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路基工程是公路线性的主体,它贯穿公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及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本文分析了控制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几项主要技术措施,以确保路基工程质量,从而提高整个公路的质量。
关键词:路基工程;公路;控制措施
Abstract: highway subgrade engineering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linear, it runs through the roads,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good or bad, directly affect the service life of road and traffic safe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ghway subgrad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several main technical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subgrade engineer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highway.
Key words: the subgrade engineering; Highway;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路基的重要性
路基是按照路線位置和一定的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路基是构成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主体工程和路面的基础,它贯穿公路全线,与桥梁、隧道相连,并且它与路面共同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新建的路基工程质量不过关,存在潜在隐患,在后续的施工中,如路面工程、防护工程等做的再好,也不能使这条公路的寿命得到保证。因此,路基工程作为重要的施工部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措施确保其质量。为了能确保路基施工质量,必须对路基进行合理的设计,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建设要求进行合理地设计,并严格地按照施工规范及技术实施,才能使路基质量得到充分的保障。
二、公路路基常见的病害
从以往发现的公路路基病害的情况来看,病害的类型及原因主要有:
(一)路基沉陷 1.目前,修建公路,建设周期一般较短,路基没有足够的自然沉降时间。
2.填土路堤路基产生沉降,一是原土地基产生固结变形,在填筑路堤之后,地基收到加载作用,产生压缩变形。二是路堤本身产生固结变形,是与填土高度、土的性质和压实度密切相关。
3.路基施工时,土质含水量过大,填筑的土难以压实,密实度无法达到规范要求,从而给路基留下沉降的隐患。
(二)桥头、涵背回填下沉、错台
桥头跳车是由路基路面沉降引起的,是路基纵向变形最严重的一种形式。它是由于桥头填土不规范,路基容易产生大的沉降,而桥头的沉降量很小,从而产生错台高差。这种现象在软基路段、湿陷性黄土地区尤为严重。
(三)路基纵向裂缝
1.路基起始填筑宽度不够,到填至一定高度时经检查才发现填土不够宽,或中线偏位,进行填补镶边,在镶边时,也没有按规定挖台阶,未分层填筑碾压,造成工程竣工后引起下沉,产生纵向裂缝。
2.清淤不到位。在清除植被或软基清挖时,有1--2m宽未清到,或堆放的淤泥尚未完全运到路外,就进行填筑施工,致使路基边缘下沉,产生纵向裂缝。
三、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路基填料的选择
1.严格选取路基填筑材料。
路基填料确定前,须进行几方面试验:①液塑限、塑性指数;②颗粒大小分析;③含水量、密度、相对密度;④土的重型击实标准试验;⑤土的强度试验(CBR);⑥土的有机质含量及易溶盐含量等试验。取土场时,应选择塑性指标较小的土来填筑路基。土质颗粒越细,其相应的回弹模量越低,而砂性土回弹模量比较高,所以砂性土是良好的筑路材料。对于种植土、腐殖土、淤泥、强膨胀土等劣质土和CBR值、最大粒径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材料,不能用于路基填筑。
2.当路基土的力学性质较差或路基施工受气候、水文等条件影响时,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对路基土进行稳定:1)石灰稳定路基土
此方法适用于土质较差或含水量比较高的土质,在换土不经济、工期要求比较紧的情况下,宜采用石灰改良土质,达到填筑路基的要求。
(2)掺加粒料
对高液限粘土或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可采用掺加砂砾、碎石、炉渣等粒料的办法。
(二)路基施工前的准备 1.填筑路基前,认真清除地表土不良土质,加强地基压实处理,地表植被、树根、垃圾、不良土质(盐渍土,膨胀土等)必须予以清除。
2.填筑时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避免路基受水浸泡。特别是地基土为黄土、粘土等细粒土,在干燥状态下(最佳含水量)结构比较强,有较强承载能力,一旦受水浸泡,将易形成翻浆或路基沉降,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设施,使排水畅通尤为重要,施工单位安排人员认真落实,现场监理人员进行监督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要求整改处理。
(三)路基压实
1. 压实机具的选择
压实机具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十分重要。同一种土的最佳含水量随压实功的增加而减少,而最大干密度随压实功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含水量下,压实功能越大密度越高。不同的填料和场地要选择不同的压实机具。现行普遍采用的重型压实所相匹配的压实机械如50T震动压路机,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而采用吨位更大的羊角碾时,它的压实功可以增加,而其所能达到的压实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压实功的增加,施工时土的含水量又可以降低。由于土基密实度的提高、含水量降低从而可以提高路基的回弹模量。
利用羊角碾进行压实应注意采用复合碾压的方式。羊蹄足压入土层内,使得压实功传入较深的土层,又由于蹄足的挤压,使得蹄间也受到一定的压力,这样土层上下压实得比较均匀,但羊角碾在拖动碾压后,表面呈松散状态,如果不采用光轮压路机碾压,会出现表面不密实、不均匀,再填土时压实层增厚,在交界面形成一薄弱层,光轮压路机一般表面压实较好,可以弥补羊角碾压实的不足,起到互补的作用。
2. 压实工作压实原理,并应注意以下要点:
