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会话修正综述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niba3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话修正作为会话分析中的一个研究领域,最早由社会学家Schegloff,E.A.等人于1977年提出,指交际者寻找、发现和纠正交际中出现的错误或不恰当表达的过程,在人们的会话和语言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会话修正 研究对象 研究成果
  在《会话中修正结构的自我更正优先》文章中,Schegloff等人首次提到了会话修正的概念,被认为是该研究的开端。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修正的含义、分类以及结构,发展至今,其与各类有机质行业相结合,从广度和深度上得以拓展,为后来学者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分析方向。
  一、研究对象
  最初,“话语分析研究主要是描述日常对话的组织结构,这些日常对话包括发生在朋友和熟人面对面或通过电话进行的随意的社交对话.”(Markee,2000) 但是,自70年代末以来,话语分析的范围扩及到了更广的领域,如教学对话,法庭对话等。据此,部分学者将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分为了普通随意的对话和有机制的行业对话两种类型。作为会话分析中重要的一部分,会话修正日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王宗炎(1988)认为会话修正是指在会话中讲话者或聆听者碰到不合规范的话、无意误用的语言形式或发生误解时加以纠正。
  二、研究方法
  研究者们通过精心的录音和细致的语料转写,试图找到会话的工作机制,把会话的社会属性转换成自然属性加以研究。其代表人物是Sacks(1974)等社会学家,他们用序列分析法把会话分析作为主要分析手段,主要是因为会话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有着系统而严密的结构。王葵(2008)运用会话分析方法,从话轮转换,相邻语对,优先结构和会话修正等机制对教学情景下的三个会话案例的表现方式及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进一步论证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控制和引导教学目标,有效地促进教学实践。
  三、基本内容
  1.修正分类。Schegloff(1977)等人将修正分为三部分:修正阻碍、修正启动及修正完成。按照是自己还是他人启动或完成修正可分为4种:自我启动自我修正、他人启动自我修正、自我启动他人修正及他人启动他人修正。按修正相对于阻碍及其在话轮序列中的位置关系,则可分为同话轮修正、第二话轮修正、第三话轮修正和第四话轮修正。
  2.修正的语音表现。Cutler(1983)阐释了自我修正的音律标识,并分为有标识的修正和无标识的修正。前者通常指修正部分有着升高的音调、声音的大小和拖长程度,后者则指在修正部分,说话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减小修正的音律变化,不把听话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修正上来。Levelt (1983)考察了修正的音律标识和不同修正种类之间的关系,认为对语言错误的修正通常是有标识的,而对用语不当的修正则通常是无标识的。
  3.修正的句法特征。Fox(1996)探讨了日语和英语之间建立在不同句法体系下的修正形式的不同,讨论交际和语法之间的互动关系。修正实际上也行使了扩展句法的功能。含有修正结构的话语,其交际功能和没有修正结构的话语是不同的。
  四、评价总结
  1.促进交际成功。人们交谈的话语往往是即兴的,没有太多在大脑中判断、过滤的时间,这就容易导致话语出现错误或表达不够准确。会话修正即是对这些错误或不当信息进行再加工,从而产生可理解性输出,保证交际顺利进行。
  2.维护会话者的面子。对于说话者而言,会话过程中出现语误无非会对自身面子构成一定威胁,而自我修正恰恰可以弥补失误,修复受威胁的面子。同样,他人修正中常用的停顿、委婉等策略也是对失误者面子的一种维护。
  3.展现说话者心理。交际双方的会话过程充分体现了双方控制话轮的心理活动。从说话者的自我修正来看,通过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控制话轮、争取主动的交际策略。从他人启动修正来看,听话者意图构建新话轮,将话语主动权争取过来。
  总的来讲,国内外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修正现象、修正内容、修正结构、以及修正应用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成果补充和完善了会话分析的内容,使得会话修正的价值和重要性得以承认和接受。当前,人与人之间交往日益频繁,会话修正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对人们的日常交际,以及日常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Kasper,G.Repair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tudies[J].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7(2):200—215.1985.
  [2]Levinson,S.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Sacks,H.,Schegloff,E.A.
其他文献
期刊
奇怪气味的蝴蝶花rn第一次见到醉蝶花一定会被它们的奇特花朵吸引,挂在植株上的花朵就像是一只只蝴蝶,不管是翅膀、肢体,还是触须,全都惟妙惟肖.当有清风吹过的时候,那些“蝴
期刊
在高职口语交际教学中进行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是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文章从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角度,运用多种教学训练技法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增强其思维的广阔性、
典型系动词句NP be NP的句法研究被许多学者所关注,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为提升分析法对其进行的句法解释,本文认为,提升分析法在解释其句法生成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试图在新的
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自愿学。尤其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教师更是要结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真正教学生单词学习的技巧,这才是学生终身受益的方法,这也是开启学生自主学习旅程的捷径。以下是我针对提高学生单词学习能力的几点体会和实践:  一、开启归纳记忆之门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英语单词量比较大,在众多的单词中,学生很可能出现遗忘,甚至不能清楚理解单
期刊
期刊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教师要想打造高效的课堂,就应该尊重学生的意愿,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本文立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以初中外研版英语教材为例,着重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英语教育改革策略。以期通过笔者努力,找到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部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 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听力教学 教学策略  英语作为一门基础的工具课程,其
【摘要】现代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表明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高校英语口语教师面临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 口语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需要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分级教学”的教学指导原则,结合“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融合,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
This paper adopts a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 and especially draws on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theories to analyze linguistic forms concerning the 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