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 疯子们的乌托邦 还原生活的模样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p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宿:拉萨原宿民宿
  位置:拉萨原宿民宿位于两岛街道仙足岛南三区西侧,近拉萨河。
  老板:番茄和泽龙
  亮点:原宿民宿就像是来拉萨的户外人士的据点之一,巨大的攀岩墙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氛围,乳胶床垫和羽绒被力求打造舒适度最佳的睡眠体验。两位年轻活泼的主人不仅拥有丰富的户外运动经历和藏区探险旅行经验,还是著名的 “珠峰求婚”新闻事件的男女主人公。
  推荐:原宿距离大昭寺约1公里,距布达拉宫约2.5公里,对于第一次来拉萨的朋友来说是不容错过的到访景点。周边的美景有羊卓雍措,单程2.5小时车程;纳木错,单程5小时车程,还可以去林芝、墨脱、珠峰大本营等较远的行程。

那對“珠峰求婚”的男女主人公


  番茄是一个来自广东湛江的姑娘。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她徒步 搭车行走318,第一次来到西藏,来到拉萨。“西藏是个神奇的地方,我喜欢这里。蓝天、白云、虔诚的信徒……都成为我喜欢并决定留下的理由。”回忆8年前的那个决定,番茄依然难掩对拉萨的喜欢和对这片天空的向往。终于,因为一次徒步中的小意外,番茄被父母趁机捉回了家。一年后,番茄又回到了拉萨。
  番茄一直热衷越野跑,到处去跑山,也常在西藏的多个保育区考察,但是登几千米的雪山似乎没在考虑范围内。直到2016年认识泽龙之后才开始接触登山。
  泽龙,来自吉林,从2006年便开始了在西藏旅行冒险的生涯,曾经长途骑行穿越西部10个省,新藏线刷过两趟;徒步过EBC、冈仁波齐转山、墨脱等经典路线,2014年开始登山。2015年,泽龙登顶了海拔6206米的启孜峰,当年10月,登顶了海拔8163米的马纳斯鲁峰。2016年5月,攀登珠峰南坡成功登顶。
  两人在一起后便定下了要一块儿攀登珠峰的目标,他们一起健身,增强体能,为了丰富番茄的攀登经历,2017年11月,泽龙带领番茄登顶了一座7000米的山峰。2018年4月,他们出发去了尼泊尔,将从南坡登上珠峰。5月16日,泽龙登顶珠峰两周年的那一天,带着心爱的女孩一起登顶了珠峰。
  珠峰顶峰,世界之巅,两人携手撒下了海拔最高的狗粮:泽龙从背包里取出纱巾,披在番茄的身上,然后从连体羽绒服胸口的口袋里,取出一枚戒指,单膝跪地,脱下羽绒帽,摘下氧气面罩,仰起脸对番茄说:“嫁给我吧!”
  这样的求婚方式羡煞了多少人,有勇气更有心思。泽龙说,当他决定要带番茄去登珠峰的时候,两个人的生命其实就已经捆绑在了一起。他认定这个女孩儿就是和自己一辈子的那个人,“不是谈恋爱交朋友、还不确定未来怎么发展的那种阶段,而是生死与共的一种捆绑。下定决心带她去珠峰事实上就已经有求婚的意思了。”
  但是攀登珠峰没有人说得准是否能成功登顶,泽龙的想法是,不管登到什么高度,折返的那一刻就会向番茄求婚。至于番茄会不会答应,泽龙不敢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他想,决定要做的事情就一定会去做。
  结局当然是美好的,番茄激动地答应了求婚,尽管当时其实也蛮害怕的。经历了滑坠、体力透支、番茄脚趾失去知觉等等磨难,两人终于安全地下撤,回到拉萨温馨的家。
  轰轰烈烈的珠峰登顶、珠峰求婚之后,两人又过回了惬意舒适的生活状态,打理着拉萨的原宿,每天迎来送往天南海北的各路朋友,偶尔泽龙也开车带着朋友去走一些非常规的路线,登登山、徒徒步,顺便也把这些项目做成民宿的增值服务。围绕着原宿的,两人都喜欢的事情,辛苦也乐在其中。
  经历过这些不平凡的事情之后,更能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任何事情。“生活本是如此模样”,回到原本的生活轨道,就像他们打造原宿的初衷一样。

