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化学键的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3867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据新课程标准和考纲,结合实例谈谈化学教学中的三个要素即概念 、 能力培养 、探究提升的展开问题。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键
  
  新课标和考纲要求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了解极性键、非极性键和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其中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和化学键,包括电子式在内的概念,均属概念教学范畴;掌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方法,属能力培养的教学范畴;关于化学键等概念教学中的疑问及书写电子式的要求之原因等则属探究提升的教学范畴。
  【概念教学】
  认识和把握化学键从这样几个层面展开:⑴是一种相互作用;⑵是存在于“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⑶与“非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分子间作用力(它不属化学键)相比,要强烈得多;⑷离子键、共价键皆为“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故属化学键;⑸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⑹化学键是原子能够形成分子的内在主要因素,但“强烈的相互作用”不可理解为结合力。关于概念的教学,就是对教学对象“面目的认识”和“个性的了解”。针对诸如化学键这样的概念,重要的是客观、全面、准确,注意从多侧面、多角度采取逐层深入的方法,力求让学生消除陌生,建立鲜明印象。
  【能力培养】
  关于电子式书写的教学,通常是将讲解书写规则与加强练习评析相结合。应特别注意“用电子式表示结构”和“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过程”的区别;用电子式书写阳离子和书写阴离子的区别;用电子式书写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的区别。熟悉书写的基本方法,掌握书写的注意事项,加强规范化书写训练是教学的重点。
  关于能力培养的教学,直接关涉解题答卷。在中学化学中,诸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的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多步计算题的解法等,皆属此列。这是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的教学,一些条条框框、规则要领,当一丝不苟;一些奇思妙解、速算速解。
  【探究提升】
  以上两项的教学是让学生“知其然”,本项教学则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学中,探究如下几个问题,会加强本节内容的整体教学效果
  ⒈探究几个概念的名称源由
  不管是化学键,还是离子键、共价键(包括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几个概念的名称中都有一个“键”字。键的本义为轴、轮间的连接、固定零件,“键”在此处可引申为(微粒间)相互作用。显然,教学中从“键”字入手,能够揭开概念的神秘外表,对学生理解化学键即原子互相联结形成分子(化合物或单质)的强烈相互作用这一定义也有帮助。同理,离子键的得名应与成键的粒子是阴、阳离子有关,共价键的得名也显然与原子间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有关。至于非极性键和极性键,注意把握“极”字之意,提示学生联想地球南北极中的极字,“极”作极端、偏向理解,再结合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偏向状况,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得名也就一目了然。
  ⒉探究有关电子式书写要求的原因
  用电子式书写离子化合物使用了方括号和离子符号,而共价化合物没有;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前者使用了弧形箭头,而后者没有。
  以氯化钠与氯化氢的电子式为例先探究第一个问题的原因:在NaCl中由于Na原子与Cl原子间的一对电子完全为Cl原子一方所用(虽然其中的一个电子来自Na原子,但Na原子是彻底“失去”它,失去之后而达稳定结构,以致不再需要,也不再拥有),故用方括号--“围墙”予以隔离,表示它的归属。(或者说Cl虽得到了Na的一个电子,但又怕Na反悔把电子再要回去,为了减去这个顾虑,于是赶紧做扇窗子把它关起来,故用方括号――“窗户”予以隔离,表示Na不能再拿回去。)与此同时,因Na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一价阳离子,Cl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一价阴离子,故需在电子式中标上离子符号。在HCl中H原子与Cl原子间的一对电子为双方所共用(谓共用电子对),因只有共用才能使双方均达稳定结构,所以二者皆需要,当然它并不为哪一方所独有,故不可使用方括号(隔离)也因无离子存在,自然谈不上离子符号的标定问题。
  在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同样地,由于离子化合物中有金属原子失去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的情形,故用弧形箭头表示电子在二者间转移的方向。而共价化合物中不存在电子的转移,却是形成共用电子对为双方共用,所以不可使用弧形箭头。
  ⒊为什么“相互作用”不能说成结合力
  教学中欲探讨这一问题,可先设一反问:若两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就是结合力,那么它们是否将在结合力下不断靠近直至重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实际上,不论是离子键的“静电作用”,还是共价键的“相互作用”,都既包含核与电子间(离子键中还有阴、阳离子间)的引力,也指核与核间、电子与电子间的斥力。当引力与斥力处于平衡时,物质呈现稳定的结构。
  关于探究提升的教学,就是对知识的深入质疑及寻本探因的过程。譬如,化学实验往往有一些要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有一些注意事项等等,探究为什么作这些要求,与一条一条单纯的强调相比,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教学时须根据不同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教学手段灵活自然地展开,既要讲究教学的通俗性原则,也不能违背知识的科学性原则。搞好了概念的教学,不仅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而且能加强有关概念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巩固与运用。所以,三者不是孤立分开、谁先谁后的,在实际教学中应适时适度地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因需进行。对于任何化学知识,只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使之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才能让学生学得活、用得活,体现学以致用的新课标理念。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盎然、情绪饱满,然而一进入高中后,普遍感到物理难学,一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这对物理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显得更为必要。笔者从教高中物理仅一年多,对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略有体会,现在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因材施教思路渗透实验应用教学方法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摘要]:在当今最为发达的行业往往都是我们不想涉及却意义深刻的理工性质浓厚的产业,然而高中时代就是学生选择从事文理专业的交叉点,也是新起点。对于高中理科学生的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学科就是物理,而对于物理的教学却不简单是课堂上题目的讲解,简单地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所以说对于高中物理教师的极大挑战就是高中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任务,想要学生能够很快的接受并理解物理知识,就要将实验课进行的彻底深刻。 
【摘要】化学课堂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探究新知中、质疑中、概括中提升创造能力,并在实践中优化创造能力。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动手实践    新课程改革后本省中考化学试题特点之一是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体现在对学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分析生活、生产、环保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考查,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对
摘要:如何在高中物理新课改理念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认为,搞好物理课堂教学,广大教师应做到:重视阅读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课堂系统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注重合作学习,加强生生互动。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重视阅读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1.课前阅读  教师应要求学生有的放矢。根据内容的不同,教师先按课程标准的要求
随着现代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能计量系统也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然而,此系统极大程度地依赖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对此必须确保系统终端数据的完整率与准确性,从而优化
习总书记在今年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
题记:12月9日,张文质老师在他的博文中说:“教师日渐‘教奴化’,是教育最大的危险所在”。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是什么使得教育存在这样大的危险呢?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些疆化的教育管理,它足以消磨“原先还有一些棱角”的一切老师。作为一名比较“前卫”的教师,如何面对和走出这一疆化的教育管理,靠近自己的教育理想,正是我想探究的问题。  疆化的教育管理  敛眸博友在我的博客中说,她在去年教六年级时,一边根据学生
摘要:当今,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赶赴农村或偏远地区进行短期支教已经成为暑期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这种奉献精神值得鼓舞。但大学生短期支教对农村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好的影响,缺乏科学的指导和系统的培训使得支教质量呈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短期支教影响对策    一、大学生寒暑假短期支教有利有弊  1、一些积极影响  (1)大学生短期支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