(1)填土层在压实前应先整平,可自路中线向路堤两边作2%~4%的横坡; (2)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以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 (3)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机械推走; (4)压实机具的工作路线,应先两侧后中间,以便形成路拱,再从中间向两边顺次碾压。在弯道部分设有超高时,由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路拱横坡,前后两次轮迹(或夯击)须重叠15~20cm。压实时特别注意均匀,否则可能引起不均匀沉陷。 3.各类型路基的填筑注意事项
(1)土方路基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路基的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填。每一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cm。
土质强度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下层,强度大的填筑在上面。
在透水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2%-4%的双向横坡,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不得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
每一种填料松铺厚度宜通过试验确定
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应超出每层路堤设计宽度0.5 cm,以保证修整路基刷坡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 分层 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照设计要求挖成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应大于2m的台阶。
(2)石方、土石混填填筑
石料饱水抗压强度应大于设计值。填石、土石混填路堤要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每层填料要连续铺筑其整个断面宽。不允许将爆破的混合料直接填至路堤,只能将符合尺寸要求的混合料运至填筑层上。
4.路基压实度的检测
填筑路基时,每层碾压完成后应及时对压实度进行检测,每5层填筑作为一个工序,并进行对压实度、平整度、中线偏位、纵断高程、路基宽度等指标进行质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方能允许下一道工序施工。通常,路基现场压实度检测主要检测方法有灌砂法(最通用的)、环刀法、核子法、水袋法等检测方法。对于石方、土石混填填筑通过沉降差和孔隙率 指标检测压实质量。
四、以上根据在施工中总结出的经验分析得出,在进行公路路基施工时,进行试验、检测和观测是必要的。在整个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制定合理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据以指导,以确保质量和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消除质量隐患,认真总结经验,并通过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以科技含量高的施工方法提高公路路基施工工程质量,才能提高整个公路的质量,从而大大降低公路通车后的维护费用,增强公路的使用性能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参 考 文 献:
⑴ 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⑵ 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⑶ 《公路施工手册(路基)》(路桥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关键词:路基工程;公路;控制措施
Abstract: highway subgrade engineering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linear, it runs through the roads,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good or bad, directly affect the service life of road and traffic safe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ghway subgrad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several main technical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subgrade engineer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highway.
Key words: the subgrade engineering; Highway;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路基的重要性
路基是按照路線位置和一定的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路基是构成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主体工程和路面的基础,它贯穿公路全线,与桥梁、隧道相连,并且它与路面共同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新建的路基工程质量不过关,存在潜在隐患,在后续的施工中,如路面工程、防护工程等做的再好,也不能使这条公路的寿命得到保证。因此,路基工程作为重要的施工部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措施确保其质量。为了能确保路基施工质量,必须对路基进行合理的设计,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建设要求进行合理地设计,并严格地按照施工规范及技术实施,才能使路基质量得到充分的保障。
二、公路路基常见的病害
从以往发现的公路路基病害的情况来看,病害的类型及原因主要有:
(一)路基沉陷 1.目前,修建公路,建设周期一般较短,路基没有足够的自然沉降时间。
2.填土路堤路基产生沉降,一是原土地基产生固结变形,在填筑路堤之后,地基收到加载作用,产生压缩变形。二是路堤本身产生固结变形,是与填土高度、土的性质和压实度密切相关。
3.路基施工时,土质含水量过大,填筑的土难以压实,密实度无法达到规范要求,从而给路基留下沉降的隐患。
(二)桥头、涵背回填下沉、错台
桥头跳车是由路基路面沉降引起的,是路基纵向变形最严重的一种形式。它是由于桥头填土不规范,路基容易产生大的沉降,而桥头的沉降量很小,从而产生错台高差。这种现象在软基路段、湿陷性黄土地区尤为严重。
(三)路基纵向裂缝
1.路基起始填筑宽度不够,到填至一定高度时经检查才发现填土不够宽,或中线偏位,进行填补镶边,在镶边时,也没有按规定挖台阶,未分层填筑碾压,造成工程竣工后引起下沉,产生纵向裂缝。
2.清淤不到位。在清除植被或软基清挖时,有1--2m宽未清到,或堆放的淤泥尚未完全运到路外,就进行填筑施工,致使路基边缘下沉,产生纵向裂缝。
三、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路基填料的选择
