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utz-Jeghers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又称Peutz-Jeghers息肉病、口周色斑沉着征以及息肉-色斑综合征等,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癌综合征.该病的外显率很高,男女患病情况相当,其特点为皮肤黏膜下出现黑色素沉积以及肠内发生错构瘤性息肉,该息肉多发于小肠,也可以发生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部分病例可伴发胃肠道内外肿瘤,胃肠道外肿瘤部位包括卵巢、子宫颈、睾丸、胰腺、乳腺和肺.PJS首先由Peutz在1921年描述,由Jeghers在1949年给予系统总结.现将PJ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其他文献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恶性狭窄有一定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确诊时多无法再行手术治疗,全身化疗副作用大,且无法有效地缓解梗阻症状,内镜下微创治疗为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扩张、微波、射频、支架置入、化疗药物注射等治疗方法,但单一方法的治疗多较局限且疗效不够持久。内镜下哑铃型气囊导管扩张联合化疗粒子植入治疗可有效缓解梗阻症状,同时缓释粒子局部化疗使症状缓解更持久。我院自2007年1月至
目的探讨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良性胆道狭窄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36例良性胆道狭窄患者行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每1~2个月接受1次门诊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胆道狭窄改变情况。结果36例均一次性成功置入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未出现与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支架放置3~6个月后全部成功拔除,其中28例(77.8%)良性胆道狭窄消失。结论置入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良性胆道狭窄是安全的,近期疗效显
目前,国际上公认胆总管结石首选治疗方案为ERCP取石术,而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多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ERCP取石时易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对于伴有中重度静脉曲张者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风险更高。近年来,我们对肝硬化伴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先内镜下治疗曲张静脉再行取石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近年来,内镜下的检查和治疗在各大医疗中心蓬勃开展,为疾病的明确诊断和微创治疗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而全凭静脉麻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日间手术量迅速增加,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消化内镜下的各种检查和治疗,
患者女,37岁,“腹痛伴黑便1周”入我院治疗。腹痛以右侧腹部、阵发性隐痛为主。伴有解黑色尚成形人便,每日1~2次。入院后查体,腹部平,触之软,
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对14例胰腺癌患者利用超声内镜引导下定向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进行治疗,疗效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患者男,64岁,因纳差、消瘦半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下起病,食欲不佳,进食以半流质为主,每餐约100g,较既往减少一半,伴有明显乏力,半个月来体质量下降3 kg,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急,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腹泻,无返酸、嗳气,无皮肤眼白发黄,无夜间盗汗,
患者男,69岁,因食管癌放疗术后1年伴吞咽困难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1年前因渐进性吞咽困难行胃镜检查,活检病理确诊为食管癌,经放疗(具体不详)、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可进食半流食饮食,近1个月来吞咽困难逐渐加重,只能进食少量流质饮食,伴恶心、呕吐大量黏液、纳差、乏力、消瘦,无腹痛、呕血及黑便,无咳嗽、咳痰及呛咳。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恶病质,心、肺、腹部检查无明显异常,肝肾功能、电解质
随着科技及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消化内镜这项侵入性微创性诊疗技术在我国发展较为全面和成熟,已成为消化内科疾病诊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我们还不是很了解陕西省各级医院消化内镜的具体情况。为了推动陕西省消化内镜更好的发展,了解不同级别、不同规模陕西省内医院消化内镜工作量、开展项目、内镜人员的配备及内镜消毒等现状,我们在中华医学会陕西消化内镜学会的领导下,调查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年陕西省不同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前十二指肠乳头周围重要毗邻血管、胰胆管及实质空间关系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30例正常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结构进行28s、68S时相增强扫描,原始数据行减薄最大密度投影(TSMIP)或减薄平均密度投影(TSAIP)后处理,分别对胰胆管、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毗邻结构进行重建,并对图像进行双盲法评价。统计两个时相重建图像上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