原宿 来宿


  原宿的出现有些意外,番茄和泽龙起先并没有打算做这么大的一个民宿,在选址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个大院子,番茄指着它说:“没错,就它了。”“这个院子由三栋楼围成一圈,中间一庭院,我们已经在脑海里构建出一面三四百平的玻璃墙了。我们想把它打造成家的模样,虽然这个‘家’有点大吧,可以容纳天南海北的旅行者、各个户外运动领域的发烧友,成为大家的家。”泽龙解释道,“原宿的意义即为回归原始的居住状态,那不就是家嘛,我们做原宿的初衷就是这样。”
  原宿的结构看上去像是个四合院,共有三栋楼,一栋四层,两栋三层,中间一个超级宽敞的中庭,喜欢攀岩的番茄和泽龙在这里修建了一面巨大的攀岩抱石墙,供客人攀爬练习。最南边就是那面落地窗,配备270°观光电梯。门口20米是拉萨河滨河公园,设有800多个停车位,自驾停车方便。
  慢工出细活,从2017年开始建的房子,就在登珠峰前不久才建好营业。
  装修设计都是番茄拿主意,极简的风格,53间客房被布置得极富禅韵,让人心灵平静,不掺杂一丝杂念。屋里也未安装电视(但是有100M专线宽带),目的是让客人来了之后不会一直待在房间里,尽量多来大厅里活动活动、聊聊天。
  房间装饰虽然做的是减法,但舒适度与格调不减,每间房均配了金丝楠木的桌子,床上铺的都是乳胶床垫,床品全都是羽绒被。
  顶层是600平方米的餐厅,公共厨房里可以自己做饭做菜;有洗衣间;每一层都有公共区域,加起来达到400平方米。一层大厅还有一个巨大的茶台,3米宽的金丝楠木,以供喜欢喝茶的朋友在这里沏茶品茶。还有一个信息交流区,让所有人都可以在这些公共区域交流、分享,结交新朋友。   西藏旅游的淡旺季十分明显,原宿的价格也随之会有浮动。6月中旬到9月中旬属于旺季,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会没有淡季那么美丽,房型不同价格也有不同档次,最便宜的房间有300元/晚,套房则要过千了。旺季过去,流量下降时,就在280、300元/晚的范围了。旺季时入住率爆满,现在仍是过半的入住率。 澤龙和番茄说,原宿的个性化服务可以做到让每一个客人在下定决心来西藏那一刻起,只要把机票买好,其他事情都不必去操心。
  预订原宿的房间之后,便会有一个服务管家随时与你保持联系,关于在西藏旅行的所有事宜都可以向他(她)咨询,包括:进藏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到了拉萨需要注意些什么?如果高反应该如何应对?还有出行的路线规划、购买门票、使用交通工具等,这位管家都可以给出合理的建议,让你有种自己在这儿有朋友、有家人的温暖和踏实。

