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后观我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esh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书案上时常就发现一根头发。这头发是自己的,却不知是什么时候掉的。摸着秃顶说:草长在高山巅上到底还是草,冬一来,就枯了!
  二、听人说,突然地打一个喷嚏定是谁在想念,打两个喷嚏是谁在咒骂,连打三个喷嚏就是感冒呀。唉,宁愿感冒,也不去追究情人和仇人了,心脏已经平庸,经不住悲,经不住喜,跳动的节奏一乱,就得出一身的冷汗。
  三、一直以为身子里装着一台机器,没想到还似乎住了个别的,或许是肠胃里,或许是喉咙里和鼻腔里,总觉得有说话声。说些什么,又听不懂。
  四、脚老是冷,尤其怕风,睡觉首先得把被角窝好,但弄不明白往往脚上不舒服了,牙咋就疼。疼得拔掉了四颗,从此少了四块骨头,再不吃肉。
  五、自感新添了一种本事,能在人里认出哪一个是狼变的,哪一个是鬼托生。但不去说破。开始能与高官處得,与乞丐也处得,凡是来家都是客,走时要送到楼道的电梯口了,说:这是村口啊!

  六、花不了多少钱了,钱就是纸,喝不了多少酒了,酒就是水。不再上台站,就不再看风景,不在其位,就不再作声。钟不悬,看钟就是一疙瘩铁么。
  七、吃的越来越简单,每顿就是一碗饭,却过生日不告诉人了,自己给自己写一条幅:补粮。并题款:寿之长短在于吃粮多少,故今日补粮三百担。
  八、是相信着有神,为了受命神的安排而沉着,一是在家里摆许多玉,因为古书上有神食玉的记载,二是继续多聚精神写作,聚精才能会神。
  九、肯花大量的精力和钱去收购佛像了,为的是不让它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反复流转。每日都焚香礼佛了,然后坐下来吃纸烟,吃纸烟自敬。
  十、啥都能耐烦了。
  十一、不再使用最字。晓得了生活中没有什么是最好,也没有什么是最坏。不再说谎,即使是没恶意,说一个谎就需要十个谎来圆,得不偿失,又太累人。
  十二、没有了见到新土地就想着去撒种子的冲动,也戒了在雪上踩泥脚印子的习惯。但美人还是爱的,而且乐意与其照相,想着怎样去衬出人家的美。
  十三、早晚都喜欢开窗看天,天气就是天意,该热了减衫,该冷了着棉。养两盆绿萝,多注目绿萝,叶子就繁,像涂了蜡一样光亮。养一只大尾巴猫,猫尾大了懒,会整日地卧在桌前打酣,倒觉得坦然。
  十四、劈自家的柴生自家的火吧。火小时一碗水就浇灭了,不怨水;火大了泼一桶水都是油,感谢油。
  十五、蜂酿蜜如果是在遣天毒,自己几十年也是积毒太多,就不拒绝任何人任何事了,包括吃亏、受骗、委屈和被诽谤,自我遣毒着,别人也替代着遣毒。
  十六、每到大年三十夜里,肯定回老家去父母坟头点灯,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大年初一早上,肯定拿出规划来补充,六十五到七十,七十到八十九十一百,哪一年都干啥,哪一月都干啥,越具体越好。生命是以有价值而存在的,有那么多的事情往前做,阎王就不来招呼,身体也会只有小病不致有大病了。
  选自《人民文学》
其他文献
朋友喜欢摄影多年,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作品。他让我为他的摄影集取个名字,我默默地翻看这些摄影作品,回忆着往昔岁月,脑海中忽然冒出几个字———“时光的温度”。朋友拍手称好,说这个名字正契合他的初衷,当年他爱上摄影,就是为了把生命中带有温度的片段留下来。时光本身是没有温度的,是人的经历,赋予了时光温度。过往时光,温情或者微凉,火热或者冰冷,此岸花开或者彼岸花谢,良辰美景或者满目苍凉,都留下了人生冷暖的印记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知”(智)?孔子说了两个字:“知人。”也就是说,如果你懂得天体物理,懂得生物化学,都不是拥有大智慧,而只是拥有了知识;真正的智慧有一个重要标准———面对人心,你拥有什么样的判断力。人性中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我们不能说某一个人就是十全十美的大善人,也不能说,某一个人自始至终就是十恶不赦的歹毒小人。其实,人性中的各种元素在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温度,不同的环境中,或善或恶,都会有所释放。
林夏闹着辞职要走,还是三年前的事。那一天,同事们凑份子,为他送行。平常,公司里,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的,彼此间并没有太深的交往,没想到,饭店里还是哗啦啦去了好几桌人。尽管嘴上不说,大家都觉得,林夏是个不错的人。酒还没喝到三杯,李大嘴憋不住,问林夏要到哪里高就。林夏怏怏地说,暂时还没有去处。李大嘴急了,说,林夏,你一定是疯了,这里有一份不错的薪水,还有一帮好哥们儿,你不好好在这儿待着,发哪门子神经呢?
