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创业怎样找准支点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_00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大海归群体要抓住当前发展机遇,用战略思维解决创业方向的问题,用创新思维解决创业道路的问题。政府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创新创业环境。要搭建有权威、有影响、有内容、有前景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形成对海外创新人才的政策扶持网,为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创新人才 新生力量 扶持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海归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热情高涨。海归创新创业人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具备国际化视野与创新思维,可以为中国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通觀海归潮,激活海外创新人才回国创业“动力点”


  当前,海外创新人才的创业之路面临着自身发展与外界环境的双重挑战。有效化解海外人才回国创业面临的诸多问题,不仅能够助力海归创业群体“创”有所成,更能大力推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善用多元文化,衔接社会文化断层链。在海归群体海外求学过程中,其个人思维模式与处事风格难免会受到当地文化环境与创业环境的影响,回国后,他们可能对国内的市场运作机制与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趋势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海归人才在创业初期与合作伙伴在思维观念上产生分歧,或是在创业的大方向上产生偏差。甚至,由于国内的社会环境不断变迁,部分“学术型”海归在就业与创业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优势,形成了隐性的文化断层现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全球市场打破了行业界限,跨文化交流成为时代潮流。各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差异极易导致市场运行中的摩擦,进而阻碍双方的贸易合作。对于广大海归群体而言,良好的中外文化通识和跨文化交际综合能力将会成为他们创业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广大海归群体要积极抓住当前发展机遇,将全球化视野与创新性思维相结合,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增加新动力。
  “广结良缘”,填补创业初期的经验缺口。新时代的海外归国创业人才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从个人角度来说,他们拥有充分的专业知识基础、良好的技术背景与创新的思维视角,但在实际创业过程中,新一代的海归缺乏足够的市场实践经验,一些人未深入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等一系列问题便匆匆创业。此外,一些地区的融资体制尚不完善,直接融资渠道较少,青年海归创办的中小型企业又普遍缺少充分的固定资产抵押,很难获得外源融资支持,资金的缺乏使得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困难重重。
  要想有效降低此类问题带来的创业风险,实现创业效益的最大化,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有效结合是关键。对于年轻的海外创新人才来说,先就业再创业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可以为其提供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也能够让他们熟悉国内市场的运作机制与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结交志同道合的创业创新人才,为今后的创业之路奠定良好基础,将劣势变优势,实现“学有所创、创有人帮”。

用战略思维与创新思维攻破海外创新人才回国创业“多难点”


  要用战略思维解决创业方向的问题。具体来讲,问题有三:一是创业是否与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契合。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多会在高新技术、互联网等领域取得成功,但这并不代表所有自主创业的海外创新人才都适合这些行业,海归群体应结合自身的实际专业水平与综合能力选择善长领域,做到避其所短,扬其所长。
  二是创业产品是否与市场需求、时代发展相符合。要注重产品的市场饱和度,时下的商业模式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跟风式”的发展特点,这并不能得到市场的真正认同。创业究其根本讲究的是一个“创”字,广大海归创业群体要跟上时代大势,用长远的眼光实现产品的创新性研发与创造性发展。
  三是创业地点是否有发展潜力。不同地区对于海外创新人才的优惠与补贴政策备有不同,一些政策支持力度大的地区是海归人才回国创业的首选地,同时也面临着人才扎堆的局面。而二三线城市由于发展的需要正在以其综合成本低、政策优惠多等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创新人才。对于海归人才而言,这些地区的机遇和平台更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创业的失败率。
  要用创新性思维解决创业道路的问题。一方面,海归所创立的新兴公司本身就是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归作为公司发展的领头人,其行为模式、处事风格直接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走向,初期的企业文化也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此,海归创业群体要不断开拓创新思维,为创新创业提供重要保障。信息时代下的市场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若海归群体突破不了固有的创业模式与思维的束缚,不能紧随市场的改变而变化,必然无法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海外创新人才在创业初期会面临人力资源短缺的现实困境。新时代的企业竞争只有在企业文化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才能在人才与科技竞争中取得优胜。要集聚贤才为企业发展献良策,就要积极打造企业创新文化。企业文化是作为企业无形资产而存在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附着于产品上,增强品牌影响力,同样也能够吸引优秀的合作伙伴与人才资源。创业初期更需要人才来扶持,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热情、增强团队凝聚力,在加强员工归属感的同时有效激发员工的创新性。

打造最优环境,助力构架海外创新人才回国创业“新支点”


  完善各方面政策支持体系,消除海外创新人才回国创业的外部阻力。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信用体制建设,为国内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环境。发挥创业孵化器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地点难定、合作伙伴难寻、产品难打入市场等问题。要在完善服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一站式”服务,为海归人才提供服务功能全面、服务水平专业、服务标准规范的全过程服务。要开展多样活动,以座谈、讲座、论坛等形式帮助海归创业群体了解国内社会整体环境及相关政策。
  要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创新创业环境。要着重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在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创意设计等领域。要防止恶意剽窃事件的发生,将知识产权保护贯穿于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推销全过程,进一步激发海外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完善创业信息,搭建有权威、有影响、有内容、有前景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设立海外创新人才定期联络机制,利用互联网的全球影响力与扩散力,重点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与人才发展平台,形成对海外创新人才的政策扶持网,实现资本与人才的有效对接。
  依据海归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人才战略。要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出台创业支撑政策,为海归人才营造良好的培训教育环境。海归人员由于自身创业内容的局限性,很容易面临企业经营不善等问题,政府要适当引导,促进各类人才平衡发展。与此同时,也应对给予资助的归国留学人员设定阶段性考核目标,防止出现公共资源浪费的情况。在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为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作者分别为天津师范大学讲师;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与社会关系探微”(项目编号:16JDSZK072)和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0121602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胡洪浩:《海归创业研究前沿与展望》,《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第17期。
  责编/赵橙涔 美编/王梦雅
其他文献
【摘要】注重群众公论是评价干部德的有效方法,干部德行的好坏和优劣,群众最有发言权。网络民意是群众通过网络表达的意愿和诉求,要把网络民意与干部德的评价结合起来,发挥网络在干部德的评价中的综合作用,提高网络在干部德的预防和警示方面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干部德行 网络预警 网络民意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干部德是指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主要包括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文章对黄麻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并制作纯黄麻纤维以及与碳纤维混杂的针刺毡;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法制备黄麻纤维毡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碱处理
【关键词】法治观念 制度规范 行为选择 法治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法治观念的塑造是法治话语和法治意识的前提条件,法治的制度建构是法治话语体系的现实实践,法治的行为选择是法治话语体系的社会化过程,三者共同构成了法治话语体系的一般规律。法治观念的塑造  正面法治话语的确立。一是塑造法治观念要求所有主体在认识上对于法治的含义能够建立一种基本的共同理解。在价值层面,法治代表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防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考验。要积极完善《消防法》等消防法律法规并落到实处,强化消防法律法规的指导作用;加快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
【摘要】网络社会在给人们开阔的视野、自由的精神生活的同时,也隐含着诸多深刻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和精神世界的风险。如何防范和治理网络社会风险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加强公民网络安全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普通网民对网络社会风险的防御能力,更有利于网络安全社会的构建。只有坚持网络安全和网络发展同步推进,才能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  【关键词】网络社会风险 网络安全素养 网络安全教育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