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uuu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促进学生交流合作、互帮互学和共同提高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之中。本文从科学建组、把握时机、营造氛围、合理评价这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参与到高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从而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帮互助,通过交流、争论与合作来获取知识,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过程、感受成功,从而帮助学生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研究,帮助教师和学生找到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参考。
  一、 科学建立合作小组,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为完成一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的过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科学地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为了尽可能地保证各小组的均衡,教师在进行分组之前,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家庭背景等方面。小组规模一般为4~6个人,这样的规模会给各小组成员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合作与互动也更加方便。
  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时,我在了解了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力特长等方面后,根据前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了小组划分,每组有六个人,其中有两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两名成绩中等的学生,两名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清楚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任务是什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设计简单的小实验来提出猜想。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在讨论过程中,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做到人人参与,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由此可见,科学建立合作小组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有效合作的前提。教师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二、 把握合作学习时机,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把握学习最佳时机,促进合作学习有效地进行。总的来说,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应把握这样几个时机:(1)当学生思路不清晰,无法继续学习时;(2)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通过自己思考无法解决的问题时;(3)当学生意见不一致,产生分歧时;(4)当学习任务较重,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时。
  在学习《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节时,我让学生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和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由于学习任务较重,我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组六人,前四组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后四组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组内一起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实验完成后,每组选派代表对本组的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实验结论作详细说明,这样便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合作的最佳时机很重要,不仅能够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 营造合作学习氛围,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把自己当成普通的一员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并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在学习《楞次定律》一节时,我让学生利用磁铁插入和拔出线圈的实验方法,通过观察感应电流的方向去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从而分析得出楞次定律。由于高中生对动手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因此,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划分小组,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物理学习,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四、 教师合理作出评价,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根本
  在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这里分为对学生群体的评价和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对学生群体的评价包括评价整组的学习质量、合作过程及合作效果,对于有效合作的小组要进行表扬和奖励。学生个人的评价一般是根据学生在此次合作学习中的各方面表现以及个人对小组的贡献情况来进行的。
  在学习《电容器的电容》一节时,我首先通过导学案为每个小组设计了学习任务,各个小组的任务有所不同。在小组合作交流之后,让每组的总结者进行发言,同时让其他组进行点评和质疑,这样就促进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在学生发言完毕之后,我会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及时指出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使他们在以后的合作学习中表现得更加出色,使合作學习更加有效。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对于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及时地纠正,使学生能够扬长避短,更好地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习物理的一种有效途径,它能够帮助学生产生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同时,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极大帮助。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刘莉.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31):23-24.
  [2]韩莹.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3]刘晓微.教师行为——合作学习的关键[J].新校园:理论版,2012.
  作者简介:施美娜,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发展,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生物课堂上,从复习导入、学生自学、分组提问、教师精讲、分层练习等几个环节,进行分层教学,从而使所有学生均掌握课堂知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关键词:生物课堂;分层教学;积极性  我校地处郊区,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地区,且有很多是特殊群体(个体、离异、留守、外来民工等)的家庭子女,生源复杂,同一班级的学生之
摘 要: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的智能结构是有差异的,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多元的教学情境,发现学生智能差异所在,并对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最大限度的开发每个学生的多种智能,促进高效生物教学。  关键词:智能多元;高效;生物教学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人海茫茫,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也找不到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的智能是
摘 要:化学教学与微课的整合,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质量。但其应用必须以化学课程为主导去设计和开发。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老师教授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情境。在教学中,微课能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和效率,才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微课;化学教学;有效教学;辅助教学  课
摘 要:现代初中生物学相对于之前增加了很多知识,包括基因工程、细胞的分解合成等,这些知识由于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时有一定困难。为了适应现代初中生物学的变化,教好这门学科,本文作者从三个方面对教学方向进行了规划。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亲自动手做实验;实际生产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成果运用到了各行各业,给每个行业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就包括初中生物学。以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