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空测绘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探索

来源 :现代测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ns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机航空测绘传统实践教学的实验实训场地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难以开展规模化常态化全过程的实验教学,造成学生实践机会有限、教学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来开展无人机航空测绘的实践教学成为可能.针对无人机航空测绘生产流程,确定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形成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教学评价体系,搭建了无人机航空测绘过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践表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加深了学生对无人机操作、无人机航测数据采集过程以及外业航测软件的理解和认知,丰富拓展了传统实验内容和实训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为了合理配置资源,采用改进的IPA方法确定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性提升的优先级.运用博弈组合、环比评分和三角模糊数对一般IPA方法进行适用性改进,改进后的方法能组合多个评分结果、直接体现评分要素的相对重要性、降低IPA方法的假设前提对现状表现性评分产生的影响;从设计方案、搭建质量和现场管理等三方面识别了15项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性影响因素作为IPA方法分析对象的评分要素,通过IPA象限分析得出该脚手架工程多个安全性影响因素获得资源分配优先权的顺序,为工程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三维一体化GIS技术(简称:2-3 DGIS)将二维GIS技术与三维GIS技术进行集成,是实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跨平台标准一体化”“二三维应用一体化”的关键技术之一.运用2-3 DGIS技术,立足现有规划和自然资源数据,构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旨在实现数据体系标准化、数据资源共享化以及数据展示立体化,从而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准确、规范、高效的数据服务能力与空间分析能力,构建“一图,一网,一平台”三大应用体系,打通自然资源全流程业务,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高时空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荧光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活体可视化检测工具.与近红外一区(NIR-Ⅰ,700~900 nm)相比,近红外二区(NIR-Ⅱ,1000~1700 nm)成像具有更低的自发背景荧光、更深的组织穿透性和更高的信背比,因此NIR-Ⅱ荧光成像能促进深部疾病的精确诊断.NIR-Ⅱ荧光探针是NIR-Ⅱ荧光成像的基础.目前已开发一系列基于有机和无机材料的NIR-Ⅱ荧光探针,包括有机小分子染料、基于小分子染料的有机纳米粒子、共轭聚合物、量子点、稀土掺杂纳米粒子和单壁碳纳米管等.本文综述近期新型NIR-
为满足特殊注塑模具使用性能的要求,探讨了时效处理对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制备的Fe-12Cr-9Ni-2Al-1.5Mo合金试样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等材料表征手段对SLM Fe-12Cr-9Ni-2Al-1.5Mo合金试样的物相分布、微观组织结构、拉伸断口形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SLM制备的Fe-12Cr-9Ni-2Al-1.5Mo合金试样经时效热处理后有少量γ-
以原位生成的腈氧化物和聚丁二烯为原料通过无催化点击聚合制备出一种新型异恶唑啉基聚合物,通过冷冻干燥和超临界干燥对聚合物进行干燥处理,获得2种异恶唑啉基多孔聚合物.两种干燥方式均可得到三维网状结构,超临界干燥后的多孔聚合物为纳米孔结构,冷冻干燥的多孔聚合物兼具微米和纳米孔结构;超临界干燥处理的多孔聚合物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经超临界干燥和冷冻干燥得到的多孔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204℃ 和180℃;相较于超临界干燥的多孔聚合物,冷冻干燥处理的多孔聚合物对有机溶剂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但平衡时间更长;冷冻干燥后
引言rn当下,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寒潮暗涌、发展环境形势严峻,企业经营“雪上加霜”.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和勇气.从2016年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简称降成本)作为五项重点经济工作之一, 同时也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同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48号),2017至今每年由国家发改委联合多个部委印发关于做好当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每年全国降成本工作实施重点.全国各地为贯彻中央对降成本
随着自然资源调查确权工作的不断推进,为了全面准确地反映自然资源形态和地理格局,构建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迫切需要解决各类自然资源体的三维建模与展示.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形态复杂多变、分布范围广,建模与处理难度大.根据自然资源管理的需求,着重讨论了由水下地形测量数据进行水体三维建模,提出了湖泊静止水面和河流流动水面的水体建模方法.为满足不同需要,探讨用于外表形态的表面模型和用于连续空间分析的体素模型的技术方法,并针对大体量模型,提出一种基于Cesium框架流式加载和海量渲染方法,最终形成水资源三
传统地下管线数据质检过程多侧重于外业采集后的检查复核,缺少现场的实时数据检测,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测量问题,易导致工程返工,资源浪费的现象.提供了一种基于重力自流管线数据采集的实时“智检”技术,通过所采集的数据实时计算管线坡度和管线方向夹角等指标,利用其合理区间来分析管线数据质量,并给出实时预警提示.同时结合移动GIS、LBS来实现地下管线数据采集时的现场实时检测,辅助外业测量技术人员及时发现数据质量问题,现场进行复测修正,避免非必要的工程返工.该模拟实验分析表明可显著提升外业数据采集质量和工作效率.
针对智慧城市项目中海量地名地址点抽稀工作存在工作效率低、工序烦琐复杂等方面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对地名地址点实现一键式多比例尺自动抽稀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何在满足电子地图项目抽稀要求基础上,基于Python和ArcPy的开发方式,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作业流程,为更好地开展地名地址应用服务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数字太仓项目的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可以大幅提高POI点抽稀处理的提取质量和工作效率,可在智慧城市项目的电子地图服务中推广应用.
针对现代化交通枢纽存在空间复杂、功能多样,人流物流密集等复杂性特点导致的局域出行和安全管理困难等问题,综合分析场景数据、区域信息流、警务专题数据、政务管理数据及各业务需求单位的关系特点,研究了视觉语义增强的全域实景三维建模技术、语义对象级融合的混合定位技术以及多终端协同警民联动应用技术的关键技术,设计开发了复杂交通枢纽实景三维一张图可视化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大屏端实景漫游、一主六辅全景资源可视化、警力在线、警情联动、商户一户一码、小程序全景增强室内导航,警务通/执法仪在线示警等功能模块,整合区域重点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