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6+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eqiang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蚕豆(Vicia faba L.)根尖细胞微核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铬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的影响,以此评价铬(Cr6+)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随铬浓度升高,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先升后降,染色体畸变率升高.50 mg/L铬处理48 h微核率和100 mg/L铬处理48 h染色体畸变率达到最大值,达到最大值后随着铬浓度增加微核率下降,但仍高于对照,铬引起的染色体畸变以染色体断片、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为主.试验结果表明,铬能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产生和染色体畸变.
其他文献
设计素描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处理造型、空间、光线、材料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均有十分重要的启蒙意义;在艺术性的追求上,这也是每个学生发展其独特个性与自身艺术感受的
2013年,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陶思炎教授出版了《民俗艺术学》一书,该书为2009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最终成果,也是自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艺术学为一级学
河阳山歌产生于张家港的河阳山一带,是当地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它带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的地域特征和吴文化特性,2006年作为吴歌的一部分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
产品设计中包含了图形、结构元素,每一个设计元素对消费者的审美体验都会造成较深影响。文章就是对产品设计领域的消费者审美体验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设计人员有所启示,为产
化蝶情节的出现是梁祝传说基本成型的重要标志;对化蝶最早出现的时间、地点及其成因,学界存在诸多误解;高丽古籍《十抄诗》与《夹注名贤十抄诗》发现后,化蝶情节来由的传统观
传统艺术类研究生的培养中,存在着功能的结构性和专业方向不清晰的尴尬。而艺术硕士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中的某些缺陷。针对我国现有的艺术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为
为了更好地利用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资源,提高其产品附加值,以黄花乌头中盐酸关附甲素的提取量为指标,通过设立正交试验确定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以及最佳提取条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