1.严格选取路基填筑材料。
路基填料确定前,须进行几方面试验:①液塑限、塑性指数;②颗粒大小分析;③含水量、密度、相对密度;④土的重型击实标准试验;⑤土的强度试验(CBR);⑥土的有机质含量及易溶盐含量等试验。取土场时,应选择塑性指标较小的土来填筑路基。土质颗粒越细,其相应的回弹模量越低,而砂性土回弹模量比较高,所以砂性土是良好的筑路材料。对于种植土、腐殖土、淤泥、强膨胀土等劣质土和CBR值、最大粒径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材料,不能用于路基填筑。
2.当路基土的力学性质较差或路基施工受气候、水文等条件影响时,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对路基土进行稳定:1)石灰稳定路基土
此方法适用于土质较差或含水量比较高的土质,在换土不经济、工期要求比较紧的情况下,宜采用石灰改良土质,达到填筑路基的要求。
(2)掺加粒料
对高液限粘土或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可采用掺加砂砾、碎石、炉渣等粒料的办法。
(二)路基施工前的准备 1.填筑路基前,认真清除地表土不良土质,加强地基压实处理,地表植被、树根、垃圾、不良土质(盐渍土,膨胀土等)必须予以清除。
2.填筑时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避免路基受水浸泡。特别是地基土为黄土、粘土等细粒土,在干燥状态下(最佳含水量)结构比较强,有较强承载能力,一旦受水浸泡,将易形成翻浆或路基沉降,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设施,使排水畅通尤为重要,施工单位安排人员认真落实,现场监理人员进行监督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要求整改处理。
(三)路基压实
1. 压实机具的选择
压实机具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十分重要。同一种土的最佳含水量随压实功的增加而减少,而最大干密度随压实功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含水量下,压实功能越大密度越高。不同的填料和场地要选择不同的压实机具。现行普遍采用的重型压实所相匹配的压实机械如50T震动压路机,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而采用吨位更大的羊角碾时,它的压实功可以增加,而其所能达到的压实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压实功的增加,施工时土的含水量又可以降低。由于土基密实度的提高、含水量降低从而可以提高路基的回弹模量。
利用羊角碾进行压实应注意采用复合碾压的方式。羊蹄足压入土层内,使得压实功传入较深的土层,又由于蹄足的挤压,使得蹄间也受到一定的压力,这样土层上下压实得比较均匀,但羊角碾在拖动碾压后,表面呈松散状态,如果不采用光轮压路机碾压,会出现表面不密实、不均匀,再填土时压实层增厚,在交界面形成一薄弱层,光轮压路机一般表面压实较好,可以弥补羊角碾压实的不足,起到互补的作用。
2. 压实工作压实原理,并应注意以下要点:
(1)填土层在压实前应先整平,可自路中线向路堤两边作2%~4%的横坡; (2)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以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 (3)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机械推走; (4)压实机具的工作路线,应先两侧后中间,以便形成路拱,再从中间向两边顺次碾压。在弯道部分设有超高时,由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路拱横坡,前后两次轮迹(或夯击)须重叠15~20cm。压实时特别注意均匀,否则可能引起不均匀沉陷。 3.各类型路基的填筑注意事项
(1)土方路基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路基的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填。每一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cm。
土质强度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下层,强度大的填筑在上面。
在透水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2%-4%的双向横坡,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不得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
每一种填料松铺厚度宜通过试验确定
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应超出每层路堤设计宽度0.5 cm,以保证修整路基刷坡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 分层 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照设计要求挖成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应大于2m的台阶。
(2)石方、土石混填填筑
石料饱水抗压强度应大于设计值。填石、土石混填路堤要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每层填料要连续铺筑其整个断面宽。不允许将爆破的混合料直接填至路堤,只能将符合尺寸要求的混合料运至填筑层上。
4.路基压实度的检测
填筑路基时,每层碾压完成后应及时对压实度进行检测,每5层填筑作为一个工序,并进行对压实度、平整度、中线偏位、纵断高程、路基宽度等指标进行质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方能允许下一道工序施工。通常,路基现场压实度检测主要检测方法有灌砂法(最通用的)、环刀法、核子法、水袋法等检测方法。对于石方、土石混填填筑通过沉降差和孔隙率 指标检测压实质量。
四、以上根据在施工中总结出的经验分析得出,在进行公路路基施工时,进行试验、检测和观测是必要的。在整个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制定合理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据以指导,以确保质量和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消除质量隐患,认真总结经验,并通过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以科技含量高的施工方法提高公路路基施工工程质量,才能提高整个公路的质量,从而大大降低公路通车后的维护费用,增强公路的使用性能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参 考 文 献:
⑴ 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⑵ 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⑶ 《公路施工手册(路基)》(路桥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