文学大家杨绛先生在她100岁生日那天说道:“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聆听先生淡而有味的话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看透人生的平静。前些日子,偶遇一位女友,问及她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她说依然是守着安静的环境,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平平淡淡度日。每日脸上,她总是挂着淡淡的笑。我看到她恬静安详的内心世界。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心无旁骛地固守着自己一方清净的天空
听一首老歌,重回那年的风花雪月。看一次漫天的飞雪,却不知今生何世。忘记自我的时光,在流逝中寻觅,等待,又是何年何月!冬季,在北方大多谈论的是寒冷,而忽略了飘飘洒洒的飞雪。旖旎似风花,漫天如落樱,在时光的卷轴,在岁月的海岸,这是出自江南女子的闺诉,让人涟漪无限,触景纵情。而我的独钟却因江南的浸染,铺叙断肠,物种多愁,喘一生的流离孤独,情爱这北方的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意境,那诗情,是种自
不喜欢寂,觉得孤独冷清,还裹挟着令人窒息的恐慌。像儿时赶集时慌乱中脱离了母亲的手,披着满身的恐惧与对陌生世界的茫然,如一条终究无法挣脱的入网之鱼,无力地挣扎在密如织布的人群里。伸出的手悬在空中,试图抓住那只布满厚茧却依旧温暖的手,我已经发出了自己近乎绝望的哭号,一只手———刚触碰我便知那是母亲的手———适时出现,拯救了我。行走在王村(芙蓉镇)纵横交错的青石小巷,两旁高矮不一的老式木房,泛出独有韵味
唱戏是很容易唱出感情的,比如《游龙戏凤》,梅兰芳和孟小冬一唱,就好上了。但这样的戏,京剧里不太多。相比之下,昆曲特别适合用来表现爱情。“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是杜丽娘的懵懂;“却为何有缘邂逅,难偕凤鸾俦”是京娘的心痛;“只落得泪万行愁千状,人间天上此恨怎能偿”是明皇的悔恨;“秋江一望泪潸潸,怕向那孤篷看也”是妙常的离愁。唱昆曲的人,在追求爱情方面有没有优势?1936年暑假,因为打听到“传
四月,在平芜里走过,还未待你缓过神,就被带到光阴穿梭的渡口。提起四月,不由想起林徽因的最美人间四月天,让人生羡之余,将心思投到她的流金岁月,一路溯去,经康桥,叩开远离闹市的静隅之门,驻足在一亭台,与她隔花相见。林徽因,一个出生官宦门第的大家闺秀,自幼经义道论熏陶,与生俱来的冰雪惠质,典雅聪慧,使她脱颖凡俗眼光,走上令人煞羡的红地毯,成为人间富贵花。十六岁时,她随父亲游离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
专门去华沙听了一场肖邦演奏会。演奏会在肖邦纪念碑下举行,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音乐。那天到了音乐会的举办地皇家瓦津基公园附近,我便汇入了向着同一方向前进的涓涓人流。进了公园,还想在周围走走,有个女孩主动上前告知我们:音乐会是在那个方向。其实不用她说,琴声像魔笛一样,裹着我们就过去了。外围的林间草地上,捷足先登的人们已经铺好垫子,趴着、坐着、躺着的都有,小婴儿也安静地在垫子上爬几步。再往里,是肖邦
数字时代,时间比想像的还要快上十倍,我们用来阅读和劳动的时间、安静和安顿自己的时间,都已经很少很少了。任何事情想得明白并不容易,要做得明白就更难了。人在生活中总要有些表达的,这来自心灵的种种冲动,有许多时候必要求付诸文字。流行的书能够做到大致健康也就可以了,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不能庸俗下流。对流行书指望它有多么深刻,这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真正杰出的著作,无论是思想类还是艺术类,都不太可能呈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