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纭不息探气义——浅析《内经》中“气”的含义

来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hua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几千年来,谈“气”者甚众。从总体来看,前贤所论未逾越《内经》的范围。笔者粗读《内经》有年,于“气”字含义上作了整理分析:《内经》中出现的“气”字,计《素问》1860处,《灵枢》1140处,共3000处(不包括篇名中的“气”字19处)。兹从三方面论述。一、指运动着的细微物质《内经》中绝大部分的“气”字是指运动着的细微物质,约占所出现“气”字的96.5%。(一)“气”原为氙氲上升的云气、水汽据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考证:“气,云气也。”气即漂浮于空中构成云彩的水汽。《灵枢·五癃津液别》:“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溺与气”之气即水汽。《内经》在论述人体之气时援用了这种概念。如《灵枢·脉度》:“其流溢之气,内溉藏府,外濡腠理。”这种溉濡脏腑、腠理之气与濡润万物的雾气相似。
其他文献
每年的五六月份是青长水肥的季节,当牛、羊采食过多的幼嫩青草时,食物会在胃内迅速发酵,产生大量气体而又不易排出体外,引起胀肚,俗称“青草胀”,即瘤胃臌气。
近年来,河南省商水县化河乡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迅猛,年产值已达1.2亿元,其中存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已有120多个,生猪经济带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增收的快车道。“猪经纪”王五中是
大力发展节水型现代畜牧业,对于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山丹县发展节水型畜牧业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等调查分析,结合全县畜牧业发展实际,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宜小不宜大,一般667平方米左右,水深0.8~1.5米(早春0.8米、高温季节1.5米),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池水溶氧含量在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厘米以上,进排水方便。池埂要
常与篆刻家盘桓交往,得益良多。十分惊讶,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唯有汉字的生命力这般持久。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汉字几经嬗变,由金文甲骨直到大小篆,最终定型于今天的汉字。  篆刻艺术保留了汉字的任何一种形态。走进篆刻艺术,等于走进了“汉字进化史”,很像物种的化石,清清楚楚地展示着动物世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演变进化”然而,篆刻艺术是汉字的“活化石”,至今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篆刻不仅是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