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co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国民基本生活水平的保护伞。本文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包括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两大方面,以期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有效解决我国突出的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劳动力就业;促进;抑制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一、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
  (一)增加总需求
  在经济学理论中,劳动力需求是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如果没有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就没有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没有就业的机会。以提供国民基本生活保障为目的的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了国民的收入,使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从而派生出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了劳动力就业。
  预防性储蓄假说认为,消费者在决策时会考虑长久收入及其稳定性,在风险存在的前提下,人们会将部分当期收入用于预防性储蓄,并且预期风险越高,储蓄越多,消费越少。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带给人们稳定的预期,降低了对风险的担忧,使人们更好地投入工作,经济得到稳定地增长,同时,社会保障体系改变了预算约束,减少了人们为了规避风险而进行的预防性储蓄,从而带动消费,增加了社会总需求,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因此劳动力需求增加,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了人们的收入,促进投资增加,并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又通过加速效应增加投资。投资需求增加带来了对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从而促进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增长。
  (二)积累人力资本
  根据新增长理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人力资本是指通过医疗保健、教育、培训、迁徙等投资形式积累的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和技能。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和收入。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了对劳动者健康、教育、培训、迁徙等的投资,有助于增加就业。
  一是医疗保险支出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保证了劳动者的劳动参与时间和质量;二是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了对劳动者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增加了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三是失业保险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促进劳动者再就业,参保的劳动者在失业后除了能够领取到失业救济金,还能够得到职业教育和培训等服务,提高了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有助于劳动者尽快再就业。
  (三)维持劳动力市场的稳定
  社会保障制度就像是劳动者的一顶保护伞,劳动者在工作期间的医疗疾病保险、职业伤害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后的养老保险等,都能够为劳动者提供充足的保障,降低了劳动者的风险,保障劳动者的正常生活和就业,解决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因此,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各类风险,维持劳动力市场的稳定运行。
  社会保障支出还促进了社会公平,缓解收入分配差距,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社会公平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平稳运行,为劳动力就业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二、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力就业的抑制作用
  (一)减少劳动力供给
  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容易使得受益人产生依赖和惰性,从而减少劳动力供给。不少国家的社会救济额是接受救济者收入的函数,并且随着接受救济者收入的提高,其领到的社会救济额降低,从而使接受救济者增加收入的积极性降低,甚至不就业而等着领救济金。
  (二)增加劳动力成本
  社会保障缴费率是厂商需要考虑的劳动力成本之一,随着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社会保障缴费率增加,厂商的劳动力成本也增加,加重了厂商的负担。当劳动力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劳动力供求均衡;当劳动力的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厂商会增加劳动力投入;当劳动力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厂商会减少劳动力投入。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根据实际的社会保障缴费率做出决策,通过对劳动要素投入的调整,影响就业的结构和人数。此外,如果劳动力的成本高于资本成本,会产生资本替代劳动力,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三、总结
  从以上分析可知,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包括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两大方面。
  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支出可以增加总需求、积累人力资本、维持劳动力市场的稳定等,从而有助于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力就业抑制作用的主要表现,一是容易使受益人依赖和懒惰,减少劳动供给,二是直接增加劳动力成本,加重企业负担,减少劳动需求。社会保障支出对劳动力就业的最终影响,取决于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之和。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劳动力供给与需求更加均衡,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突出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毅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建筑科学是一门跨越性强,涉及范围广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内容丰富、多元化等特点。随着建筑教学现代技术知识的普及,现代技术在建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继传统教学方式之后的新型教育方式,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是现代建筑教学进行改革的关键点。本文先介绍了建筑教学现代技术,然后分析了传统建筑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要求,最后对建筑教学现代技术在建筑教学改革
摘 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绍兴市某高校的2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大学生归因方式总体倾向于内部归因,并在专业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并在专业、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③大学生归因方式各维度(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归因)都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
摘 要:《纲要》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好共同生活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
摘 要:中小家族企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规避管理模式弊端,提高中小家族企业管理水平,是整个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该文认为中小家族企业经营者,应从管理理念、制度、人财物等企业管理要素出发,塑造出自身的管理特色。  关键词:家族企业;企业管理;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曾经给出家族企业的经典定义:企业创始人及其家族成员掌握
提出一种基于纹理分割的遥感图像变化探测算法,利用纹理来反应不同地表形态的影响。对于两幅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图像,先将前一时刻的遥感图像分割成一系列代表不同地表形态的纹理,假设前一时刻图像的灰度分布在这些分割所得的纹理区域上可以用高斯分布描述,则后一时刻的图像在这些纹理区域上远离高斯分布的像素点便是异常的变化点。由于算法是在分割以后的纹理上分析像素值的统计特性,而不是在滑动的窗口中,因此不受变化大小
中图分类号:F426.8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增速。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整体看,我国已经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在发展型阶段,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发展型阶段
目的了解健康孕妇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的携带情况,探究孕妇人群GBS携带的影响因素,明确菌株的耐药谱,掌握菌株的耐药情况,深入研究菌株的分子特征,并探究不同型别GBS菌株间的毒素和耐药特征差异,为预防和控制GBS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深圳地区健康待产孕妇进行阴道棉拭子采样和问卷调查;GBS菌株的鉴定根据传统生化实验结果进行判
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识码:A  一、废旧机电产品的环境问题  自20世纪人类步入现代工业文明之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经济规模空前扩大。机电产品作为工业文明的代表产物,已步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机电产品也带来了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其中机械、汽车、电子电器等产品制造业是最大的资源使用者,也是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民营企业档案模式的选择已成为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领域。首先,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的重点研究内容,其次是随时代的进步,现代企业在各个领域档案管理都有了更频繁的联系沟通,档案管理不再受国界的限制,因此可以借鉴更多国外企业的成功研究成果及好的经验,为我国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企业档案管理有了更坚
中图分类号:TN823.27 文献标识码:A  天线背架结构是反射面的主要支撑结构。一方面,面板的自重主要靠背架来承担,另一方面,背架的自重又有可能恶化反射面的变形,进而影响天线的电磁性能。因此,背架结构的设计是天线结构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人们很早就开展了天线背架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大部分的工作局限于背架的尺寸优化和下弦节点的位置优化。背架结构的拓扑优化问题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