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涉诈APP分析方法

来源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每天的生活与互联网越来越息息相关.移动端互联网应用的多样性,也吸引了一部分不法分子,利用仿冒APP、涉诈APP、涉赌APP等形式,获取不义之财,使用者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此类APP,如何快速提取APK以及通过相关工具对APK进行后续的相关分析,并判断是否涉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享并总结了一种涉诈APK分析的方法.
其他文献
在已有的智慧校园人脸认证系统中,所有用户人脸特征的存储和相似度计算都是基于明文进行的,存在敏感数据泄露的风险.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加密的隐私保护和高效的人脸认证方案.方案中用户的人脸特征均以加密向量存储,认证服务器基于加密向量计算人脸特征间的相似度.该方案在保证原生算法人脸认证精度的同时,有效保护了用户的人脸敏感信息.进一步探索了一种批处理方法,提高了基于加密向量的余弦相似度的效率.仿真测试基于人脸基准数据库(LFW),其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高效性,能够满足智慧校园中人脸认证的性能需求.
随着数字化油田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海量数据激增,现有的大数据处理方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分析需求,面对无穷无尽的数据洪流,需要一种手段来抓住并思考那些一闪而逝的瞬间.
随着军队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其面临的军事信息内容安全日益突出.本文阐述了军事信息内容安全威胁的来源,分析了网络威胁情报的作用,构建了基于威胁情报的军事信息内容安全监管模型,探讨了加强军事信息内容安全监控的具体措施.
本文主要描述了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为针对电信诈骗,而研究涉案号码的使用行为,发现涉诈特征,根据特征对号码进行监控.由于诈骗手段变化较快,对于涉案号码的行为难以鉴定,因此利用电信市场经营的客户生命周期理论,优化诈骗号码分类模型,最终提高了诈骗号码聚类特征的显著性.
面对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如何提高公安情报工作数据搜集、关联整合、分析应用的能力,是公安情报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利用文献调研与归纳分析方法,梳理全维感知系统的构成要素,介绍系统模式的筑建过程,通过研究、分析、建立全维感知系统,丰富了公安情报工作的相关理论,以提高公安情报对数据的搜集、整合、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公安情报精准支撑领导决策和基层实战的功能.
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公安情报共享成为公安情报工作的重要方面.但在公安情报共享过程中,出现诸如跨部门警种之间相互信任难、数据库与平台规划不统一、情报保护较为薄弱、共享意愿不高等问题.因此,笔者针对以上问题,对公安情报共享运行机制及关键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结合区块链相关技术提出去中心化公安情报共享解决思路,并初步设计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安情报共享优化模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并且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计算机网络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时有发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在二者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安全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也进一步促进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
全球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网络安全形势与挑战日益严峻和复杂,各国政府都在持续推进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完善.本文对英国网络安全形势、组织机构体系、政策体系进行研究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网络安全治理提出可参考的建议.
伴随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受重视程度越发提升,相关电子信息技术也在此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对于我国网络工程建设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鉴于此,本文将会重点分析探讨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特征,同时指出了容易出现的技术应用不规范、网络安全隐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此类问题的存在将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到现代网络安全的建设和发展.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认为使用者需要进行严格且具体的身份认证,通过杀毒软件、防火墙技术等多样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减少受到外界危害的概率.
中小企业是欧盟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其中很多企业转入线上运营、远程办公,导致一系列网络安全风险暴露出来,主要包括人员网络安全素养不足,管理运营存在疏漏、技术无法有效支持等.欧盟政府及智库出台或提出不同类型的应对措施及建议,主要包括政府层面提供政策支持,运营管理层面加强体系建设,加强技术手段直接抵御风险等.欧盟中小企业面对的网络安全风险挑战,及其获得的应对措施及建议,也可以为我国中小企业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提供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