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素αVβ3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 :国际眼科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dyt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长期高血糖诱导的进展性微血管病变,视网膜微血管的缺血、缺氧状态贯穿DR发病、进展的整个过程。整合素αVβ3 (integrin αVβ3,ITGαVβ3)作为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在高血糖状态下其自身及其配体表达均上调,并通过促进视网膜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新生血管形成及视网膜纤维膜形成等作用,参与到DR的各个病变阶段。由于ITGαVβ3通过多种机制参与DR,相较于目前广泛应用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通过阻断ITGαVβ3与其配体的结合,能更加明显地改善视网膜微血管通透性、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此外,ITGαVβ3配体所特含的RGD序列在靶向治疗DR方面有巨大潜力。(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51-56)

其他文献
人类通过阳光和人工光源的照明实现"看得见"的基本功能。外界光穿过眼前部透明屈光介质后进入视网膜,通过视循环完成光电转化,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视觉中枢。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工光源的增加,光辐射对视网膜的损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本文就视网膜光损伤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了光损伤视网膜感光细胞、色素上皮细胞以及胶质细胞后导致的活性氧增加、脂褐素累积、炎症激活等
  节能环保是智能楼宇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以提升建筑物能源利用水平为目标,基于物联网技术,组建建筑物内的用能设备的无线传感网络,并根据用电设备的特征,对用电设备进行
目前常用的近视矫正方式有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以及屈光手术三种。框架眼镜安全廉价,可作为中低度近视且无屈光参差患者的首选,而高度近视或屈光参差近视患者配戴角膜接触镜(包括角膜塑形镜、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软性角膜接触镜等)更易获得良好的双眼视功能。在减少屈光参差对近视者双眼视功能损害方面,屈光手术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