专业特点、年级特点和节假日时效性特点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要注重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形式、内容创新,要确立有力的投入保障机制,要不断深化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提升教育效果;同时,要根据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内在规律要求,应当遵循“实践——认识提高——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认识规律,加强总结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党员素质,加强党性锻炼。
(三)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要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就要做到:第一,要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发展环境;第二,要加大师德建设力度;第三,要夯实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抓好党支部建设,增强党员队伍活力,抓好党建带群建工作;第四,要注重健全高校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健全高校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落实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健全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第五,要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广西高校要努力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研究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同时要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跨世纪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董炯华,宋刚永,薛金东,钱巧云.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7)
[3]肖红新,徐秀红.建立保证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长效机制的探索——实行“入党公开答辩”的实践与创新[J].中国林业教育.2008(01)
关键词:广西;地方性高校;党建工作;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2013年度广西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专项课题 基金号 2013ZZZ021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5年,广西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广西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取得显著成绩。各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纷纷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党员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也进一步深化了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提高了学生党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但总结分析当前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仍然未能建立起学生党员建设长效机制,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不利于巩固先进性理论教育成果,不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党员的党性,不利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为此,结合广西高校实际,对广西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
二、广西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一)部分学生思想状况较复杂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此,民族大学生是广西大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而部分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观和民族观不容乐观,因此,急需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抽样调查可知,部分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意义认识不足或者有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他们认为只要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举什么旗帜无所谓。这说明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不容乐观。
(二)部分学生党员的理论修养不够
在校期间很多学生党员,他们除了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外,就是积极地投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而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思想政治理论缺乏深入的学习;另外,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只注重发展目标的现实表现,而对他们的政治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考察不够深入,所以造成一些学生党员理论修养不够。
(三)未能建立起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长效机制
总结分析当前基层学生党组织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发现广西大部分高校仍然未能建立起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长效机制,还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学生党组织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内容缺乏系统性,存在随机性特点;第二,学生党组织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社会服务类,缺乏创新性;第三,学生党组织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缺乏应有的物质条件保障;第四,学生党组织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往往停留在浅层次,缺乏深度。
(四)缺乏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学生党建机制
广西地方性高校的党建工作,具有一般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普遍性,也具有民族学生党建工作的特殊性。而普遍缺乏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学生党建机制,无法结合自身的优势来组织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无法很好的发挥大学生党支部的桥梁作用,是广西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普遍面临的挑战。
三、广西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对策研究
(一)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由于传统的宗教信仰不同程度地左右着他们的思想,使其在信仰共产主义和宗教观之间徘徊,不知所措。因此,大学生党支部很有必要对他们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进行正面引导,帮助他们澄清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主题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应针对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如何充分运用主题实践这一崭新形式,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模式进行研究,从主题实践教育的内容、形式、机制创新和深化提高等方面进行实施,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方案要根据学生党员的所学专业特点、年级特点和节假日时效性特点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要注重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形式、内容创新,要确立有力的投入保障机制,要不断深化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提升教育效果;同时,要根据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内在规律要求,应当遵循“实践——认识提高——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认识规律,加强总结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党员素质,加强党性锻炼。
(三)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要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就要做到:第一,要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发展环境;第二,要加大师德建设力度;第三,要夯实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抓好党支部建设,增强党员队伍活力,抓好党建带群建工作;第四,要注重健全高校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健全高校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落实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健全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第五,要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广西高校要努力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研究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同时要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跨世纪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董炯华,宋刚永,薛金东,钱巧云.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7)
[3]肖红新,徐秀红.建立保证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长效机制的探索——实行“入党公开答辩”的实践与创新[J].中国林业教育.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