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统计法支持的北部湾东部海域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ihwfih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部湾东部海域采集表层沉积物71个,通过粒度分析获得其粒度参数(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态),用克里格插值法将不规则采样站位的粒度参数内插为规则网格分布的相应粒度参数。采用地统计法分析其空间相关性,计算度量空间相关性范围的参数,即半方差图中的变程值。结果表明,使用地统计分析获得的粒度参数变程值物理意义较为明确,可作为粒径趋势分析模型的特征距离,其中分选系数变程值作为特征距离的计算结果与前人的海流、沉积物输运信息更为吻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传统方法(试算法或经验估计法)获取特征距离可能造成的模型计算
其他文献
2008年9月8-14日,"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台湾关子岭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亚洲大学(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台湾)、
通过在北洛河中游黄陵洛川段河谷的考察,选择典型的古洪水平流沉积剖面进行了古洪水水文学研究。在野外考察测量的基础上,采集平流沉积层样品,进行粒度成分、磁化率、烧失量
取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4个时相覆盖广州市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经非监督分类及人工目视解译,获得研究区各时相土地覆被类型图。以高速公路为轴线应用缓冲区技术,形成南北和东西两条样带,同时以城市中心区域向外等距扩展而形成辐射状梯度圈。通过样带和梯度圈剪裁形成土地覆被类型图,计算土地覆被类型图的景观指数,分析广州市15年间土地覆被动态过程,揭示区域景观动态的方向和梯度分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