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石滚落山坡时的应急救生方法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10110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四川风景秀美,包括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在旅游区,游客可能遇到落石沿着山体滚下的极端情形,由于山势陡峭,道路狭窄,在应急时在道路上躲避十分危险,本文研究了落石的运动规律,通过计算找到了在山脚避险的相对安全区。
  关键词 山体滑坡;落石;运动规律;相对安全区
  中图分类号 P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7-0096-01
  1 落石沿坡运动规律
  在山区,我们经常会看见有落石从山体上滚落,但是几乎没有石头能真正意义上沿山坡滚下。如果我们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对石头受力分析,则可以得到
  下式:
  F=ma
  其中a与山体坡面倾角有关。
  而对于落石,合外力沿山坡方向,故理论上石块应该沿山坡滚下,但实际情况下,石头并不是沿山坡滚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观察过各处山地情况后,我们会发现真实的山坡并不是理论上的光滑平整。相反,现实中的石头反而是崎岖不平。所以我们先大胆推测,石头在滚落过程中,与其他石头进行了非弹性碰撞,使其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我们先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接下来我们用物理模型来进行简单的验证。山上的石头都是球形,滚落的石头质量为m1,半径为r1,山坡的倾角为θ。而在山坡上有一个质量为m2的石头,有一半被卡在山坡之中,半径为r2,并且两块石头碰撞后,m2的石块不动。开始时两石块相隔l1,且山坡为光滑的。
  碰撞前后的能量受损,石头每碰撞一次,其运行方向会发生弯折,其速度的大小也将减小,与实际生活中看到的石头滚落时的情形吻合。
  至此,我们已经首先通过合理猜测了石头没有沿着山坡滚落的情形,接着通过结合简单模型对我们的猜测进行了验证,但我并不想仅仅停步于此。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在各个山区,经常发生山体滑坡,我们仅仅通过猜测与模型判断了石头滚落时改变方向的情况,却没有找到人们如何避免山体滑坡带来危险的方法。所以我们继续对滚落的石块进行研究。
  2 落石运动躲避方法
  在前几年,在网络上流传一个山体滑坡的视频,一位男子在山体滑坡的时候站在公路旁,避免了山体滑坡带来的危险。这种看似下意识的行为,包含了科学合理的因素,不仅让我们产生了对石头继续进行讨论的
  兴趣。
  故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石头会错过躲在悬崖边上的人,这和我们的生活体验也相符。而躲避时相对安全的区域,由式(8)指出,越贴近坚固竖直的墙壁,而不是到处跑动,安全系数越高。
  由于碰撞后斜抛,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加速度只在竖直方向向下,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量没有改变,只在竖直方向先减小后增大。
  参考文献
  [1]楚安夫.关于斜抛运动的分析[J].大学物理,1997,16(9):46-47.
  [2]李武钢.阻力系数和物体质量对斜抛运动影响的数值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2):112-114.
  [3]陸兴中.阻尼斜抛运动的物理规律分析[J].物理通报,2004(7):7-9.
  [4]唐红梅,易朋莹.危岩落石运动路径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3,25(1):17-23.
其他文献
摘 要 互联网时代提升用户体验主要通过用户画像分析技术,即基于个人的手机、网页浏览痕迹等了解用户需求。本文通过将用户画像的概念转移应用到交通领域,利用交通大数据分析出行者交通选择行为在不同交通状况下的异同,为交通规划决策提供量化支持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出行者画像;出行选择;大数据;交通行为  中图分类号 U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2-0110-02  所谓
近日,为期5天的第十二届国际生态学大会(INTECOL 2017 Beijing)圆满落幕。本次大会共有2 494人注册,报到人数达2 518人。大会共举行了12场特邀报告会和74场专题报告会,共有来自国内外的30家公司企业、期刊出版社和社会团体,进行了产品展示和多种宣传  活动。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国际生态学会主席Shona Myers、中国科协书记處书记束为、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国际生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网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其中配電网的整体规划得到了不断的扩大。但是在此种情况下,传统电网检修运行方式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利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合理分配,形成对配电运维的一体化模式。本文首先对配电运维进行了概述;其次对于工作当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在智能电网的运维一体化当中的具体建设方案和措施。  关键词 配电;运维;一体化;趋势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