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关注的“亲情饥渴症”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min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我就像空气一样,没人关心我,学习进步了没人表扬,考差了也没人批评,只有和人打架了,老师才会找我。”最近,武汉某大学心理咨询老师在黄陂某小学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测评,当老师问12岁留守男孩小威为什么喜欢打架时,小威如是说。
  据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32.67%;有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还有3.37%的留守儿童单独居住。
  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给这些可怜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有的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事实上,留守不是农村孩子的“专利”。在城市,因为父母两地分居或长期出差,因为父母忙碌而造成的“隐性失陪”或“半失陪”,这样的孩子则无法统计。
  孩子成长不能等
  有人曾用猕猴做过实验:把小猴从妈妈身边强行带离,在实验室里准备了一个有热奶的钢妈妈,一个没奶的绒布妈妈。按照“有奶便是娘”的推断,估计小猴会亲近钢妈,可事实不然,小猴不饿到迫不得已,都不离开绒布妈妈,一吃完奶就赶紧找绒布妈妈。这个细节,让我们看到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他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这些猕猴成年后,基本上都表现出冷漠、孤僻、不合群,甚至残忍地虐待孩子,这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智力生命正常成长不可或缺的成分。
  心理专家指出,1岁~15岁是青少年情感、品德、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父母对孩子情感和心理关切,给予充分关注,注重建立亲子关系、朋友式的和谐信任,不仅能让孩子得到心理安全感,更有助于孩子的人格、智力、道德和谐发展。否则,就会给孩子心理蒙上阴影。比如“亲情匮乏”让代际关系生疏、冷漠,容易出现学习焦虑、沟通焦虑、处事敏感、容易冲动、逆反心理等人格缺陷。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父母对子女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孩子能从亲子互动中获得安全感并诱发良性情绪,形成信任、依恋、依赖、期待等积极情感,学会交往、形成社会适应能力,并发展智力。而缺失父爱母爱的孩子会感到紧张、有不安全感,导致负面情绪较多、积极情感偏少,甚至出现情绪困扰、人格障碍、行为问题。
  在孩子成长中,父亲主要扮演三个角色:智慧的启迪、人格的塑造和做人的引导。研究发现,与父亲在一起时间越长、做的游戏越多,孩子有大智慧的可能性越高。有父亲陪伴的孩子人格往往更健康脸上有笑容、抬头挺胸、精神振作、内心阳光,他们做事更果断,思想更活跃,抗挫折能力也较强,人际关系良好。父亲还扮演着纪律教育、情感控制、做人监督等角色,引领孩子形成良好品性。
  母亲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在孩子成长中母亲主要扮演两个角色:习惯的养成和情商的培养。由于母亲喂奶,注定了与孩子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孩子通过观察模仿,会形成与妈妈极为相同的习惯,而好习惯是终身享之不尽的财富。母亲的疼爱,能让孩子的依恋、信任、期待、希望越来越多,社会性越来越好、情商也越来越高。
  父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孩子会有很多社会角色模仿:女孩模仿妈妈、男孩模仿爸爸,无论是性别、家务、家庭教育角色等都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渗透、熏陶与自觉定位,否则,角色意识、责任感等都会受到影响。
  在我国,目前“失陪”更多的是父亲,这对男孩最常见的影响是“父爱缺乏综合征”:害羞、情绪沮丧、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少言寡语、不爱集体、厌恶交友、急躁冲动、喜怒无常、害怕失败、感情冷漠,严重的还可能逃课、早恋、离家出走、偷盗甚至喜好暴力。
  亲情是孩子最好的情感支持系统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每周由他人看管超过30个小时的儿童中,有17%的孩子出现了诸如好打架、欺负人等行为问题,而那些每星期由别人照看少于10个小时的孩子中,只有6%发生了类似情况。“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承担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
  为了更好地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解决留守儿童的“亲情饥渴症”问题,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的责任观念。
  家庭的教育不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还会间接影响学校和社会给孩子的教育。缺少家庭教育的孩子往往是走向失败的,是对社会和对家庭有危害的,所以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家庭,父母都有责任将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外出打工时要三思而后行,多考虑考虑孩子,孩子的前途比金钱重要。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让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子女,一般以母亲为主,母亲心细,有耐心,孩子更愿意与她们交流。父母都外出务工的,如果条件允许,可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
  2.关心留守孩子,要从“心”开始。
  定期“温馨对话”。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一方面定期与孩子进行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沟通的时间间隔要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3.寻找“代理”。
  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需要父母双双外出务工而祖父母又没有能力照看孩子的,父母可在亲戚朋友中为孩子寻找“代理妈妈”。
  “代理妈妈”既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又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4.留守儿童的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活到老,学到老”。孩子要学习,父母更要学习。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工作之余有机会的还是要积极学习,不断提高。现在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父母们要跟上时代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掌握现代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是很重要的,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尤其重要。在难得的相处时间里,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举止印象是十分深刻的。爱国爱民、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等等这些优良传统不是口头上说的,是要亲身示范的。
  对于,城市中患有“亲情饥渴症”的孩子,其家长要建立家庭至上的理念,重视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钱将来可以再挣,但孩子不能等。作为爸爸,再忙也要每天回家吃晚饭,每天和孩子玩一次游戏;作为妈妈,再累也要每天给孩子拥抱,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
  现在很多人在家庭价值定位上出了问题,在生命传承与事业发展上本末倒置,等意识到孩子出了问题才追悔莫及。其实,让孩子有尊严且幸福地生活,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固然可取,平平淡淡陪孩子长大也值得推崇。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更新进步,现阶段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好发展,保持较快的速度前进.在大的教育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在这个时期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而从模块化教学方面入
我的心里一直装着一个小小的、平淡的、香甜的童年。rn也许我是一个普通得让人无法忍受的小男孩:身材瘦小,其貌不扬,说话结结巴巴,跑步跌跌撞撞,写字歪歪扭扭。很明显,一年级的我凭
要知陕西景色秀,rn请随歌儿信天游:rn信天游奔腾兵马俑,rn信天游啊古都照千秋:rn信天游宝塔映彩霞,rn信天游啊延河万古流.rn陕西儿女最好客,rn八百里泰川请您尽情游!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随着我国整个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期,农业经济也进入了转型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面临着新的机遇和调整,并产生了新的特点。这些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将带来新的变革和挑战。鉴于此,本文在对转型期的农业经济新特点及其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带来新变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要把绍兴公共实训基地打造成“全国一流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这将需要大量的职业技能人才。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是当前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的主要研究任务,通过近
在未来的数十年里,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牵涉到如何使市场恢复应有的运作机制,有强劲的竞争力,能推动创新,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牵涉到不仅要确保经济的强劲增长,还要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作也加入到了日常工作的重点.由于中小城镇的污水自身的特性和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技术人员的不足,致使这些工作停滞不
摘要: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关乎教育的大计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心理障碍应积极的进行干预,管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样才能还校园一个健康的环境。本文将对教师职业发展中的心理障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教师心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教师;心理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
专门从事党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称为政工师,提升政工师的自身修养,培养出一支专业的政工师队伍直接影响到了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提高政工师的自身修养已成为当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