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起步教学训练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jun_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通过“培养兴趣、提前起步、大量读写、分段训练”等形式进行作文教学强化训练,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和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起步;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2-071-1
  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树立了“以生为本、愉快作文、真实作文”的思想理念,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起步作文训练方法,优化作文课堂教学,让作文成为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平台,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乐趣,才能逐渐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精心准备训练内容
  1.延伸课堂教学,注意读写结合。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材料,同样需要老师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对课文内容进行挖掘和创造,很好地借助课文,延伸课文,进行作文训练。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刚学完《吹泡泡》,让学生也写一篇小时候玩的一件事;学完《桂林山水》、《走进丽江》让学生仿写一篇游览某地的作文等。对这样的练习,学生的兴致可高了,因为老师只引导他们放飞思路,多角度去想,没有其他的要求和限制。孩子们“异想天开”的天性会得到最大的发挥,内心的情感会真实的流露出来。在文中,老师能都看到孩子们的幼稚和可笑,也会看到他们用纯真的童心描绘的美好世界,还会看到在自由的想象中,孩子们无穷的创造力和张扬的个性。在练习中,孩子们感觉不到累,自然会兴趣十足,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有提高,达到了作文训练的目的。
  2.抓住活动契机,引导学生作文。
  在学生习作之前,教师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很有必要,并且要将这种方法作为习惯来培养,当好学生习作的指导者、引路人。教师要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思考,提炼生活,培养孩子敏锐的感受力。我们学校每学期又会组织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春天组织他们去天柱山赏樱花;祭扫革命烈士墓;母亲节到了,让同学们自己设计礼物送给妈妈;班队会上和同学一起做游戏、编小品;还可以组织智力知识竞赛等,所有这一切因符合孩子的特点,他们会兴致勃勃地参加,然后滔滔不绝地把自己最感兴趣、最难忘的情节将给别人听。当老师让同学们自己把讲话内容和当时的心情记录下来的时候,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使他们头疼的作文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这样的训练充分体现了“在玩中学”“在做中学”的理念。写作和实际结合在一起了,更能激发习作的兴趣,获得成功的机会也会更多。
  3.走进生活,写真话,表真情。
  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才能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才能真正写出实实在在得好文章。教师要强调习作需要有真情实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种捕捉能力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之中。如三年级有两篇作文,一篇是写如何做洗碗,一篇是写做炒菜或做饭的过程。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求孩子必须在家长的指导下,亲自实践,边做边用心观察其中的变化、体验自己内心的感受。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逢节假日,大多数学生会随着家游山玩水,到外地去旅游。回来后他们很乐于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和小伙伴们交流,这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如果在游玩的过程中,家长能顺势指点一二,学生就会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会了按顺序观察,抓住重点等。写时也会非常顺畅。学生忽然明白:“原来作文并不可怕呀!”消除心理障碍,让学生贴近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所以作文教学不能忘了家庭训练。
  二、巧设训练方法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巧妙地把握好作文训练的时机,不露痕迹地让学生作文,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上老师设计的作文之路。
  1.摘抄美文词句,厚积而薄发。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内、课外读物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摘抄:诸如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入木三分的外貌描写,十分得体的对话描写等。有时老师或同学自己写得好词佳句也可以作为抄写的内容。这样不但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还达到了丰富词汇、拓宽视野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大有好处。
  2.细心观察,充分准备,有感而发。
  作文应该有感而发,这“感”发自内心对生活的体验。在每次作文训练前,根据训练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写好观察笔记,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为了降低难度,老师可以巧妙地把作文提前布置,引导学生超前定向观察,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在动手写时就会感觉轻松多了。如三年级有一篇要求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作文。老师在春天刚刚到来之际就告诉同学们:一定要留心春天景色的变化,并在留抄写积累的作业时,先让他们抄写描写春天的好词,再抄写一些像描写花、描写树的好句子。还要布置他们去读课外书中描写春天的文章,而且要多读。这样做了充分的准备,学生的心中既有自己观察到的景色,又有积累的词语、句子等,写作时就可以把心中所有的与这次作文相关的组合起来,就觉得有话可说了。
  3.教师下水,与生PK。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指导写作时,在恰当的时机出示老师的下水文,加上巧妙的激励:看谁比老师写得还好。更对学生是个启发、鼓励,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和我们一起写呢!我要超过老师,写得更好。这样降低了写作难度,又激发了他们的习作的兴趣。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其他文献
采用野外直剪试验方法测定鹅公带古滑坡体滑带土强度参数,据此求得的滑坡稳定安全系数与古滑坡已处于临界失稳的现状不符,为此特提出考虑降雨条件下浸润线升高等因素影响下的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习和引进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展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CI)研究与服务活动的经验以来,国内CI的研究及其服务实践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且CI的兴起与发展不仅适应了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加入WTO后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也促进科技信息服务对象由过去以科研院所为主逐步拓宽到包括科研院所、政府和企业等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