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致黄斑水肿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iness900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时浆液性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serous retinal detachment,SRD)与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在北京大学眼科中心行玻璃体腔注射1.25mg (0.05ml) Avastin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59例(59只眼).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间接检眼镜检查和彩色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根据OCT图像有无SRD,将患者分为SRD(+)组与SRD(-)组.结果 SRD(+)组22例(37.29%,22/59)患者,平均年龄低于S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黄斑中心区厚度(central subfield macularthickness,CSMT)明显>S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1、3个月,SRD(+)组CSMT的改善幅度明显>S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3个月,SRD(+)组BCVA的提高幅度亦大于S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合并SRD的患者CSMT及BCVA改善幅度更大,效果明显。

其他文献
论文所附照片应清晰,对比度好,尺寸一致,并通过邮局寄至我刊编缉部。网上发送照片如果为数码照相,要求单位像素每英寸至少300线以上;如果为光学相片,请用300线以上的扫描仪进行扫描。请作者按此要求投稿,以免由于图片质量差而影响刊出。
期刊
患者女,22岁.9年前出现远视力下降,经屈光验光确诊为双眼屈光不正.2009年9月27日术前检查:右眼-7.5/-0.75×15→ 1.2;左眼-7.75/-0.5×10→1.2.瞳孔等大等圆,CD:5.3 mm,光反射存在,RADD(-).双眼角膜透明,KP(-),前房深度正常,Tyndall(-),虹膜纹理清,晶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眼底豹纹状改变.角膜地形图:右眼Simk:max46.5D@
期刊
目的 运用海德堡频域光学相干光断层扫描仪(OCT)测量正常人后极部视网膜厚度(PPRT),并探讨其在视网膜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应用Spectralis OCT后极部非对称性分析软件测量99名正常人的PPRT,观察正常人PPRT的图形特征和分析上方象限、下方象限及平均厚度值,并依据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组(ETDRS)9分区,测
目的 比较玻璃体切除术中及术后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2011年1~12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眼科就诊的92例(106只眼)需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按就诊时间单双周编号随机分为两组,A组(60只眼)在玻璃体手术中即行全视网膜光凝(PRP);B组(46只眼)在术后1月内分3~4次完成PRP.随
目的 探讨出血性埋藏性视盘玻璃疣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河北医大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38例伴有视盘表面出血、视网膜深层出血和(或)视网膜前(玻璃体)出血,经眼底照相、FFA、SD-OCT检查确诊的埋藏性视盘玻璃疣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38例患者均有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遮挡等临床表现.38例患者均可见视盘表面和视盘鼻侧视网膜深层出血,其中8例还见视网膜前
目的 观察研究一少数民族淀粉样玻璃体变性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视网膜氪激光光凝的疗效.方法 对2008~2012年在江苏省中医院主诊的3例来自同一少数民族家系的患者6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视网膜氪激光光凝治疗.于术前及术后1~2年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眼底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眼部B超及角膜共焦显微镜.结果 6只眼于术前均有视力严重下降、玻璃
目的 比较两种硅胶管留置方式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对术后泪点外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63例泪小管断裂患者分成两组,A组28例采用单路硅胶管置管术,B组35例采用双路硅胶管置管术,远期观察术后疗效及下泪点外翻情况.结果 A组治愈20例,好转5例,未愈3例,出现下泪点外翻5例;B组治愈32例,好转2例,未愈1例,出现下泪点外翻1例.A组与B组治愈率与泪点外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 对比观察2种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治疗高度近视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入选本科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51例(98眼),其中18例(33眼)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屈光晶状体(PC-PRL)植入术(PRL组),33例(65眼)行后房型可植入式眼内接触镜(PPC-ICL)植入术(ICL组).收集其术后2年以及2年以上的随访记录,对UCVA、屈光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IOL后表面与自
目的 观察显微镜下行外路手术联合术后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的疗效.方法 对120例(122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显微镜下巩膜外垫压手术,术中不放液,术后2~7天行氩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术后观察记录视力、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复位等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 术后视网膜复位116只眼(95.08%),术后视力提高110只眼(90.16%),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
患儿男,7岁.因“左侧额部及眼睑皮疹1周,加重1天”于2013年12月31日至我科就诊.1周前,患儿“感冒”后出现左侧额部皮肤数个米粒大红色皮疹,无明显疼痛,仅伴轻度痒感,2天后皮疹增多且部分演变成水疱状,家长按“感冒”白行给予治疗,1天前患儿左眼睑亦出现同样皮疹且红肿,至我科求治后拟“左眼带状疱疹”收治入院.入院查体:体重19 kg,体温36.8℃,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左眼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