乌托邦的情怀


  做民宿的人,本就带着一种情怀。像番茄和泽龙这样,在西藏吸收了光,从户外运动中吸收了热量,久而久之便想要回馈给社会。
  多少人的户外之路是从拉萨开始,多少人的探险生涯由西藏启程,又有多少人甘愿把青春献给西藏。泽龙和番茄西藏当做自己家的后花园,他们热心参与公益,对于每一个来此的客人均敬地主之谊。
  西藏120万平方公里,地域辽阔,有些乡镇十分偏远,如若想把西藏所有的县走遍,得连续不停地走上3个月。泽龙在西藏待了十几年,那么爱玩爱探险的一个人都还没有把西藏完全走遍。
  很多朋友来西藏都会找泽龙咨询:想去哪里、怎么走、什么时间能通过、路况怎么样……他会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建议。“西藏有些路段会季节性封山,在雨季会形成沼泽无法通过,在雪季结冰也会无法通行,那么我就会给他们出谋划策。”
  以拉萨为中心,你可以去林芝、墨脱、珠峰、阿里,以原宿为中心,你可以去自己心里。泽龙和番茄都是比较随心随性的人,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爱好什么就做好什么,不去妄加预测未来会是什么样。原宿就像一个新生儿,一切才刚刚开始,泽龙和番茄的人生纬度一直在延伸拓宽,“户外和登山要继续,中国极限运动的推广要继续。”
  他们把登珠峰那次经历拍成了一部纪录片,以两人的爱情为故事主线,为世人揭开攀登珠峰的神秘面纱。“除了给我们自己留作纪念之外,就是想让更多的山友了解珠峰攀登的历程,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这项运动,从而更加理解身边的登山者,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美好和寻常生活。”
  来原宿的客人,哪个不是有着大大小小、不拘一格的梦想和追求?在这里没有人去评头论足,没有人嘲讽或看不起,再疯狂的梦想计划在这群“疯子们”看来都是可能实现的,你能得到支持、建议、各种各样的帮助,面对你的努力和付出必会报以赞许。这里有人的初始之美,这里就是你的乌托邦。
其他文献
每个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规定了国籍,这仿佛是我们最根本的身份标签,热爱祖国也是我们最自然和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但跳出国界,我到底是谁?我对于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世界于我又是什么样子?作为世界公民,我们在抵制歧视和种族主义的同时,有没有真正地尝试去融入这个世界?也许只有在探寻四海一家的路上,我们才会遇见真正的自己。
“2018年12月26日,33岁的美国探险家科林·奥布雷迪(Colin O’Brady)成为单人无援助穿越南极洲的第一人。他历时54天,全程跋涉930多英里(约1493公里)。”Colin O’Brady 肖像。  《纽约时报》形容科林穿越南极是“极地史上最值得一提的壮举”。科林并非首位怀有征服南极壮志的探险家,挪威极地探险家博格·奥斯兰(Borge Ousland)于1997年成为首位独自横穿南
继1997年超级计算机“深蓝”与棋王卡斯帕罗夫的国际象棋大战之后,2016年3月,又一场人机对弈精彩上演。对阵双方换成了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与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九段。alpha是希腊字母表中的第一个字母,暗含“最重要、最优秀”之意;go既是英语中的围棋,又可以理解成加油或竞赛开始的口令  关于“go”的词源,目前普遍认为来自日语对围棋的称呼“囲暮”或者“暮”(“暮”是“棋”的异体写法),
2016年初摄于云南元阳梯田。器材准备  我默认看这篇文章的,手头至少有一部入门单反。由于星野摄影属于夜景拍摄,所以你还需要准备一个三脚架。三脚架不用买太高端,某宝或者某东上挑个便宜的爆款就行。  至于其他的器材,先不着急买买买,等玩了一段时间后再购置也不迟。这张摄于2016年云南元阳梯田的照片,就是我用一个几十块钱的脚架拍的。时间及地点选择  星野摄影虽然不怎么要求器材,但对于时间和地点上的要求
一个机器人模样的“流氓”
天行长臂猿,2017年由中国科学家命名的类人猿新物种,在中国种群数量不到150只,极度濒危。11年来,一直有一群人致力于天行长臂猿的监测与保护,并于2015年成立民间环保组织——云山保护,逐步形成了保护工作者、科研人员与当地保护区密切合作的工作方式。他们建立并修缮了高黎贡山板厂保护科研基地,将天行长臂猿的科研与保护重要性推向了公众视野,发展了一大批“护猿人”。云山保护的努力让人们看到了生态保护的希
摄影/Formation/图虫创意冬攀岗什卡。供图/云中漫步  因为个人情结,对西北的雪山(尤其是祁连山)情有独钟,并不是要拿祁连山与川新藏的雪山作比较,而是因为每次攀登的探索发现初衷,使得我每次总是很积极地和山友们分享,因为我每次都相信我能改变大家对祁连山以及西北的荒凉印象和陌生的认知。  “平易近人”应该是对这片雪山最好的概括。  平——这里很多雪山都是大馒头顶,而且山脉都是一字排开视线开阔;
阁楼常常是个宝藏发掘地:旧照片、旧书信、旧日记,它们不经意而又长久地流传下来,給人带来一丝新鲜感,也唤起了一种归属感。作者就是在搬家之时意外发现了祖母年轻时的日记。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古老的文字既不阴郁也不晦涩;相反,祖母笔触活泼,少女心进发,直到最后作者泪流满面,不舍读完。我们总会想象自己年老时的样子,或许我们也真该用心去了解祖辈们年轻时的样子。
人的一生中所拥有的东西不少,无论是幸福还是失意,无论是快乐还是烦恼第一次的印象,你可能永远都不会忘记:第一次背上新书包,走进校园;第一次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欣喜;第一次恋爱;孩子第一次用稚嫩的声音呼唤你……被人们珍藏在记忆的脑海里,当成人生标志性事件的总是那些“第一次”。然而历经岁月,当一个个人、一桩桩事在记忆中远去时,你是否才意识到“最后一次”已经悄然来袭,是否才恍悟到其实有些“最后一次”要远比
永别了,我右掌之子,挚爱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