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纤维素的酸催化精炼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造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精炼是有效利用自然界中最丰富且可再生的木质纤维素资源的途径之一,对缓解石油天然气资源日益紧张问题和促进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重要意义。生物质精炼的方法可分为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其中化学法因其速率快、应用广等特点而被广泛研究。化学法中的酸催化法在生物质精炼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本文将以木质纤维素的酸催化精炼为核心,重点总结和分析了利用固体酸、酸性低共熔溶剂、对甲苯磺酸制备平台化合物、木质素、含木质素的纳米纤维素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国内某企业对杨木BCTMP生产线进行了流程调整和设备升级改造,强化了预浸渍段的机械处理和药液渗透扩散作用。完成改造后,新系统运行稳定,吨浆能耗相比改造前降低了21.42%,成浆纤维束含量由0.10%~0.18%降至0.02%~0.08%,纸浆的各项强度指标均有改善,为解决国内大部分化机浆生产线由于原料变化而存在的共性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我国制浆造纸行业一直面临着纤维资源短缺的问题。随着国家禁止进口固废政策的实施,造纸行业纤维原料的缺口进一步扩大。高得率制浆具有纤维资源利用率高、原料适应性广、工艺流程紧凑、设备投资少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对高得率制浆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探讨了高得率浆(HYP)的制浆工艺特点及浆料特性,分析了HYP的发展现状;并阐述了HYP在传统纸和纸板中的应用现状,详细论述了HYP在纸浆模塑包装材料、较高附加值纸制品、功能性复合材料以及高性能纸基材料中的高值化应用研究进展;最后,结合HYP的工艺完善和纸基功
为了确定超深铁矿胶结充填体强度模型,进行全尾砂胶凝材料配比的充填体强度正交试验,研究水泥熟料、脱硫石膏和工业芒硝对充填体强度性能的影响,并建立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结
分别采用热水、绿液及漂白预处理以改变蔗渣和云杉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木质素含量,探究残余木质素含量对纤维素纳米纤维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热水预处理制备的蔗渣和云杉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木质素含量分别比经过绿液预处理制备的蔗渣和云杉纤维素纳米纤维高16.1%和8.9%,比经过漂白预处理制备的蔗渣和云杉纤维素纳米纤维的高22.7%和24.3%,半纤维素含量相对较低。经过热水预处理制备的蔗渣和云杉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分别比经过漂白预处理制备的蔗渣和云杉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提高了约4.3%和5.4%。
以纯镁为细化对象,研究Al-2.8Nb-0.3B(中间合金)作为晶粒细化剂对铸态纯镁微观组织、拉伸变形及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中间合金的添加量由0增加至7.14%,晶粒由毫米级的
阐述了非蒸散型吸气材料的工作机理,从压制型、多孔烧结型和薄膜型三大类介绍了非蒸散型吸气材料的发展历程,并对各类吸气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压制型合金的机械强度较
本研究首先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了醚化工艺参数对木质纤维羧基含量的影响;其次探究了羧基含量对纤维形貌、结晶结构、保水值及其在烟草薄片中分散性的影响;最后比较了不同羧基含量的纤维对辊压法烟草薄片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3个工艺参数对纤维羧基含量影响顺序为:反应药品浓度>浆浓>反应时间。羧基含量与反应药品浓度成正比,与浆浓成反比,较佳的反应时间为50 min。随着羧基含量的上升,纤维平均宽度逐渐增加,纤维质均长度先增加后减少,而细小纤维含量先降后升。此外,羧基含量的上升提高了纤维的保水
采用液相无焰燃烧法制备单晶多面体LiLa0.02Mn1.98O4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并
基于污水处理国际基准仿真平台,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进行污水处理过程智能控制优化仿真实验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国际基准仿真平台BSM1的结构和原理。在此基础上,基于BSM1的仿真工况,以出水水质达标且能耗最低为目标,构造污水处理过程的优化目标函数。然后,基于时变参数策略,构造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基于BSM1污水处理仿真流程,对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控制优化效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相关实验研究及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智能控制优化策略能够在保证水质达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能
本文以南方某造纸企业新建化机浆生产线为例,结合当前化机浆主流生产工艺及该工程设计的实际经验,介绍了化机浆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特征,并对其设备布置的设计方案作了详细介绍。